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历史探奇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在被当选为皇后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后会被人称之为“末代皇后”,刚刚成为皇后的时候,她的身份也是极尊贵的,她也出生高贵,容貌出众,也曾背负着家族的荣誉使命。

直到后来,她的丈夫不再是皇帝了,在那个女人一生都要依附于男人的年代,她的生命也跟着堕落了,从天堂掉落地狱,她成了史上最凄惨的皇后。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高贵的出生

末代皇后婉容,全名叫郭布罗婉容,生于1906年,满洲正白旗。

纵观历史上的皇后人选,除了个别以外大多都是非富即贵,婉容也不例外,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内务大臣荣源,内务大臣是个肥差,除了贵族的身份,婉容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有钱人家小姐。

婉容的母亲还是爱新觉罗血脉,人称四格格,身份也是十分高贵,只可惜在她生下婉容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后来荣源续弦娶了婉容母亲的姐姐,后母对婉容视如己出,关怀备至,所以,即便是自幼丧母的婉容也从来没有缺少过母爱,可以说,后来婉容活泼开朗的性格,都与这后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荣源在晚清的时候接触过不少西洋文化,他的思想也比较开放,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但要让他们学习传统文化,还要接触西洋文化。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荣源还特地为婉容找来了西洋老师,不但教她英语,还教她油画,了解西方国家历史,当然,荣源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婉容从小就长得标致,并且比别的孩子都聪明,荣源对她一直都寄予厚望,将她作为储备皇妃培养,自从洋人的那些新奇事物传到中国来后,荣源就知道,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小,要想成为皇帝的贤内助,婉容需要比别的女子更有眼界。

在婉容16岁那年,也是末代皇帝溥仪选秀填充后宫的时候,婉容作为“内定”人员,顺理成章地留到了最后,但在最终选定皇后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产生了歧义。

当时的参选者当中还有一个叫文秀的女子,文秀也出自贵族世家,但她的容貌却远不及婉容,不知为何溥仪一看见文秀的照片,就执意要选她为皇后,为此还与大臣争执了一番。

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上,荣源是做足了功课的,早早就拉拢了朝中能说得上话的大臣,他们是绝对不允许有他人插足的。

就在双方拒不让步,争执不下之时,端康皇贵妃提议,婉容为后,文秀为皇妃,此事最终才得以圆满解决。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虽然当时溥仪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们还是遵循了旧制度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封后仪式,这是民国政府给他的特权。

成婚当晚,遵循旧制,溥仪是要和婉容圆房的,溥仪当晚也去了婉容的房间,但仅仅待了两个时辰他就独自一人离开了,溥仪离开之后也没有去文秀的房间,而是径直去了书房睡觉。

对于当晚所发生的事情,一直到今天都流传着多个版本,有的说,因为婉容介意溥仪曾想要立文秀为后,所以不愿意和溥仪圆房,也有的说,溥仪的眼光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婉容惊为天人,但溥仪却看文秀格外顺眼,更有甚者传言,称溥仪当时已经不能人道,根本无法圆房。

这种种传言一直都没有被本人证实过,所以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婉容真正的开启了自己起起落落的一生。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不幸的婚姻

虽然婉容和溥仪的相遇之初不是很美好,但随着婚后两人朝夕相处,互相有所了解后,

两颗年轻的心也渐渐地走到了一起。

文秀是溥仪喜欢的类型,她传统,青涩,内敛,从没有半点逾矩行为,尽管溥仪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文秀还是如旧制那样,对其恭恭敬敬,礼数周全,这一点让溥仪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婉容则不一样,她活泼开朗,见多识广,像一个太阳,在清宫当中,这样的女子是很少见的,婉容的别具一格也引起了溥仪的注意,不管怎么说,她也是皇后,即便是为了维护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他也不能长期冷落婉容,所以他开始试着去和婉容相处。

婉容喜欢英语,他就给婉容请来西洋老师,婉容喜欢听戏,他便在其生日的时候,请京城里有名的角儿给她唱,一唱就是一整天。

那个时候的婉容还是一个小女孩,思想也没有那么复杂,很容就被哄好了,于是也开始尝试和丈夫和睦相处。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据晚清太监回忆,那个时候的皇上和皇后很恩爱,整日出双入对,皇后还手把手的教皇帝吃西餐,两人的日常生活中还常常用英语交流,这一点是文秀皇妃做不到的,文秀皇妃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贵族,整日与书房里的书本为伴,与皇帝的交流也多是些传统文化,所以后来皇帝的心思就慢慢的倾向于在皇后身上了。

婉容仅在紫禁城住了两年,那两年也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两年,有史料记载,那段时间她不仅和丈夫溥仪相处融洽,与文秀皇妃也是感情深厚,两人闲来无事时还会互通书信,由宫女在中间传达。

婉容有一次在心中调侃文秀皇妃“明明月,上东墙,淑妃独坐在空房……”

这句话是在嘲笑文秀常常独守空房,但词句中也不难看出婉容的言语间很是调皮,没有任何的恶意,如果不是两人关系特别好的话,即便身为皇后,也是不能恶意的这样怼妃子的,婉容之所以敢这么说,那也是因为知道文秀不会跟她计较。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这句话也侧面反应了,文秀入宫后,其实并不得溥仪欢喜。

对于文秀的不受宠,部分史料也称,是因为婉容接受了西方教育,认为一个男人不应该有两个女人,所以她一直想独占溥仪,赶走文秀,她和文秀和睦的外表下其实也隐藏着深宫之中那些尔虞我诈。

为此小编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并没有看到任何记载婉容排挤文秀皇妃的词句,所以我更偏向于婉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皇后,再加上很多史料记载溥仪不能人道,加之那个时候手上也没有实权,两人之间其实根本不存在斗争的理由。

若婉容的一生能这样平平淡淡地继续下去,那她的一生还能算是圆满,但可惜的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尊贵日子她仅仅过了两年,溥仪就被赶出了紫禁城。

1924年,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秀仓皇出逃,定居到天津,离开了紫禁城,婉容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名义上的皇后”,除了家里的仆人,恐怕也只有伪满洲承认她的皇后身份了。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在天津生活的日子,最初也算是自由,婉容卸下了旗头,给自己烫了一个卷发,穿上了旗袍,那个时候的婉容不过十八九岁,依然是青春靓丽,溥仪出门也很愿意带上她。

在天津的时候,溥仪对婉容依然宠爱有加,即便是她抽上了大烟,溥仪也没有过任何责怪,甚至还花重金为婉容囤货,找专人伺候婉容吸大烟。

一直到1931年,文秀皇妃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向溥仪提出了离婚,在那场皇帝和皇妃的离婚官司当中,文秀直接向世人宣布皇帝不能人道,末代皇帝溥仪颜面尽失,并且之后还性情大变。

原本与婉容夫妻情深的模样是可以掩盖溥仪这个缺陷的,但离婚之后,他似乎也不愿意再演了,对婉容也冷淡了几分。

说来奇妙,婉容所接受的教育远比文秀开放许多,进宫之初,婉容的性格也比文秀开朗通透,但最后竟然是文秀主动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将皇帝休了的女人。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反过来看婉容,到了后期,她反而更注重封建礼教,更在乎“皇后”的身份,即便是后来与溥仪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她也没有选择离开,这也是她最后不得善终的主要原因。

晚年凄凉

婉容的出身高贵毋庸置疑,成婚后母仪天下身份更是高贵,但她也有爱而不得的东西,即便是大清已经亡了,她也摆脱不了身上背负的家庭使命,她的父兄始终认为,溥仪还有机会复辟清王朝,所以她的皇后身份无论何时都不敢丢,所以,对于婉容来说,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1932年,溥仪应伪满要求前往东北,临走时比较着急,所以没有带上婉容,后来日本方派出了女间谍护送婉容及其家属一同前往东北和溥仪回合。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在途中,婉容的哥哥润麒为了讨好日本人,竟然默许日本军官半夜闯入婉容的房间,当时的婉容十分无助,她也曾高声呼救,但仅一墙之隔的父兄也没有去解救她,事后她也渐渐的想明白了,并不是她的父兄没有听到她的哭喊,而是整件事情原本就是他们计划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婉容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受到了重创,性情也开始变得暴躁,好不容易赶到了东北,以为丈夫会保护自己,但没想到溥仪的日子并不比她好多少。

伪满虽然承认溥仪的皇帝身份,却没有给他皇帝是实权,甚至将他像一个傀儡一样地监视了起来,皇帝和皇后根本不能时刻见面,即使要见面也要通过申请。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1932年,受不了被人监视的婉容想要逃离,于是派心腹密会顾维钧,想让其帮助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但顾维钧并没有答应,还劝她放弃这个念头。

第二年,婉容又想逃去日本,但依然没有成功,眼看逃离无望,她也就心灰意冷了,被监视的那些日子,婉容的精神状态一直不是很好,只有鸦片才能让她拥有短暂的快乐。

反正活着也是无望,她与溥仪的感情也降至冰点,于是婉容选择快乐一天是一天,遵守了半辈子的规矩也抛诸脑后,反正溥仪那个时候也不怎么关注她,于是她便与身边的侍卫私通,后来甚至还生下了侍卫的孩子。

一直到婉容快要生产时,溥仪才发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由此可见,皇帝和皇后的夫妻关系早已经名存实亡。

孩子生下来后,溥仪命令婉容的哥哥润麒将孩子扔进了焚火炉,并且瞒着婉容称孩子已经送到乡下抚养,可能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其实在出生时就已经殒命。

孩子死了之后,溥仪立马就将婉容打入了冷宫,除了伺候她的太监和嬷嬷,婉容见不到任何人。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这件事情之后,溥仪一心想要废掉婉容的皇后之位,但是伪满想拉拢婉容背后的势力,所以并不同意他这么做。

那个时候溥仪对婉容可以说是半点情义都没有了,对于这个从头到尾一直陪伴在身侧的妻子,他的心里只有恨,既然不能废了她,那就加倍折磨她。

丈夫的折磨加上大烟对身体的残害,婉容的精神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清醒的时候她就呆若木鸡,不与任何人说话,不清醒的时候,拉着人便骂,骂丈夫,骂父兄,骂这个世界。

后来,日本人投降了,溥仪也没有了倚仗,二话不说就逃到了苏联,走的时候他也想起郭婉容,但是最后还是觉得带上她是个累赘,所以就将神志不清的婉容留了下来。

再一次被丈夫抛弃,婉容深受打击,整个人都呈疯疯癫癫的状态,溥仪逃跑后,婉容由宫廷人员带着撤离,在途中被共产党员俘虏,辗转几个月之后又被关进了监狱,这个命如浮萍般的女子最终还是替自己的丈夫和父兄受了过。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1946年,在牢里婉容的精神状况已经极度不好,被丈夫和父兄抛弃的心理阴影压得她喘不过气,加上牢里没有她所依赖的鸦片,很快她就没有了求生的意志,拒绝进食进水,生病了也不吃药,终于在8月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末代皇后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由于身份特殊,她的死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的报纸上就报道过多次,但每一次的报道都不一样。

有的称她死在监狱里,由于没有亲属收拾,所以狱卒仅拿了一张草席将其尸身裹了,扔到了臭水沟里,也有人称她被扔到了乱葬岗,尸身无法寻找。

总之,她死得很凄凉!

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被人扔进了臭水沟里

直到2006年,时代变迁,旧俗观念完全被摒弃,婉容幸存的弟弟润麒才以招魂的形式,将婉容的坟墓迁至华龙皇家陵园,与她的丈夫溥仪合葬在一起。

婉容想不想与溥仪葬在一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迁葬之后她还被追封为“孝恪愍皇后”,婉容至死她都没能摆脱这个坑害她一生的“皇后”名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