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大暑天的威力, 分分钟感受到啦!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夏天也同样 闷!热!闷!热! 在没有空调续命的年代, 泡水里、喝汽水、吃冷饮, 纳凉方式也大同小异。

(▲上世纪30年代的虹口游泳池,只想泡在水里肆意划水)

(▲炎炎夏日,喝上一瓶冰镇的正广和汽水,是许多人的清凉记忆)
屈臣氏当时专门代理进口可口可乐, 在北四川路横桥之地开办了汽水厂, 陪伴那时的人们度过了最热的炎夏。 《良友》杂志曾探访了屈臣氏汽水厂, 并记录下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

一则上世纪可口可乐的广告, 使其生产过程大公开。 才发现! 永安电影院的原址竟是屈臣氏汽水厂。

1925年,屈臣氏汽水工厂被改成电影院, 后被日商租地建造为上海演艺馆。 1927年,明星大戏院开幕, 首映格里斐斯导演的《残花泪》。 1930年,新东方剧场在明星大戏院 原址开幕,先专演京剧, 后以放映电影为主兼演戏剧。

(▲新东方剧场)
1946年,更名为上海剧场。 1947年,永安戏院开幕, 首映古装片《钗头凤》。 次年,改名永安大戏院。

(▲上海剧场)
解放后,永安大戏院改名永安电影院。 上世纪80年代,永安电影院进行改造。 影院现由放映大厅和多功能娱乐大楼组成,大厅座椅全部更新。

位于四川北路1800号的永安电影院, 曾充满了老虹口人满满的电影回忆。 “那时排着长长的队去看 《南征北战》、《羊城暗哨》 及《金光大道》、《创业》。 放电影前会看一两个纪录片科教片, 纯正的播音员讲述着水稻成长的秘密 以及漂亮花瓶是怎样制成的。”

上海演艺馆、明星大戏院、新东方剧场、上海剧场、永安大戏院、鲁迅电影院、永安电影院,经历了多次更名易主。
上世纪90年代,永安电影院被改成 商场(万家永安商厦)。 如今,这里又改成了仲益永安商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影传入中国。 有多个“第一”与趣事发生在虹口, “中国第一家正式影院” “电影院首次放映西洋片” “第一家真正有声电影院” “40年代戴专用眼镜看立体电影” .......

穿越百年, 中国与电影的缘分从虹口悄然开始, 永安电影院的美好记忆 也永远留驻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