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第三天,我们早上前往天坛公园(周一闭馆)。
我们从北门进去。走由北向南的路线。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在天坛祈年殿的北边有一组建筑,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通过三座琉璃门与祈年殿相连通。它就是皇乾殿。
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皇天上帝”和配位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神版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
大殿正中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牌位,两侧各四个供台上面供有金漆神牌,为满汉蒙文书写的清朝皇帝的名号,从顺治起以昭穆次序左右一一排列,只有前八位皇帝缺少了光绪和宣统。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
然后我们前往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用于合祀天、地。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什么是明堂呢?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 “天子之庙”,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
明堂,传说在远古时代始于黄帝,是专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设立的。夏朝叫“世室”,商朝叫“重屋”。周代才有“明堂”之称。明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宣扬君权神授。一般明堂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
回望祈年殿
祈年门。是祈谷坛仪门,坐落于祈年殿南,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祈年门为庑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
我们由北向南朝皇穹宇、回音壁的方向走。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
散发着光芒
回音壁是天坛中皇穹宇周边的围墙,高3.7米,直径60多米。2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对着长长的墙壁说话,可以让对方在近百米远处清楚听到。
这是因为这一圈围墙的弧度规则、墙面光滑整齐,声波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另一端,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这说明古代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声音反射的规律,进而设计建造了这座有趣的建筑。
过了回音壁便是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
明清时祭祀每年举行三次,由皇帝亲自主持,正月上辛日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到圜丘坛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到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登。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
祭祀提封建时代国家的大事,在黎明时就开始,圜丘坛内墙外设三个灯柱,悬挂大灯笼,同时要焚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照亮全坛。由60多件乐器组成中和韶乐,配合祭祀的不同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整个祭祀过程不可以有一点点儿的小差错,否则有关大臣就要被革职查办。
然后我们前往斋宫。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
五梁殿:即斋宫正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殿因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而得名。皇帝进出斋宫均在此举行有关礼仪。现在殿内按乾隆时期原貌陈列。横额“钦若昊天”为乾隆御笔,屏风、宝座均为原物,十分珍贵。
斋宫的外墙上有巡守步廊,护城河对面就是“神乐署”。
神乐署。是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署内有凝禧殿、显佑殿、昭佾所、穆佾所、伶伦堂及袍服库等建筑。
有空可以去打卡七十二长廊。
为什么叫这么复杂的名字呢?
查了下资料,原来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这条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七十二间,与祈年殿大小三十六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长廊 长廊宽5米,总长350米,共72间,又称“七十二连房”,连檐通脊,覆绿色琉璃瓦。是祭祀时将宰牲亭、神厨、神库存放的祭器、祭品送至祈谷坛的通道。
然后前往天坛公园西边的--琉璃厂大街Liulichang Street。
是北京古老的一条街,元朝时设立窑厂烧制琉璃瓦因而得名,当时参加科举考试都会住在那里,这里开了很多家古玩字画,文化气息浓厚,值得一看。
下午参观恭王府,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银安殿后为嘉乐堂,是王府中路的最后一进正厅,五开间,硬山顶,前出廊。大门正上方悬“嘉乐堂”匾额。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非常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整体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在前(南部),花园在后(北部)。
恭王府出来就是什刹海公园Shicha Lake Park。
然后前往北海公园。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耳熟能详的歌中描述的正是这里。北海位于故宫西北侧,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公园曾是皇家园林,园内亭台错落掩映,湖畔林木郁郁葱葱,风光极美。
这里又是皇城根儿下具有老北京韵味的公园,早上会有老人家在这里健身、遛鸟;下午傍晚则较适合划船游园。来北海公园,你可以观赏当年皇朝留下的精美建筑;也可以湖畔坐下,与身边的老人聊聊,听他们讲述北京城皇家的野史,说一说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更可以融入踢毽子、抖空竹的人群中,跟他们讨教一二,也许,这也是一种融入老北京生活的方式吧。
晚上在The View 3912就餐。
前菜菜盘精致,黄、粉两色小食Q萌。餐前酒情调立现,口感清爽。法式面包篮品相精良,热热酥酥。澳洲M6级菲力牛排选的七成熟,酱汁,土豆泥,芦笋,配上Marcel帮忙研磨的黑胡椒,美味剧增。
COHIBA木质雪茄盒,我以为是雪茄???
原来是是鹅肝做的,创意十足,美味至极。
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