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现场检查不是“洪水猛兽”?那你为什么跑?

 静思之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一、“杀”企业利器之一,现场检查有多恐怖

说起来,IPO现场检查制度始于2014年,证监会持续对首发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是严格实施IPO各环节全链条监管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同时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手段。
鉴于2021年现场检查企业还有在排队的,大锤特意梳理了2021年开始截至2022年5月24日期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动态。据披露信息显示,这期间共分7批次,抽查了57家企业,分板块来看沪主板7家(2021年6家,2022年1家)、深主板共3家(2021年2家,2022年1家),科创板19家(2021年16家,2022年3家),创业板高达28家企业被抽中检查(2021年22家被抽中,2022年6家被抽中),当然申报企业也是最多的板块。整体来看,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较大,现场核查条件的不允许,从年初截至目前共抽查2批次,同2021年相比批次和数量明显减少。

二、现场检查不是“洪水猛兽”?那为什么跑?

对于排队企业,能被抽中现场检查又能活下来的,那就是实力的体现,当然也有极少数熬过了现场检查却倒在了后面的上会审核或注册路上。从最新的动态显示,57家被抽中现场核查的企业,有27家是撤材料的,2家创业板企业上会被否,分别是扬瑞新材和九州风神,此外华之杰终止注册,而顺利发行上市的是极少数了仅5家。但现场检查不是“洪水猛兽”,根据目前现场检查企业最新情况,被抽查到的企业最终撤材料或者被否是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在正常进行之中。

图片

三、那么企业和中介机构该如何正确面对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过本质上都是监管层来实质审核重大风险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全面提升规范治理水平及信息披露质量,在企业内部树立财务管理规范性和原则性管理意识,并且要保证意识的全面性。
对于中介机构来说,应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不断提升中介机构职业道德水平及守法合规意识,营造守法诚信的道德环境,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础。

四、大锤说

后面说了一些废话,对于规则项目组成员要比大锤更专业,但目前市场中存在很多中介机构不专业,没有发挥出“看门人”的基本职能,连执业边际的界限都不清楚,反正要求发行人都是顶配去搞。大锤曾听闻,有的项目组在上会前为了让心里稳妥一点,让老板连夜去补税几百万,但最终依旧被否。大锤不禁想问,如此的执业边际是如何争取到项目的?
曾几何时,大锤看到保荐代表人是自带BGM出场的,她(他)们这些人拥有的是项目经验,而现在8000个注册保代嗷嗷待哺,发行人作为第一次结婚的“新郎或新娘”,又怎么会知道中介机构的专业评定?
不知看完的你,对于目前的乱象有何感想,留言区来吹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