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陶之义的典故

 水风轻飏 2022-05-25 发布于云南

  同陶之义是一个典故,在唐朝的时候,诗人的语句当中曾经出现过,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这样一个表述。

  在这个诗句当中所提到的子真跟陶令是指的两个人,子真是指东汉时期的郑朴,他是一个隐士,因为大将军王凤曾经征召他做官,他辞去了征召回到谷口耕种而闻名天下,陶令就是陶潜,也就咱们所熟知的陶渊明。

  陶渊明当年做彭泽县令时,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官而去,然后隐居到南山之下,他们两个人都是有隐居之志的,所以后来的人就用同陶之义来形容一种人,指的是两个在共同的奋斗目标之上的人,或者指两个真正友谊的人,因为古人讲究交友的时候要志趣相投,同陶就是共同的志趣爱好,所以用同陶之义作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然后指的是真正友谊的人。

《赠韦秘书子春》唐代诗人李白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

斯人竟不起,云卧从所适。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惟君家世者,偃息逢休明。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秘书何寂寂,无乃羁豪英。

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却顾女几峰,胡颜见云月。

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须。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原文

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鸟闲云满目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

明月影中宫漏近,珮声应宿使朝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