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似乎得了一种叫物资缺乏恐惧症的病。 买东西的时候总喜欢买很多份,生怕下一次就买不到了,或者担心涨价。 下单的时候,那种幸福感充盈着内心。 但等到快递小哥陆续送来包裹,看着那些多余的东西堆积在工作室里、家里,往往又觉得后悔。 大环境,活生生把人从“断舍离”逼成了“囤货王”。 不过,在母上大人那个年代,生活十分朴素。 所以我和李麻花这种看似奢侈浪费的行为,她无法接受。 只好耐心解释,说,万一哪天我们被关在家里了,这些东西都用得上。 顺便还告诉母上大人,比如前段时间的魔都,可乐能换肉、换菜,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 况且,辛苦挣回来的钱,此时不花,更待何时? 不将就,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就像喝茶,喝过了好茶以后,就不想再喝劣茶了,哪怕稍微差一点的茶,喝到嘴里都觉得受罪。 《2》 有位很新很新的茶友,来咨询我们。 他问,自己想要买茶,不知道该买知名度高的茶,还是买性价比高的茶? 身边的朋友告诉他,刚开始喝茶的话,可以买些便宜的茶先喝着,之后再慢慢摸索。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不管是什么阶段,新手也好,老饕也罢,都应该奔着好茶去。 当然,也不是说便宜的茶一定不好。 只不过,一分钱一分货。 那些价格低到尘埃,没有底线的茶,可想而知,品质也是无底线的。 比如,9.9元一泡的白毫银针、99元一饼包邮的老白茶、300元一斤的牛栏坑肉桂、500元两斤的金骏眉…… 真正高品质的茶,不会四处宣传几十元就卖给你,也不会满世界叫嚷着打折、优惠,更不会在成交的时候跟你讨价还价地大战三百回合。 因为商家知道,品质就在那里,成本就在那里,自己想要的利润也在那里。 什么骨折价、冰点价,其实是商家想出来的套路罢了。 若做生意不奔着挣钱而去,难道是闲着无聊做慈善吗? 即便是新人,对茶叶的了解不深,也不建议盲目选择廉价茶。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廉价茶能减轻钱包的压力,就算不好喝,再买新的也不会心疼钱。 殊不知,这样反而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所谓的“性价比”,指的是在自己的经济范围内,不要一味地贪便宜,而是去买真正品质有保障的茶。 不仅香气滋味好,而且耐喝,才是真正的省钱。 我们平时如此用心地工作,用心对待生活,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喝更好的茶。 大部分人都明白,一旦嘴巴被养刁了,味觉的审美系统被建立起来后,很难再像从前那样,随随便便就被一杯茶满足了。 但之所以要学喝茶、学品茶,不正是为了如此吗? 久而久之,当形成了肌肉记忆后,让敏锐的味蕾告诉大脑这款茶的品质如何,是优是劣。 《3》 新人买茶时,很多都喜欢买一些知名度高的茶。 这里的知名度,可以分成两种含义,一种是本身的名气大,譬如“中国十大名茶”榜单上的那些茶。 而另一种,则是品牌知名度高的茶。 先来说前者。 六大茶类里,几乎每一种茶类,都有明星产品。 绿茶里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白茶里的白毫银针,红茶里的金骏眉,乌龙茶里的牛栏坑肉桂,等等等等。 即使是没喝过茶的人,也或多或少听过它们的名字。 到了自己买茶时,自然也会更偏向于买这些有知名度的产品。 不可否认,这些茶既然能成名,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必然是风味或者其它方面超过了别的茶。 但是,如果想要买到正宗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要明白它们的市场价值,二要有可靠的渠道,三要结识一位靠谱的茶掌柜。 而那些深信低价也有好茶的朋友,基本是走上歪路,拉也拉不回来了。 不瞒大家说,时常有人会拿着某宝、某多多的截图,来找我们鉴真假。 看着那些价格,村姑陈往往会陷入沉默。 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如果直接告诉对方,这点钱,连料钱都不够,他们会相信吗? 所以,新人想喝知名度高的茶,最好还是多了解一些,多观望,多摸索。 不要被价格或者茶名冲昏了头脑,激情下单的后果,大多是悲剧。 《4》 再来说后者。 说实话,买品牌茶有优点也有缺点。 首先,有些茶友觉得买品牌茶更有面子,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喝。 不至于别人问你“什么牌子的?”,你回答了一个名字,别人不知道也没听过。 如今,茶叶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品,还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品味。 另外,如果是当作礼物送给别人,没有品牌的茶送出去,别人不知道那就尴尬了。 要知道,对于不常喝茶的人来说,通常是先看品牌,再看茶叶,最后才品风味。 其次,品牌茶质量过关、服务成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因为知名度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积累的,需要被外界所认可,众口相传,才能越做越大。 可按照现在的趋势,市场上有老品牌,也有不少新品牌。 甚至茶友们平时来问的,都是些从来没听过的品牌。 这也就说明,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品牌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其实对于新茶友来说,选择产品,比选择品牌更重要。 知道自己适合喝什么,喜欢喝什么,才是关键。 在摸索阶段时,经常会踩坑买到不好的茶,被割韭菜,也是常有的事。 或者是买到不符合自己口味的茶,便搁置在一边,久而久之就忘了。 其实可以从一些适合入门的茶类开始喝起,如白茶,工艺简朴,原汁原味,价格也不算太高。 把白茶喝懂了,才知道怎么买,怎么挑,怎么避雷。 之所以很少和大家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太敏感,容易得罪人。 若是建议大家买品牌茶,那肯定又会被追问,选什么品牌?哪家更靠谱呢? 站队什么的,真的很令人头疼。 《5》 据我所知,老茶客喝茶都很佛系。 不会过分追求年份、名气、品牌,等等这些因素。 比起这些,茶叶好不好喝,入口顺不顺滑,身体舒不舒服,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好茶虽然不多,但也不会少到离谱,更不会少到买不到。 不过,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永远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买。 那些来路不明的,九块九包邮送到家的,少喝为好。 最后,祝愿每一位茶友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好茶。 在喝茶这条路上,多积攒些经验,少踩一些坑。 给自己省钱的同时,也是在打压卖劣质茶的不良商家。 另外,江湖上的流言蜚语,听听就好了,不要全信。 至于真相如何,还得靠自己的判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