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设防烈度:6度(0.05g)
高 度:99.8
层 数:34层
物 业:商品房
交付方式:精装交付
保温类型:外保温
装配式建造面积:99556.00m2
装配式建设要求:满足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要求,装配率不低于50%。
装配率计算标准:《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DB4001/T 151-2022
政府当前的政策要求:
1)广州市规定属于免于实施装配式范围(设备用房、面积不超5000㎡的公建等)以外的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造(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或土地出让合同中已载明),并应符合装配式评价标准的要求;
2)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且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建设项目,其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部分的建筑面积可按(不超过3%)不计入地块的容积率核算;
3)总建面达30000㎡以上,预制率、装配率较高的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项目除外),由市相关部门给予扶持。
本地常规方案是“竖向铝模现浇 水平预制叠合板”。
三一筑工推荐SPCS“空腔搭接加后浇、等效异构好快省”装配式建筑系统解决方案,实现更好更快更便宜总体目标。
体系特征:“竖向铝模现浇 水平预制叠合板”
应用标准:
构件类别 | 技术工艺类别 | 预制构件比例 |
承重墙 | 铝模现浇 | 84.2% |
非承重墙 | 铝模现浇 | 60.9% |
预制凸窗 | 19.1% |
板 | 水平预制叠合楼板 | 82.6% |
楼梯 | 全预制 | 100% |


常规方案布置图
应用特征:“竖向空腔墙W1 铝模现浇 水平工模后浇P1”【W1、P1为技术卡片,见文末附录】
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T/CECS-579-2019《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CECS-832-2021《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构件类别 | 技术工艺类别 | 预制构件比例 |
承重墙 | 预制空腔墙W1 | 35% |
非承重墙 | 铝模现浇 | 60.9% |
预制凸窗 | 19.1% |
板 | 水平工模后浇P1 | 82.6% |
楼梯 | 全预制 | 100% |
结论:装配率50% 主体结构工业化指数65%
注:1、采用《广州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DB4001/T 151-2022。
2、主体结构工业化指数,指主体结构采用非现场人工操作(绑钢筋、支模板、搭脚手架等)的混凝土方量与总混凝土方量的比值。楼板的预制部分、预制空腔构件及空腔内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现场现浇剪力墙和后浇段不计入分子。
3、智能建造方案应用SPCS P/N/R设计软件,实现智能拆分和深化设计;SPCI-PMES/RMES/CPTS自主工业软件解析构件三维数据,驱动工厂生产;PCM管理软件和驾驶舱、一件一码全管控;PCTEAM“全周期、全要素、全角色”项目管理平台替代进口;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孪生交付,为后续建筑运维提供数据支撑。
空腔墙优势W1
1.结构好、品质高:空腔搭接加后浇,整体安全性高,平整度高,免抹灰可实现结构即建筑。
2.防水性好: 空腔墙等同现浇,外墙防水性更好,免除渗水隐患。
3.安装快、工期短:一墙一板少拼装,空腔容错高,采用等效异构成品钢筋笼/网片,减少支模、绑扎,实现标准层4~5天/层。
智能建造方案:空腔墙优势
1.体系优:竖向空腔墙W1、墙板端部暗柱预制W1-02,标准连接节点J1-01,简化绑钢筋、支模板、抹灰等工序,增加55元/㎡;
2.施工省:一墙一板、施工快,4~5天/层,单栋楼综合工期可节约30天,节约支撑租赁费、管理费节约15元/㎡;
合计:增加40元/㎡
1.水平工模后浇P1:
采用水平工模后浇,无需桁架钢筋,材料省;一步安装到位,节约63元/㎡;
2.优设计:结合智能化协同设计,减少现场作业,降低综合成本(如仅采用“智能灯 踢脚布线一项减少管线预留预埋,节省成本15元/㎡)。集成厨房增加项与不做集成卫生间成本对冲后可节省12元/㎡;
成本优势总结论:综合考虑以上优势,智能建造初步方案成本较本地常规方案节约总计50元/㎡;
(1)智能建造技术优势明显:竖向预制装配,可实现防水好,品质高,少人工,标准层4-5天/层,单楼综合工期可节约30天。
(2)智能建造技术成本优势明显:考虑协同设计、人工费用、工期缩短、资金成本、政府补贴等因素,较本地常规方案,可节约成本50元/㎡ 。本项目建筑面积9.95万平方米,总成本可节约4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