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正如我们今天在公司拿不同的薪资一样,红楼梦中丫鬟的月钱也是有区别的。 拿怡红院宝玉的丫鬟来举例子,月钱分三等:袭人,月钱是一两银子,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鬟,月钱一吊钱,佳蕙等八个小丫鬟,每人月钱五百钱。 当然袭人后来涨成了准姨娘待遇,每个月二两银子一吊钱(几乎翻两倍!),这是后话。就算没涨工资之前,袭人也是怡红院中收入最高的丫鬟。 ![]() 关于这一点,凤姐有过解释:老太太屋里八个一两的丫鬟,现在只七个了,那一个是袭人。等于袭人还是老太太的人,只不过给了宝兄弟使。所以宝兄弟并没有一两的丫鬟,意思是别人也不用拿这个做攀比,说这说那。 宝玉并没有一两的丫鬟,这句话很重要。红楼梦里讲身份,规矩大着呢。像宝玉以及迎春探春姊妹们,他们的辈分,孙子辈儿的,所用的大丫鬟都是二等丫鬟,只有贾母和王夫人,才能用一等丫鬟。 所以黛玉一进贾府,贾母就把身边一个二等丫鬟,名叫鹦哥的给了黛玉,那就是后来的紫鹃。我以前经常疑惑,为啥不给一等的呢?后来才明白不是谁都有资格用一等丫鬟,除了宝玉一个特例。 ![]() 王夫人有四个一等丫鬟,金钏儿玉钏儿,彩云彩霞,她们都是拿一两银子月钱的。后来金钏儿投井死了,之后就有人忽然给凤姐送礼,把凤姐送得莫名其妙,平儿说: 她们的女儿都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金钏儿死了,她们想要弄这一两银子的巧宗儿呢。 也难怪都盯着那个位置,在红楼梦里,一两银子月钱,应该是丫鬟中的最高工资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到某度查了一下,好像说,一两银子=一千个铜钱,一吊钱=一千个铜钱,那岂不是一两银子等于一吊钱? 那一等丫鬟和二等丫鬟还有啥区别? 事实上并非如此, 事实上银价一直是浮动的,银子和铜钱之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汇率。据专业人士考证,清朝,或者说红楼梦时代,一两银子大概可以兑换1500 枚铜钱。 所以一等丫鬟和二等丫鬟之间,大概差距了一个三等丫鬟的工资。或者说,一个二等丫鬟和一个粗使丫鬟捆在一起,约等于一个一等丫鬟。 那么一等丫鬟的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在当时能买到多少东西呢?想要判断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我们如何把一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呢? ![]()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拿米价作为参照依据,看看不同时期一两银子能买多少米,再把米的重量用现在大米的价格套算,基本就能把一两银子和人民币对应起来。 聊到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我们得从影视剧里的误区走出来:影视剧里的人动辄千两万两的银子,或者一顿饭就吃掉几十甚至上百两银子……这么一来,就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银子不值钱的错觉。 ![]() 有的人甚至认为,一两银子别说一顿饭,就是一个馒头都有可能买不来,但事实上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我们先拿唐太宗时期来说,当时的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铜钱。 而当时的大米价格是5文钱一斗,一两银子就可以买200斗米,一斗等于12.5斤,所以一两银子可以买2500斤大米!按照现在两元一斤的大米市场价折算,这个时期的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5000元。 ![]() 时间来到北宋丰、熙年间,因为白银流失严重,白银兑换铜钱的价格上涨不少 ,一两银子能换2000文,比唐太宗时期涨了一番!但是白银价格高的同时,大米的价格更高,来到30文一斗。 一两银子能买到67斗米,也就是840斤左右。这么换算下来,一两银子的价格只有2100元,和唐朝相比贬值了不少。 除此以外,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人可以用二两银子,买下一头牛或两三只羊。按照现在的牛羊价格来看,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确实在2000元左右。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这样一来,一两只有760元人民币了,贬值得太厉害。 银子发展到清朝,它的价值掉到了最低,根据乾隆时期的国家统计可得知,每一石的粮食大约是“银一两四钱六分”,大约是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最后,根据单位进行推算,一石的粮食大约是现在的70公斤左右,也就是140斤,这么换算下来,一两银子就只有不到300元钱了。 为什么银子在历史的发展中,它会越来越贬值呢?这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的原因了。随着历史的发展,白银的总储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在其他物品的数量没有变化的基础下,白银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白银作为货币的价值就会下来。于是,它的购买力也会下降。 ![]() 如果白银数量永远恒定,那么白银的价格就会在那个他应该的价值区间。除了白银总量在增加,另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就是通货膨胀,我们统计的银子价格都是在各朝各代相对稳定的时期来说的。 国家稳定、商业进一步发展,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另外,从宋代交子的出现,纸币越来越成为流通的货币了,这种情况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也解释了白银不停贬值的原因。 当然了,白银的贬值还受到不同朝代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只是拿大米的价格来套算一两银子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一个科学全面的方法,但也能够给大家直观展示一两银子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以平常心,看无常事 读红楼梦,做明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