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跃迁》思维导图(03)

 水上青荇 2022-03-01


  01 高手的暗箱  02  高手战略  如何成为高手 |《跃迁》思维导图(01/02)

03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功利学习法:学的更少,却学的更多

识别知识的源头:一手信息:知识源头/二手信息:忠实转述

知识的源头探测仪:能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

一手信息是知识经过系统化,成为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或者圈内人互相讨论的内容

二手知识含金量高,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

四手知识是根据畅销书和理论,写的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

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成为知识的源头

功利读书法

认知效率: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

极其功利地少读书

成人学习三个前提要求

目标导向:解决当下问题

即时反馈:学了就有地方用

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的知识

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

根据认知目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萃取知识晶体

定义: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这些知识就形成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结构

树状: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如首字母组合SMART原则

关联:体现事物相互关系(SWOT原则)

序列:体现先后,因果关系(流程图)

数据:体现数量差异关系(八卦图)

知识晶体多少,决定了你的专业程度

大量看知识晶体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

最初是列表式,如关于……的5个技巧

更好的知识晶体可以隐喻,这样能完成从理性回归感性,更好地传播

联机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过程

1.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2.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3.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的知识晶体

4.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认知德扑

三种学习思路

自学:自己找答案

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跨界联机学习: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历史三次跨界联机学习的知识大爆炸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文明诞生

文艺复兴

今天的联机学习

联机写作,要诀:多元、高频、提问、结构、汇聚

思想夜宴

1.准备:不同领域、对思考有兴趣

2.提前拉群:丢一些具体话题

3.激发:自由发言、开喷

4.成果:记录,重新约定成果

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知识树VS问题树:以问题为中心

真正串联知识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问题树: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

4个方面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法

提问的力量

提问抗折旧

读不容易折旧的经典

不断更新最新的内容

提问即思考:提问的能力,最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

提问即创造,创造形式

灵感:跨领域组合

厚积薄发:同领域组合

即兴发挥:知识和场景组合

为什么每天进步1%,却还是没有太多长进

成长复利公式

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

不能忘记

基于问题的学习符合复利的两个条件

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形成迭代

如果一个知识有用,不会忘记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

假装写一本书

问题少年问题术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2.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3.输出答案

5个绝佳的思考角度(梅尔)

证据:什么证据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视角:换一个他人的视角

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和模式

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时什么样的

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含义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科知识为手段

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设计自己的知识IPO

第一步: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解决问题(P)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O)

写作,把知识形成体系,整理成能出售的知识晶体

产出不一定要,但一定要有

一手知识,越分享越多

工具箱

放大碎片化价值——一周习得新知以清单的形式沉淀,为更多人所用

设计自己的知识MVP(最小可交付产品):百元方案、生涯咖啡、首席知识官(学习笔记、整理脑图、视觉引导、让知识成为产品)

自下而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的晶体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的问题树

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


之前,听一位伙伴说,他在构建自己的读书体系,觉得他好厉害!我也想建立一个,但是总觉得知识不够,总觉得再多些书,才可以做到这一件事。

没想到古典老师的这本书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跟知识没有关系,跟结构、跟问题有关。

书中一个比喻挺好,在传统知识时代,你慢慢走没关系;但是在知识大爆炸时代,还是坐船、做车的好,这样才能赶上知识产生的速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