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会加快癌细胞转移?

 海心健康 2022-05-24 发布于浙江

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花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花生果衣中的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凝血止血的作用;果实中的卵磷脂、脑磷脂和锌元素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脂肪油和蛋白质,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的作用;花生果实中钙含量极高,多吃还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然而,营养价值如此之高的花生,近期却有研究称其会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最新研究:花生会增加癌症转移风险!

既往已有研究表明,花生中含有一种叫作花生凝集素的蛋白,该蛋白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癌细胞表面上的一种黏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癌细胞表面潜在的粘附分子暴露出来,使得癌细胞变得更粘、更容易附着在血管上,延长了癌细胞在血液中的存活时间,有助于癌细胞向远处扩散。

2021年7月,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期刊《癌变》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当人体食用花生后,花生凝集素会迅速进入血液中并与血管壁(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继而产生两种细胞因子,即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这两种细胞因子可不简单,他们都被证明具有促进癌症转移的作用,简单来说就像一辆“运输车”,可以帮助肿瘤细胞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而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团队证实:当癌症患者大量食用花生(250g),可导致花生凝集素增加,进而产生更多促进癌细胞转移的细胞因子,并最终可能增加癌症扩散转移的风险。

癌症患者到底还能不能吃花生?

虽然研究已经证实,花生具有促进癌症转移的风险,难道花生就真的成为了癌症患者的禁忌,一点都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

通过仔细研读研究论文后我们发现,只有在“大量(250g)”食用花生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

并且另外有两项研究表明,食用花生无论对癌症死亡率或是对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显著影响。

在健康志愿者的试验中,只有在摄入大量(250 g)花生一小时后,受试者的血液中花生凝集素浓度才会暂时地大量增加。而正常食用花生只会产生较低浓度的花生凝集素,并对人体无害。

也就是说,癌症患者并不是不能吃花生,关键在于食用花生的“剂量”!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在适量范围内(一次最多50克)食用花生,是不会对癌症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的。因此,建议癌症患者最好避免大量或者非常频繁地食用花生!

那么,许多患者关注的新问题来了:其它花生制品比如花生油、花生酱、五红汤等,这些可能经常要吃的食物,是否癌症患者食用后也会增加癌症扩散的风险呢?

实际上,目前并未有直接研究证据证明这些花生制品会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所以,这些花生制品癌症患者还是可以吃的。不过!与花生同样的建议,花生制品也不可以频繁地、大量地食用。

任何食物过量食用都会引起健康问题。以花生酱为例,虽然其营养丰富, 但由于其含有较高的脂肪,大量食用后会增加痤疮与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这样吃花生,健康又营养

除了控制花生的“剂量”,肿瘤患者在吃花生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霉变的花生不吃

如果所食用的花生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出现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等情况,那么这类花生有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一定要丢弃。

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质,其致毒能力比砒霜强60倍,是肝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因此在购买花生或花生制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避免黄曲霉毒素超标。并且在储存花生时,尽量减少花生与空气、水分的接触,避免霉变。

2.生的花生不吃

由于花生生长在泥土中,其生长过程非常容易被寄生虫卵所污染,也极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生吃花生后容易导致人体患上寄生虫病,或者食用黄曲霉毒素而出现中毒现象。

因此,花生不宜生吃,当然也不宜炒、炸着吃,容易上火,最好是煮熟后食用。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煮熟后,花生中的花生凝集素也会显著减少。

即使有花生感染了黄曲霉毒素,水煮后,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也能溶解到水里,这也是水煮花生比生吃花生更安全的原因。

总结

花生,作为营养又健康的平民美食,因为可能潜在的影响而彻底放弃就太可惜了。患者只要控制好剂量,并掌握花生的正确吃法,就大可以放心啦。

关于大量食用花生对癌症患者生存的影响,也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在享受花生的同时,也知道如何规避美味背后可能带来的癌症转移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