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走入治疗误区的肿瘤患者,他们怎么样了?

 海心健康 2022-05-24 发布于浙江

这种事情让我非常痛心

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真的是无可奈何

殷咏梅教授在第8期的人民名医义诊直播中,一再发出这样的感叹,为患者感到惋惜。

她们本可以在乳腺癌早期将肿瘤彻底消灭,然后灿烂过完一生,却因为走入治疗误区,过早的活在晚期乳腺癌的阴影下。

80岁老人:不好意思麻烦家里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患者。老人有80多岁了,发现时,她的乳房都已经破溃了,感染导致身上发出一股恶臭味才被发现。后来问她,她说已经有两三年了,只是自己也不好意思麻烦家里,不好意思讲,所以就耽误了。这种事情让我非常痛心!

——殷咏梅教授

也许,老人觉得自己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但站在旁观者角度,不禁也会像殷教授一样唏嘘:“非常痛心”。

为什么会不好意思麻烦家里人?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认识误区,认为癌症是绝症,怕给家里人增加心理负担;

二来,高昂的治疗费用,怕给家里人增加经济负担。

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方面。

01
事实上,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尤其是近些年,癌症的治疗手段,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让很多癌症被攻克。比如慢粒白血病,由于「神药」格列卫的出现,5 年存活率已经远超 90%。

乳腺癌的整体存活率也非常高,我国乳腺癌的整体五年生存率达80%以上,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比例达到了90%,0期、I期的早期乳腺癌,治愈率更是接近100%。即使到了晚期,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等综合治疗手段,也能实现患者长期生存。

一位乳腺癌患者的随笔 来源:知乎

所以,无论什么肿瘤,检查出来后,都不要自己给自己判死刑。要向医生详细的了解疾病的分子分型、分期,可用的治疗手段,积极治疗,争取治愈和延长生存。

但必须承认,癌症治疗费用确实是个大问题,近几年政府也在积极的解决这一难题。对于个人,在降低治疗费用上有什么能做的呢?

02
重视筛查是降低治疗费用的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存活的机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治疗费用。

对于一些早期癌症,通常手术就可以搞定,甚至都不需要化疗,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治疗费用。但对于晚期癌症,由于需要综合治疗,可能需要用靶向和免疫药物,费用要高很多。

40-55岁,是乳腺癌高发的年龄段。处于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女性,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指南都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方面的筛查。如B超、钼靶、核磁共振,尤其是钼靶和B超,这些检测手段能帮助我们及早的发现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治疗费用,提升预后。

希望广大的女性朋友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关爱自己。

47岁刘女士,自行停药,三年后复发


刘女士,13年活检确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II级,经过新辅助治疗、手术后,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完全消失,腋窝淋巴结阴性,后又进行了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说是乳腺癌分型中最好治的一类。而且,刘女士分期较早,只要将5年的内分泌治疗坚持下来,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到5年后,刘女士儿孙绕膝,喝喝茶、跳跳舞的幸福生活。

但是,刘女士在接受他莫昔芬治疗1年后,自行停药。17年年底复查:肺、椎骨、肝脏、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考虑转移,想象的幸福生活像阳光下的肥皂泡,破碎了!

殷教授在直播中痛心疾首:

为什么不听医生的话呢,你吃了那么多的苦头,新辅助化疗做了6个周期,术后还做了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化疗的效果也非常好,肿瘤完全消失,我们叫病理完全缓解,淋巴结也是阴性的。100步的距离,你走了99步,最后一步(内分泌治疗)放弃了,为什么不吃5年呢?

从“病理完全缓解”到“多发转移”,就差了一步的距离,遗憾又无可奈何。

被轻视的内分泌治疗

刘女士不是个例,内分泌治疗不被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较于内分泌治疗,外科治疗和放化疗接受度更广。我们了解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人群仅占了29%,欧洲这一比例占到了69%。

究其原因:一、治疗时间长;二、治疗副作用。

但是,每一种治疗方式,多多少少都有它的副作用,我们要权衡的是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来说,到底是获益更多,还是副作用带来的伤害更大!

很显然,内分泌治疗给乳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大!

01
内分泌治疗适应人群广

乳腺癌不能笼统的归为是一种疾病,它可以分成4种不同的分子分型。将近60%~70%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是阳性的,这部分患者她们除了手术、放化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

02
内分泌治疗作用精准

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阻断雌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途径,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能够抑制雌激素的产生,或者阻断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03
内分泌治疗副作用小

内分泌治疗常出现的症状有食欲不振、少数有呕吐、腹泻,眩晕。有些人还会出现面部潮红、皮疹、潮热、骨质疏松等,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其实内分泌治疗比化疗的副作用要小,控制的效果也很好,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像刘女士这样的女性朋友,她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治疗,或者她们不太懂内分泌治疗能给她们带来多大的获益,而是把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过度夸大,当内分泌治疗出现一些副作用,像潮热、关节的疼痛等等,她们就会自行停药,导致肿瘤的复发。

——殷咏梅教授

内分泌治疗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保护伞,它的地位真的不亚于化疗。她们比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多了一个武器,千万不要放弃这样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温和的治疗方法。

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名医顶级肿瘤名家义诊专场系列直播#活动仍在海心平台持续进行。
此次活动,将有百位肿瘤名医上线,做全年在线义诊答疑,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血液肿瘤等多癌种患者均可关注。每个患者也可报名线上义诊,足不出户就可看上名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