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守将名叫关胜,和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同名,但我们的这位关胜可从没去过什么梁山泊,反倒是施耐庵《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估计是采用了这位仁兄的原型。 由于关胜和全城军民的共同努力,使挞赖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失败。 按理说,我们的刘豫同志应该感谢这位关大哥,人家帮你守住了济南城,好歹你这位最高长官也能向赵构请功领赏。 但刘豫并不是这样想的,济南城在关胜的领导下打退了金国的进攻后,刘豫却显得非常不高兴。 因为他从骨子里已经不想再为赵宋王朝卖命,他的计划是在金国攻城之际,向金国“弃暗投明”,争取能混个一官半职,也比替毫无前途可言的南宋卖命强。 但济南府的守将关胜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这位仁兄是坚定的主战派,绝对不可能同意刘豫的投降计划,而且这位仁兄居然还能率兵打退金兵的进攻,看来确实很难对付。 不过刘豫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了,自己是济南府的最高长官,凭什么要听从一个下属的指挥,既然你想破坏我的好事,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于是,刘豫使出了他的杀手锏,暗杀,他派手下的心腹乘关胜不注意,将关胜刺杀,然后大开城门,迎接挞赖。 正在为攻破济南府而发愁的挞赖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本来还一筹莫展,现在对手却主动投降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于是,刘豫便成了挞赖的忠心部下,挞赖对刘豫也是非常欣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爱将,很快刘豫便被提拔为京东、西、淮南安抚使,负责节制河北的军队,而挞赖则屯兵要处,对刘豫进行监督。 刘豫此时已经完全实现了他投降金国前个人的政治目标,他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个人政治军事生涯的顶峰,但接下去事态的发展则使他有些始料不及。 不久,吴乞买便开始实行他的“以汉制汉”的政策,做为投降金国为数不多的几位高级官员,刘豫也被挞赖等人推选为“总统候选人”。 此时的刘豫仿佛做了一场梦,他居然有可能即将成为一国之君去统治一个国家,这在他投降金国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 但是兴奋归兴奋,刘豫头脑冷静下来后,发现自己还不是稳操胜券,因为他还要面临着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折可求。 如果单从出生和家庭背景来看,刘豫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平民的儿子,根本无法同赫赫有名的折家军的后代相对抗。 因此刘豫为了实现其当上皇帝的美梦,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刘豫跨出的第一步便是找到自己的推荐人兼老领导挞赖同志,因为挞赖毕竟也是金国高层领导之一,自从宗望病逝后,宗翰和挞赖逐渐成为金国高层的决定性人物。 刘豫为了做上“皇帝”的宝座,不惜血本,向挞赖赠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就是希望挞赖能在竞选过程中投自己的选票。 功夫不负有心人,挞赖其实也是个极其贪婪的人,拿到了刘豫的好处后,自然要为刘豫说话,再加上折可求是个比较不灵活的人,没有刘豫这么拎得清。 所以最后总统选举的结果是刘豫以全面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折可求,获得了“总统”的宝座。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吴乞买正式下诏策封刘豫为“大齐国”皇帝,定都大名府,负责管理金国在中原的占领区。 金国与“大齐国”以黄河故道为界,河之南属“大齐国”,河之北属金国。 刘豫终于实现了他的皇帝梦,但他的这个皇帝也是大打折扣的,基本上和儿皇帝石敬瑭是一个级别,也就是说刘豫的这个皇帝必须处处听从吴乞买的指挥,而且刘豫必须称呼吴乞买为父亲。 其实“大齐国”根本就是金国在中原地区设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沿用之前北宋的政治、经济制度代替金国对中原地区的百姓进行管理,二是充当金国进攻南宋的争先锋。 而我们刘豫同志的这个“儿皇帝“还当得有滋有味,当上皇帝后,他立即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首先他任命张孝纯为齐国丞相,这个张孝纯便是在太原保卫战中同王禀并肩作战的战友,可惜他没有保住气节,兵败被俘后,经不起金国的利益诱惑,最后投靠了刘豫。 然后,他又大搞家族企业模式,任命儿子刘麟为尚书左丞相、诸路兵马大总管,弟弟刘益为北京留守,母亲翟氏为皇太后,妾钱氏为皇后,并改元阜昌。 但刘豫也很清楚一点,他的这个齐国之所以能生存,关键离不开吴乞买的支持,因为吴乞买觉得目前齐国还有存在的价值。 万一哪天齐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那也就是刘豫皇帝生涯的结束。 因此,为了使自己的齐国能千秋万代,刘豫必须拿出自己的所有能量来讨好吴乞买。 他和张邦昌还不一样,张邦昌是被迫当儿皇帝的,并且事后主动向赵构认错,压根没有背叛赵宋的想法,而刘豫是主动要求来当这个儿皇帝,并且他还也把赵构的南宋政权当成自己的敌人来对待。 “大齐国”刚建立不久,为了表示对主人吴乞买的忠心,刘豫在自己的齐国境内大肆搜捕宋朝宗室和抗金军民,并且还收流了大量的流寇和海盗准备替主人去教训不听话的赵构。 后来陆续有四位军事人才被刘豫收入帐中,他们分别是郦琼、李成、孔彦舟和徐文。 其实这四位仁兄都是北宋末年勇冠三军的猛将,但北宋灭亡后,由于受到南宋政权的猜忌和排挤,便大多沦落为海盗和流寇。 幸亏有刘豫这位好“伯乐”的出现,才使他们在迷茫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刘豫的重要军事将领,死心踏地的为刘豫和金国效力。 而赵构的南宋政权却由于自己的错误决策,把几位猛将拱手送给了金国。 吴乞买对这位新当选的“儿皇帝”的表现非常满意,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刘豫非常听话,对金国表现的极其忠心,而且还非常配合金国的军事行动。 于是,在公元1132年刘豫迁都汴京后,吴乞买很慷慨地把陕西一带的领地封赏给了刘豫。 这下刘豫的表情绝对可以用感激涕零来形容了,为了报答自己的父亲兼主人吴乞买,刘豫决定当一回急先锋,出兵攻打南宋。 那么作为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看到自己的故土上多出了一个汉人国家后,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当齐国刚成立时,赵构也被搞了个措手不及,他没料到金国会再次弄出这套把戏。 不过赵构的运气不错,因为齐国的皇帝仅仅是个知名度和能力值都很差的刘豫,如果换了一个能力较强的人来当齐国的皇帝,那么赵构的命运还很难预料。 当时,金国内部甚至还有人出了个更损的主意,让赵佶或赵桓来担任齐国的皇帝,幸亏吴乞买没有采纳,否则的话,赵构真的要叫苦连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