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步构建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快速实现能力跃迁

 新用户49272060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在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规则已经由创造新对象新事物开始向找新联结新关系转型。这句话我们是认同的,找到“新联结新关系”的重要性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凸显,无论是创新发明也好,还是学科融合也罢,都是如此。

当下的“内卷”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矛盾现象,是有待解决的。不注重学习与思考的人因一直站在能力和知识的边缘,未能形成具有完整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才被迫进入内卷。而越是优秀的人越敏于学习和思考,他们会主动把自己卷进来,并且迅速地占有位置并获得成长与发展。所以,构建自我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我们才有决定是否卷进来的选择权,据此,寻找关系、建立联结就成为非常核心的、非常基本的法则了,当然也是一件非常耗费脑力的事。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提到,一是缺乏一个支点,尚未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世界观或终极动机是什么;二是害怕的心理在作祟,害怕一旦联结错了就非常麻烦;三是缺乏必要的原材料,没有足够量、高质量的东西可以加工。无论是建立知识体系还是认知结构,其基本目的都是为让我们更加地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洞见事物的本质,为了有助于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延续这一问题,提几点方法性的建议,以备参考。

1.找到基本原则,解决支点问题。

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关键,如果这个阻力解决不了,知识体系必然是松散的,洞见也就不够深刻。这是持续为我们所期望的未来行动提供必须的、第一原动力,使我们不至于因风吹草动而放弃。

如何界定或者说是寻找自己的基本原则呢?这个基本原则既要有足够体量、硬度又要有足够的力度,才可以承载我们在其上面搭建宏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所以,首要的是要知道这个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就是得为他做个基本画像,有了这个基本画像,我们才好按图索骥。我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具备这样三个核心特征:一是指向目标,二是激发行为;三是调节作用。

我们经常将目的和目标搞混。简单地说,目的是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是意识和观念层面的;而目标则是个别化的、阶段性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行动和实践层面的。目的是我们想在什么样的领域想实现什么样的价值,起到是引擎的作用;而目标就是促进我们去实现这种价值的一种实践行动,是一种持续的活动,它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的目标。比如我们人生的终极目的是实现治病救人的价值,那你在医学这个领域可以通过设定考上医学院、读医学博士、专注癌症领域的研究等各个阶段的目标去实现它。

我们想清楚了终极目的,又有强烈的目标做路标,那我们就会产生一种行动,这种行动让我们可以触碰到一个个路标。当然,这个终极目的有可能实现不了,但并不妨碍你离它越来越近。就算是南辕北辙,但地球是圆的,也只是方法错了。

其实,当我们的基本原则清晰之后,错误的方法也就容易避免了,因为它不仅让我们行动,而且能够让我们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就像指南针一样,不断地调整我们的行为和实践。这就是基本原则的调节作用了。

就像基督教神学家一样,无论他属于哪个教派教别、从什么角度去研究基督教的问题,都要坚持“信仰上帝”这一基本原则,否认了这一基本原则,整个基督教的学问也就坍塌了。这正是这个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它是我们建立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共同承载的母体,把与之有关的各个基本面都联结起来。

2.解析关键词,找到关系问题。

我们说,找到新关系建立新联结在当前以及未来都是极为重要的,其基本策略就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找材料进行堆积加工。知识是思维和认知的物质基础,构建知识体系需要具备一定量且一定质的原材料,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才可能是质量的。

知识的原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所取得的第一手材料,第二就是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所得到的二手材料。一手材料需要我们把基本观点总结出来,作为关键信息,二手材料我们要重点关注关键词和关键概念。“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就是各种材料的线索,他们往往代表着我们某个知识的最重要甚至是最本质的信息。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基本上可以代表这个知识块的整个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研究对象有不同的定义,定义的细微差别就可能是某个专家学者研究的最主要成果。如果我们吃透了一个概念,就相当于我们把这个概念下的知识也掌握得差不多了,它就会顺利地成为了我们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构建过程中的一块重要拼图,还是基本原则的重要证据或数据。

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形成多层级、碎片化的概念,这是一个基本状态,但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进一步的学习扩充了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库,但终极都会通过联结产生一个清晰而独立的知识体系。

而这里面又有两个重要的点需要认真思考的,一是这些知识块要尽量能够与我们的目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联的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仿生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有点儿像拼图游戏,关系越密切,这块拼图就越靠近中心拼图,关系不那么密切就是周边拼图;二是进一步思考这个拼图和其他拼图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类比、对比、编故事等各种技巧,尝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旧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形成一定的关系,正如我们在《建立知识体系需要解决的三个根本问题》中说的那样,即使联结错误了也没关系,毕竟错误的联结也是一种联结,还可能会产生新的果实。

3.找到适配工具,习得联结思维

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们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其实就是模型创建者们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缩影,也是思维方式的浓缩。

牛顿爵士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很多时候,我们不大可能比那些思维模型的创建者们更高明。所以,借助这些成熟的模型,比如SWOT分析法、金字塔原理、情境领导力模型、5W2H模型等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为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思路。

但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拿到这样的一个前辈们的模型之后,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学习和实践运用,把这个结构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再合起来看看能否恢复,这是一个解构与建构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深化认知与知识体系。比如很多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附加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就成了顾问或讲师。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其实赵普不是只读了半部论语,我们的理解应该是他对论语理解达到了一半的程度,这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长春七子一样,学到王重阳的一小部分就可以独步天下一样。

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可以套用先辈们的思维框架模型的,但随着我们的阅历以及思维的成长,我们应该为旧模型注入新的认知以及构尝试建构自我适配的知识体系或认知结构。虽然构建我们自己的结构很困难,但还是有一些思路是可以参考的。我们将这个思路拆解出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晰一些,毕竟看见才可能抓住。

首先,审视复杂的经历和事件。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这些经历和事件作为我们第一手的材料,是极为重要的。但即便如此重要,我们好像还不大擅长或者不大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所谓的总结经验、工作复盘其实就是在审视,而这个量也必然需要积累。

再次,信息概念化。概念化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度理解与高度提炼,简而言之就是你对某个事物如何定义。将我们的复杂经历和事件审视之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常常想一想,就会达到量变、产生概念,这时候可以说已经触摸到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了。比如华为的近20万员工被定义为“奋斗者”,这个概念符合华为发展的需求。概念化是处理和认识复杂性事物所必须的途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做一年顶别人做十年,这也是我们知识跃迁、个人跳跃式成长的必备思维能力,否则单纯掌握一些未经过概念化的知识技术在30岁之后很难打开局面的。

我们认为,概念化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表达内容,二是表达结构关系。表达内容是我们要给他下个定义或界定它是什么,这个定义最好用一两句话能够表达清楚其本质属性、共同特征和基本结构;而表达结构关系则需要我们用图画把它描绘出来,这样就需要用非常简洁且核心的关键词了。正所谓,只有是自己悟道的,才是自己的。

最后,概念解构。我们将自己建构的这个概念再进行结构,从各个角度、层面去拆解它,只有落实到行动和实践上来,在场景中进行检验。这有点儿像科学实验,一个概念或理论提出来之后,需要经过验证才能确保其正确性,同时也可以更进一步修正或完善这一概念,再次实现跳跃。

所以,我们身处信息暴涨的洪流,泥沙俱下,梳理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在逻辑关系脉络,方可找到差异性,建立起自己绝对的竞争力。

写作不易,请您帮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