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下脂肪增生 皮下脂肪增生是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质地硬,或呈瘢痕样改变。脂肪增生为脂肪细胞增大和脂肪组织肿胀和(或)硬结。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腹部、大腿、上臂、臀部。 基本信息
正文 病因: 胰岛素属于生长因子,有促合成作用,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导致的损伤及胰岛素促生长特性共同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 以下因素可增加皮下脂肪增生的风险: 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不轮换或不正确的轮换注射部位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 胰岛素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越长脂肪增生风险越高 1. 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不轮换或不正确的轮换注射部位 2.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 3. 胰岛素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越长脂肪增生风险越高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凸起或丘状的肿块,不伴有皮肤颜色或毛发分布的变化;偶尔也仅可表现为一块有光泽或过度色素沉着的区域和(或)脱毛的区域。表现为最初柔软、有弹性的皮下脂肪组织,变为质韧、橡皮状或缺乏弹性的组织。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胰岛素吸收缓慢,胰岛素吸收波动性增大,胰岛素峰值水平降低,血糖控制效果下降。 检查: 主要通过临床视诊和触诊诊断。视诊一般表现为皮肤表面凸起或丘状的肿块,伴或不伴色素沉着。触诊表现为原本柔软有弹性的脂肪组织变为质韧、橡皮状缺乏弹性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异常区域的边缘清晰且很容易感受到组织的分界。脂肪增生可能存在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目前超声已被应用于各种脂肪增生研究中,尝试寻找脂肪增生的各种影像特征。 皮下脂肪增生的防治: 注射胰岛素前检查注射部位,停止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当注射部位从脂肪增生转至正常组织时需要降低胰岛素剂量。 遵循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法,包括在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 胰岛素笔用针头应一针一换,不重复使用针头。 定期接受如何自行检查注射部位,如何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的注射技术及如何检查和预防脂肪增生的相关培训。 |
|
来自: 婷6b3szvlcxkrh > 《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