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说同乐坊周边的弄堂工业(3)作者:黄振炳

 明日大雪飘 2022-05-25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忆说同乐坊周边的弄堂工业
3

黄振炳

弄堂工业就是上海人平常所讲的小型企业和手工作坊两者的作业模式,它混杂于上海高密集式的住宅里弄之中,将市民生活与工厂作业自然融洽,浑然一体。弄堂工业是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亮点,其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这在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是看不到的。


江宁路645号:
英商最高中奶公司
图片

1980年代,江宁路645号昌平路口,上海市牛奶公司乳品一廠

图片

上海市牛奶公司的運輸隊正在裝卸牛奶

图片

英商可的及最高牛奶公司敬赠的《怎样保障我们的孩子》(方文渊编)广告宣传册

图片

英商可的、最高牛奶公司广告宣传单

图片

江宁路最高牛奶公司部分老同志摄影留念,1979.1.1

江宁路645号昌平路口的上海市牛奶公司乳品一廠,其前身是英国商人开办的“可的”牛奶公司子公司——最高牛奶公司。查1939年行路图悉,1930年代此地是家兽医院,周边还有多幢平房和久大煤棧;到了1940年代原兽医院连带周边平房都成了“最高牛奶公司”場地。“可的”是上海当年上海牛乳业之王,原地址在今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所在地;“最高”则在今静安区江宁路的昌平路囗,今天在江宁路武定路一家商店仍用“可的”的名称。

旧社会上海人主要的乳制品来源,是1911年成立的英商“可的乳品公司”等外资企业提供的。过去上海人有个习惯,都称外国人的牛奶公司为“牛奶棚”,画坛老先生贺友直还直接称之为“可的牛奶棚”,国内乳制品供应基本被外国品牌所垄断。

1955年,上海英商的“可的牛奶公司”将其属下四个牧场(共1200头奶牛),和位于上海江宁路的一个加工厂“最高牛奶公司”一并转让给上海地方工业局,改名为“地方国营上海牛乳场”。1956年1月,上海政府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以上海地方国营牛奶场为主,对当时登记在册的127家牛奶棚、牧场、牛奶厂等实行公私合营,改组成立了上海市牛奶公司。改组后的牛奶公司下辖上海第一、第二、第六牧场,并将原来第五牧场江宁路一分场改建为乳品一厂,将原第四牧场改建为乳品二厂。至此,上海牛奶公司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国营牛奶公司和牧场几乎覆盖了上海市场全部的牛奶产销。

1990年,上海市日供瓶装消毒奶已突破200万瓶,乳品二厂火了,座落于江宁路的乳品一厂也来凑热闹,竟把名字改成了“牛奶棚大酒店”。这大概也是有人误以为“牛奶棚”在江宁路的原因吧。1993年后,乳品二厂整体搬迁,现在变成了上海图书馆。光明乳业在历史沿革中也将英国商人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可的牛奶公司,即后来的乳品二厂,认为光明乳业业务前身。


江宁路401弄3号:
益利汽水行
图片

上海益利汽水公司的柠檬、香蕉、梳打、桔子、沙示饮料商标

上海益利汽水公司乃沪上著名企业家许廷佐(1882—1941年)经营。1921年德商科发药房在制药同时又兼制汽水,三年后将汽水经营转让予许佐廷,后易名上海利益汽水公司。万籁鸣三兄弟曾为“益利”汽水制作过广告动画短片。许,家境贫寒,13岁由外国传教士介绍,从浙来沪进一外商饭店谋生,后发迹于1916年在百老汇(今大名路)开设利益饭店,销售洋酒、汽水、饼干、罐头等。之后,创办了一系列以“益利”冠名的汽水厂、五金店、拆航打捞公司等。1922年他与朱葆三合置“舟山轮”辟上海至海门航线。1926年办生产力利轮航公司辟上海至温州航线。1929年又开通上海至三门湾航线。是年上海总商会推荐他为民国特区三门湾商港开发商,随之在虹口百老汇74号成立三门湾辟埠公司,6月14日民国政府批准设立三门县,许廷佐也因此被誉为三门县的“开山鼻祖”。其孙许志勤,现为香港和合航业集团董事长。1995年被授予舟山市荣誉市民。


胶州路343号:
屈臣氏汽水公司
图片

屈臣氏汽水广告

图片

1940年代,胶州路343号,屈臣氏汽水公司的可口可乐灌装车间。工厂内等待装货的可口可乐送货车队

图片

1940年代,胶州路343号,屈臣氏汽水公司的可口可乐灌装车间。门前是长长的可口可乐送货车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胶州路343号,原址上海屈臣氏汽水公司,后来是上海手表二厂,现在楼下是餐吧,沿武定路一面是酒吧一条街。

图片

上海华商屈臣氏汽水公司的搪瓷广告盘

1828年,来自英国的A.SWaston在广州开办一家专售西药的药房,这就是后来的“屈臣氏”。1895年屈臣氏开始尝试推出他们的第一款饮品果味糖水,1905年屈臣氏汽水厂在上海设立,屈臣氏正式形成大药房和汽水公司两家企业。以后,开始分类经营,英商屈臣氏药房兼制汽水。1914年,屈臣氏药房将汽水部售予华商,改称华商屈臣氏汽水公司制造厂,厂址设上海汇山路86号。20世纪40年代,位于胶州路的屈臣氏汽水公司授权灌装可口可乐。'屈臣氏'还代理进口酒类饮料,风靡世界的'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之前,就是由'屈臣氏'为总代理。


康定路159号:
上海啤酒厂分经销处
图片

上海啤酒厂的友啤(UB)啤酒商标

图片

上海啤酒厂啤酒瓶、广告烟灰缸

图片

为扩大新厂影响力,1937年公司聘沪上著名月份牌画家杭穉英绘制了这张月份牌,图案为《红楼梦》中的“宝蟾进酒”。

1911年,德商在江宁路1420号处设立上海第一家啤酒厂——联合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厂雇员100人,年产啤酒2000吨,啤酒商标为“UB”(联合啤酒)。这是上海最早的啤酒生产厂家,上海人根据其生产出来的啤酒牌子的读音又称之为上海友啤啤酒厂。

1919年被挪威商人汉记收购,改名顺和啤酒厂。仍使用原“友啤”商标,平时该厂就叫斯堪脱维亚啤酒厂。1935年啤酒厂的大部分股票被英商巨头维克托·沙逊所认购,并在苏州河南岸宜昌路(现址)购地扩建新厂,并易名上海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啤酒商标“UB”仍继续保持,而且在标签上写着“斯堪脱维亚的继承者”。汉记仍是公司的三位经理之一。该厂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啤酒厂,在东南亚也享有盛誉。该厂1949年停产。

“上海啤酒厂分经销处”于1940年代设于康定路159弄内,而上海啤酒厂就是在江宁路西苏州路口近江宁路桥堍的那家。

1957年由国家接管,易名地方国营上海啤酒厂。1959年恢复生产,商标改用“天鹅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