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劳动妇女节,不是女神节也不是女王节

 昵称21405352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充满意义的名字,但是这些年被商家搞成了“女神节”和“女王节”。商家的心思不难理解,“妇女”听上去并不像是一个能够消费的名词,而“女神”和“女王”则把女性似乎捧在天上的同时,加了一层你需要多花点钱,你值得多消费的寓意。

图片

看到这幅图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女性真的有比男性更高的地位,还是资本家赤裸裸地把女性设定为更容易剥削的目标?
我们要知道,社会上所有不平等地位本质的原因就是经济不平等,而经济上的平等与否,来自于生产的能力而不是消费的能力。
为什么在集猎文明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没有那么严重?因为男性狩猎获取的肉食虽然很好吃,但是食物量并不会超过女性采集得来的食物量,甚至女性采集得来的食物才是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随着人类进入到农耕文明,男性的肌肉力量的优势使得男性的生产率大大超过了女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造成了延续几千年的男女严重不平等。这一现象到了工业文明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因为很多轻工业的生产女性也可以完成;但这种不平等在生产力上仍然存在,而且经济的逐渐平等并没有那么快抹去观念的不平等。
到了今天,脑力工作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要多,而且在商业社会中,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等方面,女性可以体现出优势,因此男女之间理应享受更多的平等。
然而,资本家和精神资本家们仍然希望利用消费主义的观念(里面包含了很多刻意被放大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从女性身上榨取更多的收入;而当社会上大多数女性不假思索地、甚至是开心地接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同时,客观上带来的结果就是,即使女性逐渐在拥有跟男性接近的生产力(意味着在收入上趋于平等),但她们积累起来的财富却轻易地被消费主义拿走。
一进一出,就再次拉开了女性和男性收入,或者经济积累能力上的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消费主义不仅仅来源于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而且客观上还起着继续维持甚至加剧男女不平等的作用。
所以,在各大商家广告鼓吹“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砸钱来买我的东西),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大批缺乏思维能力的女博主光鲜靓丽地鼓吹消费主义,甚至荒谬地把消费主义当成女性权利上升的标志时,任何一个真正在意女性权益、希望性别权利可以进一步走向平等的人,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消费主义。
女性权利的上升,靠的是女性平等工作权利的上升,而不是靠女性更能够受到消费主义鼓吹者的剥削。
最好的名字就是“劳动妇女节”,而不是什么“女神节”、“女王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