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锂矿股的硬核逻辑(三):月朗星稀 前两篇分析了锂矿股的不可复制性产能和产业链地位,本篇从业绩的角度,...

 千里走单骑2 2022-05-24 发布于云南

前两篇分析了锂矿股的不可复制性产能和产业链地位,本篇从业绩的角度,分析锂矿股的第三个硬核投资逻辑——月朗星稀。

自2021年12月开始,A股市场进入不看业绩,不讲逻辑的垃圾股炒作周期,一些无业绩、无前景、无逻辑的三无垃圾股,在短线庄家资金优势的淫威下,旱地拔葱一般的上涨,而以锂矿股为代表的绩优股却阴跌不止,屡创新低。A股如此反常走势的原因,一是机构资金自废武功、不务正业,主动砸盘新能源绩优股,去搞什么困境反转的航空旅游猪肉;二是特停没有了,问询函没有了,变相鼓励了垃圾股炒作的歪风邪气。

到今年四月底,垃圾股炒作的恶果显现了,公募基金普遍腰斩,私募基金纷纷清盘,无数基民血亏离场。垃圾股炒作,最受益的就是把公司经营的一塌糊涂的大股东和董监高,无功受禄获得了高位减持的暴利机会,再就是极少数有资金优势的短线庄家和投机人精,受损的是绝大多数的股民和基民。放任垃圾股炒作,或许初心是为了活跃市场,但后果却是蒸发了几十万亿的市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何垃圾股炒作会导致整个市场的大跌?这就像职场的“水蛇效应”:一个团队本来很齐心,工作越努力,绩效就越多,干劲也越足,这是正循环;忽然有一天,一名表现很差劲的员工,凭借桌底下的交易,拿到了最多的绩效奖励或者升职机会,那么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瞬间瓦解,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一个团队,如果绩效奖励和工作业绩没有必然关系,那谁还会努力干活?同样的,如果股价和公司业绩没有必然关系,股票投资跟赌博一样靠猜大小,除了赌徒以外,谁还会把钱投进股市?如果股价和公司业绩没有必然关系,大股东和董监高谁还会兢兢业业去经营公司?

A股的投资者分为三大阵营:左边是价值投资的机构,右边是投机倒把的游资,中间是见风使舵的散户。散户没有固定的投资偏好,机构强就追随机构,游资强就跟风游资。本来机构资金占主导地位,投资的绩优股代表大盘指数的走向,结果游资凭资金优势把亏出翔的垃圾股顶上天,吸引了骑墙派散户的注意力,诱使散户从绩优股撤离,跟风去炒作垃圾股。虽然单个散户的资金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势众啊,这个砸几万,那个砸几万,累加起来就把绩优股砸崩盘了。绩优股大多是指数成分股,绩优股被砸了,指数肯定会走成熊样,严重打击市场做多信心。在大盘指数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场外资金不敢进场,场内不愿同流合污去炒垃圾股的投资者会减持,基民也会源源不断的赎回,逼着机构资金卖出绩优股,导致恶性循环。

所幸的是,四月底终于释放利好呵护市场了,机构资金也迷途知返,从困境反转的航空旅游猪肉板块撤回资金,回归绩优股。困境反转是2022年一季度机构资金搞出来的坑人噱头,拿基民的钱去赌一个未知数,赌对了是自己厉害,赌错了亏基民不亏自己。就拿猪肉股来说,机构认为猪价大跌,养猪公司就一定会减产,未来猪价就一定会大幅反弹,所以养猪公司越亏越买。那万一又爆发非洲猪瘟呢?万一餐饮行业继续受影响,猪肉需求继续低迷呢?万一中小养殖户没有像机构所预料的那样,因为亏本就永久退出养猪行业呢?这里面不确定的东西多了去了,八字没一撇的事就敢去赌,困境是困境,反不反转不知道,这跟宋小宝演的小品《吃面》一样滑稽可笑:海参是海参,正不正经我不知道!

前面写了这么多,核心观点就是垃圾股炒作不是股市投资的正道,即使凭运气赌对赚钱了,也不具备可复制性,股市终将回到以业绩为导向的正道上来。毕竟,投资绩优股亏了,坚守阵地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炒垃圾股亏了,那就是真的亏了,解套的机会微乎其微。既然股市正道是以业绩为导向,那么2022年的绩优股又在何处?

2020年,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上市公司中除了疫情相关板块,业绩普遍很差。2021年,全国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由于2020的业绩基数很低,所以2021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暴涨,净利润同比翻倍,甚至翻几倍的比比皆是,就像满天繁星,数都数不过来。这种情况下,机构资金也是眼花缭乱,四面出击,投资非常分散。2022年,疫情卷土重来,本来2021年的业绩基数就高,在2022年还能继续保持业绩高速增长的上市公司就屈指可数了。如果说2021年是满天繁星,那么2022年就是月朗星稀了,当夜晚皓月当空时,是看不到几颗星星的。有经验的猎手都知道,猎物满天飞的时候,往往不容易瞄准猎物,当猎物不那么多的时候,目标更明确,打猎反而更容易成功。

如果机构资金回归以业绩为导向的投资正道,那么就会兵合一处,对准绩优股这一个城门口冲锋,而不是像2021年那样分散兵力,四面出击了。2022年,仍然能保持业绩高速增长的,毫无疑问是锂矿板块,这是整个A股市场的一轮皓月,其它板块与之相比,只能算寥若晨星了。首先,2021年上半年碳酸锂的价格不过是10万左右一吨,而2022年上半年碳酸锂的价格飙升到了40万/吨之上,再加上新产能投产,量价齐升,业绩想不爆发都难。再就是欧洲陷入石油天然气危机,促使欧洲更大决心、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

全世界的锂矿就这么多,欧洲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但是锂矿几乎为空白,必然到其它地区去抢购锂精矿。这就是5月份以来,澳洲锂精矿拍出5600美元/吨高价的市场背景,折合碳酸锂成本已接近40万/吨。原本宁德时代到处哭穷,意图打压碳酸锂价格。现在这个愿望彻底落空了,因为碳酸锂降价的后墙已被堵死了,天华、雅化这些没矿的锂盐企业,总不能高价采购锂精矿,辛辛苦苦加工成碳酸锂后再赔本卖给宁德时代吧?对于手中有矿的碳酸锂公司来说,不仅2022年业绩会爆发式增长,而且2023年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增速。锂矿股的业绩既有体量,又有增量,还有后劲。如此千载难逢的确定性投资机会,是A股市场给予价值投资者的一份厚礼。


本文仅为投研世家独家市场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