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一部(吴乞买篇45)

 东吴春秋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至此,南宋发动的对齐国的第一次北伐以先胜后负而告终,南宋方面非但没有扩大地盘,相反却丢失了襄阳一带的大量州县,赵构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

而齐国方面虽然前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在金国的帮助下,齐国夺回了全部的失地,还占领了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六郡。

从此齐国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向西可以进攻川蜀,向东可以顺流而下进攻吴越,严重着威胁着南宋政权的生存,赵构又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呢?

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十月,刘豫手下的大将李成攻破了襄阳,把一年前还信誓旦旦要替赵构收复中原的李横赶到了长江边上,齐国军队的势力已经染指到了长江流域,整个南宋朝廷为之震惊。

夺取了襄阳,刘豫的下一步打算便是沿江而下攻打江浙一带,为此他除了命令南宋的降将水军统制徐文积极打造战船外,还想方设法联络湖南洞庭湖一带的义军首领杨么,目的是联合杨么共同抗击南宋政权。

杨么湖南常德人,由于在洞庭湖一带无法忍受南宋地方官员的横征暴敛,他和同乡钟相率领当地的农民发动了反抗南宋统治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主要以水军为主,在洞庭湖流域活动,并且多次打败南宋军队的进攻。

但在一次战斗中,钟相被当时南宋的团练使孔彦舟击败而遇害,于是,杨么成了这支起义军的新首领。

杨么没有辜负钟相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洞庭湖义军实行了“陆耕水战”的策略,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次打败南宋军队的围剿。

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四月,杨么公开建立政权,国号“楚”,封自己为大圣天王,钟相的儿子钟子仪为太子,开始与南宋政权分庭抗礼。

杨么集团势力的崛起对南宋来说简直就是心腹大患,但苦于北方金国的压力,赵构一直腾不出手来对付内部矛盾,不过这对刘豫来说确是个大好消息。

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既然杨么的敌人是南宋,那么自己就有可能联合杨么来对付南宋。

于是,襄阳城内的李成奉了刘豫之令,派使者带着厚礼来到了杨么的水寨商谈结盟大事。

关于杨么如何对待齐国的使者,民间有一种版本:杨么愤然拒绝了刘豫的诱惑,并杀死了刘豫的使者。

为了维护杨么这个优秀农民起义军领袖的形象,这个版本被很多人所认可,甚至在大量少儿科普读物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但还有一种版本是这么说的:杨么的确答应了刘豫的要求,并且约定双方共同出兵沿江而下直取江浙。

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无法确定哪种说法是事实,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刘豫确实曾多次派使者要求和杨么结成军事联盟,至于是否成功,就无法得知。

事实上在刘豫齐国以后的军事行动中,杨么的军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看到刘豫在襄阳一带励兵秣马,并且频繁的接触洞庭湖地区的杨么,赵构再也座不住了,自己的内忧和外患有联手对付自己的趋势,他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这时,南宋军事舞台上的名将岳飞又要出场了。

在前几年同兀术的战斗中,岳飞虽然官职不高,但抗敌的劲头却很足,在建康一带虽然败给了如日中天的兀术,但随后又在黄天荡一战中伏击兀术,第一次把金国的骑兵打的落荒而逃。

自从兀术和金国的主力江而逃后,岳飞的主要任务便成了剿匪,由于江淮一带既无南宋的管理,又无金兵的驻扎,一时间变成了盗贼流寇横行的地区。

其中最有名的流寇便是李成,这位与《水浒传》中天王李成同名的仁兄其实是个非常难得的勇将,力大无穷,能拉开三百石的弓,在北宋年间曾当过淮南招捉使,靖康之难后,淮南一带成了无人管辖地区,李成这时便暴露了他的流寇本性,再也不肯听从南宋赵构的管理,率领手下的弟兄们在淮南一带靠掠夺为生,俨然成了一帮穿着官服的土匪。

金兵对江浙的威胁过去后,赵构终于决定腾出手来对付这帮土匪,这次负责剿匪的是另一位名将张俊。

张俊在苗傅、刘正彦谋反时,和韩世忠、张浚、刘光世一起为“保皇勤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赵构封为江南招讨使。

而张俊在关键时刻推荐岳飞来担当这个剿匪的重任。

因此,岳飞挂了个江淮地区剿匪先锋的头衔,和另一位名将杨沂中共同出征征讨李成。

李成的手下毕竟都是些流寇,虽然都很凶悍,对付一般的南宋军队还能凑或,但岳飞这个猛将出场,他们的命运就比较痛苦了。

岳飞连金国兀术的军队都不怕,更不要提李成手下的一群草寇了,因此不到一年的时间,岳飞连斩李成部将赵万、马进,收复了淮南的大部分土地。

而李成则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退到了湖北蕲春一带,最后投靠了刘豫的齐国,在宋金齐的战场上继续和岳飞进行着殊死的较量。

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刚刚平定了淮南的岳飞又被任命为荆湖南中安抚使,拉到了湖南战场进行剿匪,这回他的对手是另一位悍匪曹成。

曹成在湖南道州、贺州一带聚众纠集了十多万人马公开同南宋朝廷叫板。

虽然曹成只是个无名之辈,根本不会引起岳飞的重视,但他手底下有位非常厉害的将领名叫杨再兴。

这位猛将在第一次同岳飞交手时,作战异常勇猛,在两军阵前斩杀了岳飞的部将韩顺夫和岳飞的弟弟岳翻,和岳飞结下了深仇大恨。

但岳飞毕竟是一代名将,虽然损兵折将,却一点也不沮丧,反而在营中故意散播自己军粮已尽,准备撤回荼陵的消息。

营中曹成间谍得知后,立即向曹成报告了岳飞准备撤离的消息,曹成一介武夫,哪里知道岳飞的计谋,便急忙率军追击岳飞。

岳飞摆明了是在忽悠曹成,在曹成大军出动后,岳飞率精兵偷袭了曹成的老窝,断了曹成的后路。

曹成没有办法,只好躲进了南岭的深山之中,据险固守。

但岳飞毫不客气,率领部下对曹成进行猛攻,连破曹成三道关隘,至此曹成的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猛将杨再兴在乱军之中被岳飞部将张宪抓获,按张宪和其它部将的意思是要杀死杨再兴为韩顺夫和岳翻报仇,但岳飞深明大义,决定释放杨再兴,杨再兴为了答谢岳飞的不杀之恩,决心投靠岳飞,从此成了岳飞手下的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而杨再兴的老大曹成同志的经历则颇有意思,在被岳飞击败后,他流窜到江西一带,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向另一位名将韩世忠投降,之后,曹成便一门心思为南宋朝廷效力,多次出现在宋金大战的战场之上。

经过两年多的南征北战,岳飞终于扫平了李成、曹成等大小十余个流寇势力,消除了赵构的内患,巩固了南宋的“后花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