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室首先采用的战术似乎也很老土,派折可求去招降凭借徽言,毕竟他俩怎么说都是亲戚,但折可求的招降遭到了徐徽言的怒斥。 所以娄室和徐徽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赵佶父子都被我们抓到北国去了,你还在为谁守城? 徐徽言的回答很理直气壮,“吾为建炎天子守”。 娄室又说:“我兵己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 徐徽言开始愤怒的回答道:“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 娄室还不死心,打算用利益来打动徐徽言,“能小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只要你肯投降,我保举你为延安府元帅,整个陕西都由你来控制。 这个蛋糕可是够大的了,但徐徽言却毫不动心,反而更加愤然,骂道:“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 娄室的忍耐可是有极限的,他已经非常耐心的和徐徽言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但适得其反,非但劝降失败,还被徐徽言骂了一顿。 于是,娄室被激怒了,他手举长戟,对准徐徽言,希望看到徐徽言恐惧的神情。 但他又一次失望了,因为此时的徐徽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满不在乎的拿起酒杯自斟自饮,就当娄室完全不存在似的。 娄室已经无法再忍受徐徽言了,杀死徐徽言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 不过可笑的是,为了一个徐徽言,娄室居然受到了他的上级领导粘罕的训斥,理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恨而杀死一位宋朝的义士。 粘罕在训斥娄室的同时,是否想起过被他杀死的王禀和李若水,不过幸运的是粘罕没有受到任何上级领导的训斥。 而娄室却遭到了粘罕的重责,更加令娄室心情郁闷的是在以后进攻陕西的战斗中,他的主帅地位被右副元帅完颜宗辅所取代。 因为娄室所攻克的陕西各个州县经常发生反叛的情况,搞得老大吴乞买也很不爽,于是粘罕乘机提出了增兵陕西的建议。 于是,吴乞买作出了对南宋作战的战略大调整,暂时放弃对江淮一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将对南宋的作战重点改为陕西和四川。 因此,完颜宗辅和兀术兄弟便被吴乞买调往陕西和娄室共同作战。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完颜宗辅被任命为右副元帅,成为进攻陕西的最高统帅,兀术担任左翼军主帅,而担任右翼军主帅的娄室由于年事已高,已经是带病出征。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完颜宗辅和兀术开始了他们在陕西的第一场战斗,目标是长安以北的富平县。 而此时南宋在陕西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是张浚。 成功搞定苗、刘兵变后,张浚对南宋所面临的危局形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解读,并向南宋老大赵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战略方针。 南宋的中兴必需依靠陕、川两地,金国要想征服南宋必然要先取陕、川,如果保住了陕、川就等于保住了南宋王朝。 赵构对张浚的观点非常赞赏,于是,张浚便被任命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有权任命或处置当地的官员。 而在张浚上任之后,赵构还自摆了一个大乌龙,其实也就是南宋方面在情报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失误。 赵构还一直误以为金国的东路军仍然盘踞在准南一带,因此为了解除金国对淮南的威胁,赵构要求张浚聚集大军主动向陕中一带的金国军队发动攻势,以缓解金国在淮南一带威胁。 所以,张浚这次鼓足了勇气,预提了西北地区五年的军粮,聚合西北一带的五路大军共约十八万人马,号称四十万,发动了对陕西的全面大反攻。 这五路大军分别是熙河路经略使刘锡、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庆阳路经略使赵哲、永兴路经略使吴玠。 这其中,刘锡和刘锜是亲兄弟,但兄弟俩以后的命运却迥然不同,而蜀中一代名将吴玠则开始在宋金战场上崭露头角。 而金国的情报工作显然要比南宋强许多,张浚这边反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完颜宗辅的耳朵里。 事不宜迟,先下手为强,既然你们南宋敢反攻,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宗辅命令兀术和娄室率领大军迎击张浚。 双方的几十万人马在富平一带狭路相逢! 如果我说张浚不是个军事人才,可能会遭到某些网友的驳斥,但张浚在当时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充其量只能算做个二流军事人才,跟韩世忠、岳飞相差甚远,就是跟他的几个部下,如刘锜、吴玠之类都无法相比。 这位张大人虽然抗金立场很坚定,一直是个非常坚定的主战派,在抗击金国这点上毫不含糊,但他也有个致命弱点,统兵打仗的能力值太差。 更要命的是他目前的职务是前线作战的总指挥,而对方金国的主帅是三位金国顶尖高手,娄室、宗辅和兀术,富平之战南宋的命运相当危险。 但张浚对打赢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 刚到战场,张浚便四处查看地形,最后选定了一处芦苇草地作驻防营地,并且将运粮队伍布置在营地外侧, 芦苇草地做为屏障可以遏止金国的骑兵。 初期有人向张浚建议,乘金国军队尚未完全集结,南宋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发动突袭。 但张浚却有自己的另一番高论:南宋军队的人数明显占据优势,并且选择了一个非常利于防守的地方,因此不需要采用突袭的手段来对付金军。 张浚采用的战术比较可笑,颇有点春秋时期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做法,派人去和金兵约定日期进行决战。 从这点上看,张浚的统兵打仗能力确实不靠谱,兵贵神速,张浚延误了进攻金兵的最佳时机。 张浚的仁义行为却给了宗辅和兀术好机会。 本来,宗辅和兀术由于进军较快,一路杀到了富平,而后出征的右翼军娄室还未赶到,从人数上看,金兵明显处于劣势。 经过黄天荡的教训后,兀术再也不敢轻敌,做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必须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何况宗辅和兀术对自己的对手张浚还一无所知,因此宗辅和兀术决定采用拖延战术,对张浚要求约期决战的请求置之不理,耐心等待娄室的到来。 拖延战术获得了成功,在张浚等待金国回音的过程中,娄室终于赶到了富平。 虽然娄室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好,并且前一阵还受到了粘罕的处罚,但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对自己的国家还是非常忠心。 这次带病出征富平,他决心拼尽全力帮助金国击败张浚这个强大的对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