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到了唐代,开始变得异常璀璨,楷书常称四大家,有三家都出自唐代,可见书法盛世。其次,自从太宗皇帝崇拜王羲之法书,整个国家全方位的提升书法和书法审美。  可惜,由于战乱,王氏一门法书留下的甚少,太宗虽然搜刮,但所得已经不能和东晋时候相比。而古代纸媒传播有限,所以想要大范围传播,就只能借助刻碑勒石,这样流传较久。刻碑勒石,传播书帖,是一种聪明的办法,而首先要刻的就是王氏一门法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位功不可没的人——怀仁。 怀仁是一位和尚,有大把时间可以集字,另外怀仁的审美水平很好,对书法很有感觉,他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集字集成了名垂后世的《圣教序》。《圣教序》是一篇文章,太宗高宗皆有,但这次集字的是太宗的。 我临摹怀仁的《圣教序》已然很久,也很倾慕,这篇文章和这幅书法都很不错,尤其临摹时候更能感受到怀仁的用心,何其良苦。 以前临摹,临的是自己的朦朦胧胧的感觉,现在再看这幅书法,真的是感动,我这次写的是怀仁集字的《心经》,这幅书法常常后缀在《圣教序》后面,但是章法、字法都很好,无有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