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自4月底反弹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下跌,也是自这波反弹以来的首次打脸,而且还打得蛮狠。原来的下跌,不管如何都还有活口在,今天基本通杀,赛道和中小基本差不多,而且指数上还是放量下跌。 今天我们就再次重点拆解一下:今天指数下跌的驱动因素,以及因素背后的本质。 1、客观因素: 首先,这波反弹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通杀没有过。自我安慰的来讲,指数从2863反弹到3153,近300个点的反弹,出现一次大级别的通杀,也无伤大雅。 其次,我们之前聊过,这轮指数的反弹,市场情绪和指数级别,都非常类似2020年3月底-6月底那波后疫情的反弹。

其实,当时也有出现过类似的大级别单日下跌,但后续都修复起来了。而且今天市场的下跌,也有点类似当时的状况,看似通杀,实质上驱动本轮反弹的主要赛道,并没有伤筋动骨。 例如本轮的最强主线:整车 下跌了,但是今天幅度并不大,另外,板块指数5日线都还没触及到,谈不上趋势掉头。以上这些板块,是这轮反弹赛道的几个主流板块,指数也是这些主流赛道板块的轮动 推到指数走突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的主流赛道都没崩,对于市场有深层次的影响可能性就不大。再回到指数,所以今天的下跌,如果简单的定义为方向的转变 有点早了。 关于漂亮国对台问题和对日子过得不错国问题的谈论,今天的新闻大家应该都有看到。 这个事,会不会进一步酵是一回事,但这种紧张程度已经定性了,资本市场最畏惧的就是这种不确定的未知大事。再大的问题,是已知的有个预期,是未知的就是空白。类似年初的俄乌局势一样,所以,今天的外资加,也创下了自俄乌局势以来最大的单日流出。外资的日内的一步步流出,就会对内资的中小资金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国内的大资金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流出状态,例如我们前面说的:整车(比亚迪)、锂电(宁王)、光伏(隆基)等等,这些赛道的中军票,都没有明显的放量下跌(只贴一个案例,其他大家自行翻阅)。如果大资金集中性出逃,想必今天应该不止这点幅度了。既然大资金没有明显的出逃,那么就不至于太悲观。 综述:现在去定性今天的下跌为反弹的转折,有点牵强。类似去参考2020年那一段的话,就看接下来两天能否止住下跌的话,那就可以定性为一轮反弹的回调,蓄力新一轮的中续反弹。 其一,从政策角度看,4月底政治局会议后的一波政策已经密集落地,短期看稳增长政策的资金也已经逐步兑现,早一点的地产以及今天的汽车都已经有明显的对利好审美疲劳的迹象。并且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之前,6月大概率是财政政策的空窗期,至少不会像5月那么密集。其二,从基本面角度看,6月核心大概率是复工复产,不过这轮复工复产最核心受益的汽车产业链预期已经比较充分,所以后面还得看复工复产推进的程度。其三,从业绩角度看,后续关注点应该落到中报业绩预期,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小、中报业绩确定性较高的煤炭、锂矿、光伏上游、芯片材料设备、食品饮料、培育钻等分支;另一方面是后续业绩改善预期比较高的游戏、火电、汽车、生猪、钢铁产业链等。其四,从流动性角度看,由于海外通胀有见顶迹象,再加上国内刚刚超预期下调了LPR利率,所以有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宏观流动性有改善的预期,如果这个预期持续强化,那么对流动性敏感的板块是利好。另外,今天盘后,央行和银保监会召开了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一般来说,央行等金融部门通常在每年年底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去年在8月和12月分别召开一次,今年5月再度临时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表明当前很重视信贷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宽信用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