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福州津泰量化投资团队,2013年开始进入大宗商品投资领域。团队成员多数来自大型网络游戏公司,具有丰富的程序开发经验,自主开发了回测、交易、风控一体的高度定制化智能交易平台,可以满足任意交易需求。 2014年实现了全自动化交易,以趋势追踪为交易理念,研发出涵盖长中短多周期的交易策略组合,至今已经连续八年稳定盈利,平均年化收益超过30%。目前管理资产达到五亿规模。 ![]() 这几年我们在交易方法与交易细节上做了很多优化,具体体现在开、平仓的时机,品种与周期的选择,以及一些子策略的组合方法。 交易方法上,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行情进行了适应,研发了更多的策略,从最早比较单一的长线趋势追踪,到现在有更多的策略组合、品种组合、周期组合。 从资金配比以及组合效果来考虑,目前精选了五套策略组合运行,每个子策略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适期,不同的策略可以捕捉到不同类型的行情。多个策略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互相补充、削峰填谷的效果。 你可能想选择最好的参数或者最好的周期,但它很有可能是巧合,在过去的很多年份这个参数或周期每次都凑巧吃到了最多的利润,这在未来很可能是无法重现的。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参数区域,挑选多个参数来做组合。我们追求模糊的、平均的结果来降低拟合的可能性。 市场是盈亏同源的,你获取某种利润,必然付出了某种风险或者某种代价。短线和套利策略为什么收益高回撤小呢,因为他们付出了杠杆风险,也就是需要重仓交易。 中线趋势策略付出的代价是持仓体验极差,因为胜率低,反复割肉极度的痛苦,这也使得大部分交易者都无法坚持执行。 交易多品种,整体收益率自然会被拉低,毕竟其他品种业绩都不如黑色品种。除了品种的选择,周期和参数的选择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我们在周期的选择上是很模糊的,30分钟、4小时或者8小时其实都是可以的,我们设计的策略遵循“追求模糊,不追求精确”的原则。我们认为精确的系统容错率往往非常低,因为它的参数误差很大。如果一个策略必须要在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交易,那么这个系统是很不可靠的。反之,如果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任意时点开、平仓都能获得相似的收益率,这样的系统才有足够的稳定性。 一个好的交易系统,我们必须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赚钱,在什么时候亏钱,不同的行情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对自己的交易系统一旦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对回撤也就不会太担心了。 长期看,未来全市场收益率一定是会逐步下降的,这两年期货市场扩容显著,市场的拥挤度越来越高,随着更多的交易者加入进来,市场整体收益率都会陆续下降。同时因为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产业链条会不断缩短,商品的周转率会不断提高,市场的运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宽幅震荡会增多,一旦产生趋势行情,行情幅度会更大,持续周期会更短。 我们会对风险做更多的考量,尤其是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做更多的评估和假设,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在整体交易风格上我们不是很激进,是属于偏保守的。 津泰投资:在市场待的时间越长,对市场的理解肯定是越深的。交易理念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我们主要是做趋势追踪交易,这个交易理念的大框架是不会变的。这几年我们在交易方法与交易细节上做了很多优化,具体体现在开、平仓的时机,品种与周期的选择,以及一些子策略的组合方法。 津泰投资:交易理念还是刚才说的,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交易方法上,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行情进行了适应,研发了更多的策略。从最早比较单一的长线趋势追踪,到现在有更多的策略组合、品种组合、周期组合。较之早些年的交易系统,现在我们对市场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防守能力,对极端行情也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津泰投资:当时创业做游戏失败了才转型做了量化交易,同样还是在创业,压力自然是非常大的,起初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刚开始时对自己的交易系统难免信心不足。每次遇到回撤都会有些紧张,不过随着交易系统逐渐稳定,连续几年收益也都不错,也就越来越有信心了。 津泰投资:我们开发了很多不同的策略。从资金配比以及组合效果来考虑,目前精选了五套策略组合运行,每个子策略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适期,不同的策略可以捕捉到不同类型的行情。多个策略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互相补充、削峰填谷的效果。 七禾网、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策略中,您的资金是如何分配的? 津泰投资:首先是按照不同的周期去分配,长周期的策略分配资金最多,接下来是中周期,短周期分配的最少。 还有一些策略没有办法直接分配到资金,因为策略很多,如果每个策略都按需分配,资金再多也是不够用的。这时候我们会用现有的仓位去做撮合操作,比如已经持有多头头寸,这时候策略要开空,那么撮合后会做一个平多头的操作。 津泰投资:因为量化是依据历史数据的,量化的结果可能反映了某种规律,当然也可能是某种巧合,国内期货的历史比较短暂,只有二十来年的时间,以前没有发生的,说不定未来会发生。所以量化必然是有一定拟合的,而且这种拟合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你很难判断它是不是拟合,我们只能考虑怎么去降低拟合。 比如这种拟合通常会体现在参数和周期选择上,我们会研究这个参数或周期是不是有单调性,参数误差大不大。你可能想选择最好的参数或者最好的周期,但它很有可能是巧合,在过去的很多年份这个参数或周期每次都凑巧吃到了最多的利润,这在未来很可能是无法重现的。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参数区域,挑选多个参数来做组合。我们追求模糊的、平均的结果来降低拟合的可能性。 我们设计一个策略总是优先考虑它的风险,检视它历史曾经出现的风险,评估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优先控制回撤,其次才考虑收益。 津泰投资:市场是盈亏同源的,你获取某种利润,必然付出了某种风险或者某种代价。短线和套利策略为什么收益高回撤小呢,因为他们付出了杠杆风险,也就是需要重仓交易。这种情况下,一旦某种未知的黑天鹅风险出现,很容易就会击穿风控,导致爆仓。 而中线趋势策略,回撤大,夏普率低,收益曲线难看的多,但由于通常只有20%左右的仓位,即使面对系统性风险,爆仓的可能也不高。中线趋势策略付出的代价是持仓体验极差,因为胜率低,反复割肉极度的痛苦,这也使得大部分交易者都无法坚持执行。 对于利润过高的交易系统,若我们找不到它付出了什么风险或者代价,那才是最可怕的,这个风险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但未来有一天却可能会发生,只去依据历史并不可靠,因为历史太短暂了。在未来,历史很可能会被打破。之前没遇到这种风险只是因为幸运。 怎么去规避这种未知的风险呢?一个较好的方式是将风险分散。我们可以组合更多的品种或者更多的策略来降低单品种失效或者单策略失效的风险。 比如过去十年表现最好的还是黑色品种,单做黑色品种就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投资业绩。可未来它会不会变差?这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果交易的品种比较多,即使未来黑色品种表现不太好,也还有其它品种可以顶上。不过交易多品种,整体收益率自然会被拉低,毕竟其他品种业绩都不如黑色品种。除了品种的选择,周期和参数的选择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再比如,很多团队会在交易系统达到历史最大回撤的位置加仓,如果系统比较稳定,运气又比较好,系统极值没有被打破,这样的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收益率,一年下来盈亏比和卡码率都会高的惊人。但万一运气不好,系统极值被打破了,这时候加仓就会超过历史最大亏损,甚至有清盘的风险。所以,即使这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很低,我们也要避免这样的操作,抵御住诱惑,拒绝这种由巨大风险代价换来的利润。 津泰投资:2014年我们自营账户开始只有500万的规模,恰逢牛市启动,触发了股指的开仓信号。以当时的资金规模做股指其实是比较勉强的,随着股指加仓,很快账户就接近了满仓,股指也带来了不菲的利润。但到了2015年初,由于查两融、降息、降准这些政策出现,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波动,股指反复跳空、反复亏损。此时一些商品合约在3月份也出现了很大的回撤,使账户叠加产生了38% 的最大回撤。 此后我们就把整体仓位降到10%左右了,又增加了一些不同性质的策略来改善交易系统,直到2016年的年底,我们才把仓位恢复回来。 津泰投资:实际上我们在周期的选择上是很模糊的,30分钟、4小时或者8小时其实都是可以的,我们设计的策略遵循“追求模糊,不追求精确”的原则。我们认为精确的系统容错率往往非常低,因为它的参数误差很大。如果一个策略必须要在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交易,那么这个系统是很不可靠的。反之,如果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任意时点开、平仓都能获得相似的收益率,这样的系统才有足够的稳定性。 津泰投资:如果用指数去做信号,用主力去交易,这种交易方式是非常粗糙的,有误差也是必然的。在期货市场是有期现结构的,不同合约的升贴水是不同的,期限结构的变化对收益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没有采用这种方式,我们有一套合成主力合约的算法,其中就有期限结构因子。交易与信号是同一套数据,甚至实盘用什么数据,回测也用什么数据。对于交易频率较低的中长线策略,回测可以和实盘高度一致,基本没有太大的误差。 津泰投资:我们首先考虑成交量比较大的品种。因为成交量太小的品种无法承载较大规模资金,即使是盘口上的量足够成交,但是持仓量占市场比重也会太大,我们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其次还要考虑品种本身的趋势性是不是较好。比如有些农产品可能几年才来一波趋势行情,这样的品种我们也是不太考虑的。 还有一些品种的历史不足两年的,我们也会剔除。 津泰投资:我们设计了品种仓位配置的算法,比如成交活跃的会偏重一些。过往历史的盈亏比较好的,会偏重一些。过去回撤周期较长的,会偏轻一些。还要考虑到整体策略的容量,大周期交易的偏重一些,小周期交易的偏轻一些。 今年化工、有色虽然行情波动很大,但是历史上它们的盈亏比偏差,风险度偏高,所以它们仓位占比配置不是很高。 津泰投资:焦炭合约价值比较大,由于考虑整体系统的权重占比,焦炭主要做中长线交易。以目前的流动性,中长线交易是没问题的。中长线交易对手续费也不是很敏感。所以目前尚未做仓位的调整。当然我们也会密切地观察,如果后面它会发展成去年动力煤的情况,我们会慢慢减仓,甚至会暂停交易。 津泰投资:白银、苹果这些品种,最近两年在有些子策略上的表现是比较好的,但在某些子策略上表现不是特别好,不过由于都符合系统回测结果,长期看我们认为问题不是很大。 津泰投资:在2015年初,我们遭遇了一个非常大的回撤,于是把整体的仓位降到了很低的程度。直至2016年底,我们才慢慢把仓位恢复回来,也导致了2016年这波商品牛市行情没有吃到。 津泰投资:2017年~2018年期间虽然回撤时间较长,回撤幅度也较大,但那时团队心态上已经比较成熟了。最痛苦的时期还是在2014年自动化交易刚启动的时候,有长达三四个月的回撤期。那时对交易系统还是有一些疑虑的。不过随着我们交易阅历的逐步增加,对市场运行机制以及对交易系统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疑虑就慢慢消失了,面对回撤也越来越从容了。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交易系统,我们必须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赚钱,在什么时候亏钱,不同的行情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对自己的交易系统一旦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对回撤也就不会太担心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去看看行业内其他团队是什么样的表现。如果大家近期表现都比较差,说明当下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就像2022年一季度的股市,谁都逃不掉。反过来,如果别人表现都不错,只有我们表现差,这种情况显然说明我们系统是有问题的。 津泰投资:实际上我们已经超过八年较为稳定地盈利了,平均达到30%年化收益率。 长期看,未来全市场收益率一定是会逐步下降的,这两年期货市场扩容显著,市场的拥挤度越来越高,随着更多的交易者加入进来,市场整体收益率都会陆续下降。同时因为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产业链条会不断缩短,商品的周转率会不断提高,市场的运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宽幅震荡会增多,一旦产生趋势行情,行情幅度会更大,持续周期会更短。不过单从策略拥挤度来看,中长线趋势策略本身不适期非常长,持仓体验非常差,我们认为在未来它还有较长的有效期。我们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津泰投资:它是全自动化的系统,具有自动交易、风控、监控、报警、核对、结算、分析等丰富的功能,可以做到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盯盘。 后台的警报系统会实时监控所有交易的运行情况,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会尝试自动修复,如果是无法修复的问题会及时通知给工作人员。一般的第三方的软件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是自主开发的交易平台,在交易的细节上可以做深度优化,例如追单的交易,我们可以用各种算法来降低滑点损失,不但能进一步提升策略的收益,也能一部分降低由于管理规模过大对市场造成的冲击。诸如此类的DIY的优势有很多,无法一一例举。 津泰投资:我们会对风险做更多的考量,尤其是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做更多的评估和假设,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在整体交易风格上我们不是很激进,是属于偏保守的。 我们的优势在于生存能力。我们更注重防守性,进攻性自然会弱一些,因为这是个平衡问题。 津泰投资:目前我们团队一共有七个人。交易决策委员会有三个人,做CTA研究有两个人,做期权研究一个人,以及股票研究一个人。 七禾网、请您谈谈您未来的投资规划,以及团队的发展愿景和规划。 津泰投资:我们对管理规模其实是没有太高预期的,顺其自然就好了。至于未来的规划,我们希望交易系统除了CTA还能组合期权策略和股票策略,使用多市场组合来增加组合的维度,这样整体系统会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样也会得到更多资金的信任,管理规模自然也就增长了。 七禾网注:成绩代表过去,未来充满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