分享

据说,张若虚写“孤篇盖全唐”的灵感有两个,第二个让人想不到|春江花月夜|唐诗|诗人

 云语禅心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若问唐诗哪一首最让人喜爱?哪一首才是巅峰?很多人会毫无疑问地说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而事实上,《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歌曲名,之所以大放异彩,为世人皆知,是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为题作诗之后,张若虚的诗与原先的曲调已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说除了曲名一样之外,其形式、内容和生命力皆已远远盖过原曲。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横空出世以后千百年来为世人争相传颂,畅游于文海的人无不为之倾倒,有“孤篇盖全唐”之盛誉,闻一多更是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美感则对闻一多提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直接的影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无论是从主题的加工提炼,还是对题材的精心选择,均对大唐诗歌的璀璨繁荣带来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对后世文学同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比如崔颢、张九龄、李白和苏轼等著名大诗人、大文豪的诗词里面都见得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影子,所以“孤篇盖全唐”并无过誉或夸张。下面我们来看看《春江花月夜》的作品原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曲读罢,我们总感觉意犹未尽,意韵无穷,而深深品析此诗,我们很容易发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陈叔宝与杨广的诗相比,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乐府歌曲名,而是穿插了令人觉得神往的春、江、花、月、夜等令人称奇的实际景致,而在众多景物中又以月为全诗的主体,其他景物为辅助,景景相映,景景交融,完美地呈现出一幅令人倾倒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让人拍案叫绝。

在此诗中,描述了儿女情愁的徘徊与相思,离愁与落寞;感叹了小我与茫茫宇宙的比较,反映了时空的无穷;融入了短暂与永恒的对比,体现了短暂与永恒相互转换的哲理;论述了有限与无限的思考,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总之,《春江花月夜》景与物交汇相容,情与理相互辉映,语言无比生动,使其地位非同一般,影响深远。

那么如此有影响力的一首诗,是什么触动了张若虚的灵感呢?一种说法是一条江触发了他的灵感,另一种说法是杨广激发了张若虚创作的灵感。如果说是一条江的话那么是哪一条江触发了他写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呢?


关于《春江花月夜》创作的年代已不可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历来争议很大,根据诗中的描述,有说是浙江富春江的,有说江西浔阳九江的,有说湖南浏阳青枫浦的,有说扬州南郊曲江的,有说千年古镇瓜洲渡的,还有说扬子江的,那到底哪一条江才是真正触动诗人写下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那条江的呢?我们其实可以从诗中找到一些线索。

《春江花月夜》的第十五、十六句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直接指出了是长江。虽说在我国大江大河比较多,但毕竟叫长江的江不多,而除了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把赣江叫作长江外,大多数情况下的长江就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长江了,所以这里的“春江”应该就是长江了。


但是长江那么长,哪一段哪个地点才是真正触动诗人灵感的地方呢?诗中的第五第六同样给出了答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句诗说江水流到此处是曲里拐弯并且环绕了一个甸,古人所说的甸是指郊外,是相对于城郭而言的。而从“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一句来看,汀是指水边的平地,而上文的江水环绕的一个甸,在长江六合至泰州一段,正好有这样一个地方刚好完全符合,综合来看,触动诗人灵感的地方那就是瓜洲古渡无疑了。

再结合张若虚的生平事迹和《全唐诗》记载来看,说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曾经在山东兖州做过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且根据国学大师胡小石在《张若虚事迹考略》中的考证,说张若虚平生除兖州之外,游历大多未出吴越,几千里外的浏阳、浔阳和湖湘更是可能不大。所以触动张若虚创下《春江花月夜》的江应该就是江苏扬州的瓜洲古渡!


然而,除了这个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触发了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灵感。的确,杨广虽是亡国之君,历来遭人诟病,但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却是不小的,影响更是非同一般,他的诗歌上承南北朝诗风的精髓,下启齐梁至初唐的新风,对旧体诗可以说有一定的传承与创新,在新诗上又有一定的影响,称得上是唐诗的先声。我们先来看看杨广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其一

隋·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湖水带星来。

杨广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简约而不失美感,短小精悍而不失无穷的意境,写景与抒情并雄,而且在描绘春江、春花、春月、春夜美景这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后代诗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触发了张若虚的灵感,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第一二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么美的诗句就是化用了杨广的《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因此,说杨广的诗引发了张若虚创作《春江花月夜》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不尽的流水冲击着诗人的想象与灵感,而张若虚所游历的时候,滔滔江水正好打开了他那无边的想象,触及了他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情灵感,《春江花月夜》于是奔泻而出。


而在杨广的诗中,那长江“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放眼大江之中,放眼茫茫原野,只见“流波将月去,湖水带星来。”于是张若虚灵感迸发,一蹴而就,挥毫泼墨,一首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就此而成。

综合来看,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有一定的根据,不知道广大友友们赞同哪一种说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言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