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旋理论”解析道德经之二:有,名万物之母

 Frank_Chia 2022-05-25 发布于北京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

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

有,就是存在的意思,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

文章图片1

在上篇对“无”进行了分析,“有”与“无”的分界是“能”的旋转,“旋理论”认为,因为“旋”形成了基本粒子,即:通过“旋”,“无”中生了“有”,有了“有”这个基础,产生了万物,“有”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一、“旋”的客观存在

旋理论:基础为能,“能”是世界的本源。旋转为本,旋转将“能”组合成了暗能量、暗物质和物质。大道至简,宇宙用最简单的方式构成了无比繁复的世界。道法自然,世间所有事物都要遵循于道。

基础为能、旋转为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这是“旋理论”的精髓。

虽然这个理论还没有被接受,但科学实验和实践越来越接近这个方向,并发展迅速。

一是粒子自旋,是其内禀属性,这是科学证明的,自旋和运动是永恒的法则。宏观上的许多常见自然现象都是旋转的,它是物质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地球、太阳、星系在自转并旋转前进,最大的宇宙结构——宇宙网也是螺旋态,可以说,旋转无处不在。

二是一个近期的研究:来自美国、墨西哥和波兰的科学家已经证明,质子内部的碎片发生了量子纠缠现象。这一发现与实验数据相矛盾,科学家说,能够认为,质子内部的物理甚至与黑洞的物理有许多共同之处,质子内部的各种碎片必须最大程度地相互缠绕,才能出现这个现象。


三是由来自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磁性材料Ce2Zr2O7上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自旋液态基态”,“量子自旋液体”是一种以量子纠缠作用为基础的特殊物质“材料”。目前证实现实世界中能“自然产生”并存在这种量子纠缠造成的粒子自旋特殊材料。

二、“无”中生成“有”

上篇讲了,“无”可以认为是时空结构,是真空态,但并不是空无一物。

一是“能”的卷曲形成夸克“旋子”。因为时空结构可以改变。时空结构的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大质量物质引起时空弯曲,光通过星系中心时也弯曲,说明时空弯曲是实际存在的,是可以实现的。

文章图片5

时空强烈弯曲,可以通过巨大的能量推动来实现。黑洞理论已经成熟,理论上可以在黑洞中实现,也可能是爱因斯坦预言的白洞。

文章图片6

二是卷曲的状态。首先是卷成丝,因为是能量态,丝是光滑的,并且总会断开。丝再绕成环,环再堆成球。丝环因为强烈旋转时有角动量,并且还可以像陀螺一样摇摆并平衡,因此这种存在状态是可以实现的。

科学家发现了基本粒子的一种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并形象地制作了出来,但不清楚它的机理,其实就是这种“旋子”基础旋态。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旋子”是能量态,强旋时当然有向外膨胀扩张的力,“旋子”体在宇宙中心黑洞的引力和“旋子”的张力以及“旋子”与“旋子”之间压力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平衡。

这种状态,从“无”中生成“有”,有了基础粒子“旋子”。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三、自然组合形成基本粒子

第一种组合方式:一个“旋子”翻了个身,与其他“旋子”相反了,碰撞湮灭,化为能量。

第二种组合方式:“旋子”上下连成串,像管道或森林一样,平面密密地排列,形成了暗物质时空结构,这个结构是运动的,是储备了巨大能量的,是光滑的。时空结构的延伸扩展,形成了约束星系和星球的暗物质结构。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第三种组合方式:“旋子”组合成质子、中子。

一个“旋子”和另两个套合一起,组合成三角体,三角体也是自然中最稳定的立体结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夸克模型也是三角体结构。“旋子”夸克是套合一起,夸克禁闭,是撞不开的,但每个“旋子”小球都强烈旋转,有巨大能量。

夸克形成了质子、中子,加上外围电子后,变成了最基本的基础物质——原子。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原子堆叠,构成分子,再组成缤纷的物质世界。(常规知识,不再展开)

千万种物质汇聚形成各种物体及天体,进而构成我们的宇宙。

实现了:有,名万物之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