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湿热,国医大师抓住这3点

 caimin133 2022-05-24 发布于福建

“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从古至今,湿热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口气重、不爱吃饭;整天油光满面,易起疹子;洗完头一天之内就出油;脾气暴躁;女性多白带,男性多阴囊潮湿……这些都是体内多湿热的信号。国医大师抓住3点,助患者摆脱湿热困扰。

图片

湿热,是临床常见的一个临床证型,李士懋教授在治疗此类证型的时候,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湿热证,外感内伤均可有之,区别在于,内伤之湿热,以内湿为主,起病缓慢,少有外感寒热症及典型外感病之传变;病程长,可经年累月不愈。外感之湿热,多由外邪引发,一般必有内湿相引,其发病相对急,传变快,病程短,初有外感寒热之表现。

外感之湿热证,并非温病中独有之,伤寒中亦有之。如伤寒中的白虎加苍术汤、茵陈蒿汤、白头翁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等。

根据其病变部位可分为湿热之邪侵犯脏腑与经络。侵犯脏腑可出现: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湿热下移小肠,湿热弥漫三焦,湿邪蒙蔽心包;侵犯经络即湿热阻遏经络。

湿热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中并没有给出治法和相应的方药。《伤寒论》里虽然有湿热的病机,而且也有相应的方剂,但没有明确的名称。湿热一词真正成为一个证型,是后世医(病)家在脏腑辨证过程中产生的。

李士懋教授在论述温病中,将温病的类型简化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使之简单而实用,并确立了治疗温病的三个大法“清、透、滋”。

温病以外的湿热证型,亦可以参考李士懋教授提出的大法,治疗大法亦是清热、透热、利湿。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案

王云,女,24岁,中医学院学生。

2014年4月28日初诊:湿疹、痤痱4年,经治疗后减轻,平时夏天重。现症:后发际、外阴痒,无丘疹,面部痤疮,个小如痱,怕热。脉沉弦(濡数)。

证属:湿热郁内,寒束于外。

法宜:外解寒束,内清湿热。

方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6g,连翘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0g,杏仁12g,甘草6g,生姜3g,大枣6g。

上方加减服21剂。

2014年6月16日二诊:湿疹已消失,面部痤疮经前一周出现,经后自然消失,月经正常。脉沉弦细数减。

柴胡8g,黄芩9g,半夏6g,炙甘草6g,党参6g,蒲公英15g,连翘15g,郁金8g,川楝子8g,泽兰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2014年6月30日三诊:无不适,脉沉弦细数减。上方继服7剂。

图片

图片
按语

此病例的脉象是沉弦濡数,沉主里,弦主寒,濡主湿,数主热,故此病的病机为:内有湿热,外有寒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出《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甘温,去节),赤小豆一升(甘平),连轺二两(连翅房也,苦寒),杏仁四十个(甘温,去皮尖),大枣十二枚(甘温),生梓白皮一升(苦寒),生姜二两(辛温,切),甘草二两(炙,甘平)。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此方是一个表里双解的方子。其治疗的病机为:表未解,阳郁化热,不得外越,与湿相抟,熏蒸于内,而发黄。方以麻黄、生姜、杏仁宣肺解表利尿,使得郁热外透,连翘散热结,赤小豆、生梓白皮清利湿热

图片

二诊、三诊时,症状减轻,但是脉没有变化,故病机没有化,加蒲公英、薏苡仁以增强清利湿热的作用,将连翘加到20g,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

继而症状消失,脉象变为脉沉弦细数减,弦减为不足之脉,但到不了弱的程度,也是李士懋教授在临床上总结的一个创新的脉象,是阳不足的表现;细数,为阴不足的表现,综合看来,是阴阳不足,符合少阳证的特征,故改用小柴胡汤加入清热利湿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