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6-11

 钟家台 2022-05-25 发布于湖北

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者们,在健康长寿的动力作用下,十分清楚理论实践的具体对象和要达到的文化目标,保证了理论构建和具体实践的客观基础的完全同一性,选择了一条吻合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客观的理论道路。

中医是以生命为宗旨的文化,主观没有追求理论技术的发展。从《素问》篇章排列的先后顺序看,这个问题便一目了然。《素问》以什么开篇?《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以什么开篇?生命结局。《上古天真论》主要内容是什么?生命德行的修养。《素问·上古天真论》讲饮食有节,讲起居有常,讲勿妄作劳,讲恬淡虚无,无不根据自然完整性的生命体验,无不尊重个体的生命特殊性。人是饮食男女的人,人是欲望需求的人,阴阳应象思维的客观内容,就在饮食男女、欲望需求等的健康长寿和疾病灾难的生命意义。

阴阳应象思维把知性规范在自然完整性的人的客观性中。阴阳是根本,象是客观,应是实在,三个要素舍弃其一,都不能跨进中医之门。中医学以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为自己的任务,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其它学科理论,还是有区别的。中医的阴阳是生命之应的阴阳,天地日月、东西南北、社会环境的阴阳,要落实到五藏“神气”之应;中医的气是因应协调的生命之气,天气入于肺,地气入于胃,最后和生命之气融为一体,升降交通、彼此出入,内化充实于生命之形。

2.司外揣内

中医有取类比象的说法。取类比象属于知性方法之一,通过生命之象与自然之象、人文环境之象的类比归纳,获得某种规律,但不是中医本质化的知性。生命现象和物象、镜象等都有区别,人的生命现象和其它生物的生命现象也有不同,类比归纳,可以形成一些共性的东西。中医的本质化,不是唯象的本质化,而是生命之应的本质化。

中医本质化的知性方法是司外揣内。司生命外在的现象,揣生命之应的本质。“应”是生命的本质,象是生命的表现,从象到应,思维就完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论升华。“揣内”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司外”-象的动态联系之上的“揣内”。“揣内”表达了阴阳应象思维的本质化,不在象的感知感应,而在生命之内的“应”。

阴阳应象思维是司外揣内的中医逻辑规范。“司外”就是感知、感应事物之象,“揣内”就是将事物之象加以生命之应的本质化,概括起来,司外揣内就是根据感知、感应到的事物,按照阴阳五行的逻辑规则,揣测、分析生命内在的相因相应状况和变化,形成气化活动的本质规律的思维方法。《素问》从《四气调神大论》开始,反反复复地强调生命之应,用“应”概括了多维联系的生命特征,用“气”阐释了生命的气化活动规律。

司外揣内不仅是中医学本质化的基本方式,而且是所有学科文化本质化的基本方式。不同的是,本质化客观性不同,实证的逻辑方式不同。中医学的客观,是多维联系的生命客观;中医的实证,是生命结局的终极性实证,不依赖指标、影像和病理等实验室方法,也就是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证,而是疗效反观的实证。中医理论,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实践,在无数的生命体验基础上,“司外揣内”形成的,自然完整性的生命既是理论的出发点,又是理论的最终归属。

上个世纪的前半页,科学家根据理论和当时观察发现的宏观世界的宇宙还在膨胀之中的客观现象,提出了暗物质、暗能量的假说。人们现在还没有找寻到暗物质、暗能量,但根据理论的逻辑推导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科学家们研究推算出暗物质、暗能量占宇宙总质量95%以上,这也是“揣内”形成的假说,还没有谁看见了暗物质、暗能量,更没有谁计量过暗物质、暗能量(计算不是计量,计算是主观的估计,计量是客观的实际),也就是没有实证。中医没有假说,几千年的生命历史,早就证实了理论的可靠性。

有时我也“司外揣内”地想:宇宙之外存在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的能量比我们存在的这个宇宙更加巨大,拉扯我们所在的宇宙,就像厨师撑面团那样,把我们所在的宇宙越拉越大?如果这样推想下去,宇宙之外的空间将是无穷尽的。我们所处的宇宙之外的、不断延伸扩展的、不同层次的空间有多少,根本无法想象。站在地球上的我们,只能看见地球所在的这个宇宙面的天体运行情况,下面如何?外面如何?不断地这样“揣内”,人类知性恐怕就会远离生命,本质化会迷失在茫茫宇宙之中。宏观宇宙和微观粒子可以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地“揣内”下去,生命文化的“揣内”受到生命之应的约束,不能放任大脑的思维,漫无边际地游荡。

“司外揣内”可以形成理论,但不能检验理论,中医检验理论的基本方法,是将理论回归到活生生的人,经过生命结局的反观证实,理论才得以传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逻辑衡量,多维联系的生命理论,好像很松散,概念跨度很大。如《上古天真论》篇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勿妄作劳等含义完全不同,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价值也很不一样,饮食是营养的,起居是生活的,劳逸是工作的,但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联系起来,用最佳生命结局统一起来,因应协调性的生命价值就明白了。要想获得最佳生命结局,没有饮食有节不行,没有起居有常不行,没有勿妄作劳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