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放学后,哪怕作业写不完,父母也要给孩子留出1小时来玩耍

 肯定式教养 2022-05-25 发布于山东

看到我这题目,估计有人有不同意见,想要来喷我,别急,看完文章再喷也不迟。

首先,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我们都得承认,最有效的方式是遵循规律。只有遵循规律,顺应规律,我们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也同样如此。

孩子2岁该学习说话,这时候你就应该教他说话,这时他语言的敏感期,抓住这个敏感期教育孩子,孩子会很快掌握语言;人过了20就准备结婚生子,这样等你到了60的时候,孩子就长大成人,就可以给你养老了,否则你40生孩子,到你60的时候,你孩子可能大学都还没读完呢。

顺应规律来做事,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是我们做事的一个最基本准则,相信你也应该同意吧?

建立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那我们教育同样也应该顺应规律,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10岁以前的孩子,你就应该保证他每天得到充分的运动。

为什么呢?因为10岁以前是身体发育的基础阶段,孩子需要通过多运动,尽快地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是生命发展的必然。对于任何生物来说,幼年都是危险的,跑不快跳不高,还没有经验,所以任何生物早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多运动,锻炼身体,让自己的神经肌肉等尽快发达起来。身体越强壮,自保能力就越强。

正是基于这个规律,我们会发现童年的孩子特别贪玩,总是坐不住,总想出去跟其他的小朋友玩耍。

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不喜欢孩子这样玩耍,觉得这是不务正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在玩耍中既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社交,懂得了合作,这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生存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特别喜欢玩耍的原因,我们内在的基因就决定了,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喜欢玩耍,这就好比孩子到了2岁就开始对语言特别感兴趣,到了青春期就开始对性感兴趣一样。我们的基因中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到了特定的阶段他就需要展现出特定的行为。

如果你理解了上面我说的这些,你就明白我为什么说孩子每天至少要保证一个小时的玩耍时间了。这里的玩耍时间指的是放学以后,可不是一整天保证一小时。

严格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有违人的成长规律的。

每天坐在学校里上课,这种教育模式才出现多少年?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我们是没有这样的生活环境的,所以我们的内在成长规律没有发展出适应这种环境的规律,我们现在的规律跟以前原始人的规律没有两样。

正是因为学校模式跟我们原有的规律不匹配,所以孩子讨厌上学,他们上课时就容易坐不住,就容易东张西望。这样的孩子不被父母老师喜欢,往往还被指责,整得他们好像有毛病一样。其实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是他们自然规律的表现罢了。他们遵循原有的规律,要多锻炼身体,可不就坐不住,可不就要上蹿下跳?这其实是生命力旺盛的一种表现,而不是毛病,只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优点变成了缺点。

但是没办法,我们现在的环境变了,孩子必须要上学,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那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如何满足?就是尽量给孩子更多的玩耍时间,让他们多运动。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每晚至少要保证孩子一个小时玩耍的时间了吧?

那有的人可能说了,你玩耍的时间倒是足够了,但是学习却耽误了。

首先,这样做确实可能会耽误孩子学习,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好事,我们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对于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来说,耽误身体的发展影响更加巨大。毕竟你知识后期可以补上,但是身体发育错过了,那错过就是错过了,想补都没地方补。

而且学习也不一定真的耽误,因为小学的内容本身就不难,对于孩子耽误的地方,你稍微补一补,孩子就能跟上。只要不是差得太多,孩子后期可以重新追上来的。

所以宁肯学习暂时跟不上,也要把孩子身体基础给打牢。

想要了解更多的儿童成长规律,可以关注我公号“肯定式教养”下的《父母必须要懂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专栏,里面有我总结的20多个规律,从认知发展到阅读再到开窍……让你全面了解孩子。根据规律教育孩子,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