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耶律延禧的表现非常不满,特母哥和部将耶律敌烈居然劫持梁王雅里北逃,脱离了耶律延禧的控制。 他们来到了一个叫沙岭的地方,这个地名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无从考证,估计应该在今天的中蒙边境处。 公元1123年五月,耶律敌烈等人在沙岭拥立雅里为新的辽国皇帝,改元神历。 雅里在位初期,还颇有作为,因此很多契丹部落都来投靠雅里,但时间一长,雅里逐渐对管理国家失去了兴趣,开始热爱击鞠运动,难道是受“球王”高俅的影响吗? 因此雅里仅仅当了五个月的皇帝,便由于运动过度而生病死了,所谓的新辽国也就消失了,其它人等如耶律特烈和特母哥的结局无法得知,估计不是投降金国,便是被金国灭掉了。 作为辽国的真正老大,耶律延禧先生做人真的非常失败,自从和金国开战以后,已经有很多的自己人和他过不去。 古欲、耶律章奴、高永昌、耶律余睹、耶律淳、萧干、雅里。 这一份名单都是耶律延禧的反抗者,其中包括他的心腹爱将、叔叔甚至儿子,从中可以看出耶律延禧有多么的不得人心啊! 北辽“三巨头“两死一伤,耶律延禧被再次痛击,只身一人落荒而逃,阿骨打的痛打落水狗计划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但前方胜利,金国的后院却起火了,金国刚刚任命的南京留守张觉发动叛乱,开始大举进攻燕京地区。 这位张觉到底何许人也? 张觉,辽国平州义丰人,在辽国官居兴军节度副使,金兵进入燕云地区后,张觉便投降了完颜宗翰,很快被任命为平州留守。 由于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规定,金国需要将燕京城交还给宋朝,因此阿骨打便将平州改为南京,于是张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金国的南京留守。 但张觉这个人的民族意识较强,虽然投降了金国,但总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辽国的汉人,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应该投降宋朝比较符合自己的民族观。 而此时,幽云地区的各族百姓们由于不愿接受金国的统治,纷纷起兵造反,平州城也不例外,成千上万的各族百姓要求留守张觉带领他们起兵反金。 为了顺应民心,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张觉决心率先发动兵变,正式宣布反抗金国。 左企弓自从投降金国后,任中书令之职,一直非常卖力地为金国工作。 比如在阿骨打准备将燕京府交给宋朝时,左企弓以“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为由,强烈反对此事。 在张觉的问题上,左企弓也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张觉在平州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左企弓的关注,当阿骨打准备向平州增派兵力时,左企弓再次强烈反对,算是和张觉结下了梁子。 但左企弓同志的运气也相当不好,当张觉在平州宣布起兵反金时,他正巧路过平州。 左企弓同志,那就不好意思了,我们起兵需要祭旗,请借你老人家的头颅一用! 倒霉的左企弓成了张觉起兵的第一个牺牲品。 远在鸳鸯泺休息的阿骨打自然不允许此类叛乱的事件的发生。 但更坏的消息传来,张觉已经和宋朝达成了共识,已经投降了宋朝,将整个南京城献给了宋朝,而宋朝也接纳了张觉。 这对阿骨打来说是更大的打击,阿骨打对于宋朝的态度一向是比较友好的,燕京之战,宋朝两次大败,靠着他们金国的力量才攻克了燕京城,而且阿骨打还遵守诺言,将燕京城和幽云地区的其它六州慷慨的交给了宋朝。 但宋朝居然擅自接纳金国的叛徒,完全违反了双方作为同盟国的约定,宋朝的行为称得上是“背信弃义”,简单就是无耻小人的行径。 那么做为曾经和金国有过“海上之盟”的宋朝,为何要不顾金国的感受而擅自接受张觉的投降呢? 归根结底,还是赵佶和童公公爱占便宜的小毛病坏了大事。 张觉主动派人前来商谈投降之事,自然引起了赵佶和童公公的高度重视。 由于接纳郭药师投降后,宋朝尝到了甜头,因此对于原辽国汉将的投降,宋朝举双手欢迎。 但赵佶和童公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郭药师是作为辽国将领向宋朝投降的,和金国并无任何瓜葛,充其量是个辽国的叛徒;而张觉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是先投降了金国,目前身份是金国的官员,如果接纳张觉,等于是违反了宋金之间的同盟协议。 但我们前面说过,赵佶和童公公是爱占小便宜的人,何况张觉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便宜”。 首先张觉占据南京重镇,控制着幽云地区的许多州县,其次张觉手里掌握着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军队。 赵佶甚至天真的认为依靠张觉就可以对付幽云地区的金国军队了。 这时,赵良嗣站了出来,坚决反对接纳金国叛将张觉。 自从那次亲眼目睹金兵仅用半天时间就攻克辽国上京的战斗后,赵良嗣已经深刻认识到金国军队的强大和可怕,如今宋朝的君臣们居然想为了蝇头小利而去招惹金国,赵良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同意的。 但赵佶和他的学生们已经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人支持赵良嗣的观点。 所以说,便宜是不能随便占的,不管是大便宜还是小便宜,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宋朝的君臣们即将为自己的贪图小利而付出昂贵的代价。 但阿骨打却还没功夫去谴责自己的邻居,他的首要任务是迅速解决张觉的问题,否则人人学样,金国在幽云的统治就无法牢固。 于是,阿骨打向南京城的军民们下了自己一生之中的最后一道诏书,语气恳切,劝告南京城中的军民出城投降、不要跟随张觉作恶。 六月中旬,在鸳鸯泺行宫中休息的阿骨打得到了好消息,张觉的叛军被完颜阇母击败,已经躲进了南京城中。 阿骨打心情大悦,连忙下令班师回朝返回上京。 但在回京的路上,已经连续征战了十个年头的阿骨打终于病倒了。 这场病来的太不是时候了,阿骨打的年纪并非已经到了老态龙钟的地步,他还不到六十岁;而且灭辽的任务即将完成,只要再坚持个一年半载,阿骨打就能亲眼看到辽国在自己的手里灭亡。 这就像一个万米长跑运动员已经跑了9900米,还剩一百米就要结束了,但这名运动员却倒在了离终点线的一百米的地方。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个非常残酷、非常遗憾的事情。 阿骨打也是如此,但长年的征战和伤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病魔随时都有可能夺取他的生命。 弥留之际,阿骨打下令召金国的谙班勃极烈,也就是金国的下任继承者,他的亲弟弟吴乞买前来见他,等于是准备宣布后事。 公元1123年八月,女真人的民族英雄及金国的第一位皇帝完颜阿骨打在部堵泺西行宫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阿骨打临终前除了任命吴乞买为他的接班人外,并没有留下其它方面的遗嘱。 史书上有这么一种说法,阿骨打临终前交待吴乞买和粘罕:灭辽已毕、准备攻宋。 但我对此颇有疑义,阿骨打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流露出对宋朝的坏感,相反他对宋朝还是相当客气的,还曾将燕京等六州归还了宋朝,如果阿骨打早已准备攻打宋朝的话,他还有必要去归还燕京等六州,这不等于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因此我是不相信此种说法的。 女真人历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及金国的创立者阿骨打在灭辽的前夕病逝了,虽然他没能亲自完成灭辽的大计,但谁都不可否认阿骨打在整个抗辽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的一生完成了一件大事,并且为另一件大事的完成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 一件大事是建立了女真人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另一件大事是为消灭辽国作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他的弟弟吴乞买在他去世一年多后,踩着他的肩膀轻而易举地彻底消灭了辽国。 最后,我们该如何看待阿骨打这个人物? 从女真民族的角度看,他绝对是女真人的头号英雄,由于他的出现,使女真民族摆脱了契丹人的残暴统治,并且还建立了女真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前期的抗辽战争中,阿骨打还打出了各民族团结、反抗契丹压迫的旗号,这也为他赢得了辽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支持。 从契丹人和辽国其它民族的角度来看,阿骨打后期的对辽战争更多是一种对辽国的侵略战争,阿骨打发动这种战争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女真人的生存和发展,但不可避免的对辽国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