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鲜于伯机《论草书帖》之欣赏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

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

鲜于枢《论草书帖》, 释文: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渔父词。

鲜于枢《论草书帖》,是写给好友赵孟頫的,伯机草书名作之一。帖中指出张旭的书法有时脱离了法度,而怀素遵守法度,因而其作品多含有古意。接着,对黄庭坚加以严厉的批评,说草书“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

细赏:

图甲

如上图甲:中锋用笔,能够撑得住一大片空白,不觉得苶弱。

图乙

如上图乙:这几个字,出手迅捷,似断还连,鱼贯而出,可见书者写这几个字时的信心,意在笔先乃或笔先于意。

若论及气息、气韵生动,要从全帖去看,书家从头至尾,信手拈来,使笔任情,收放自如,迟滞和迅疾,开张和紧致,既能纵横捭阖又能涓涓细流,可谓清流急湍,相互映带,丝竹管弦,五声相发,却不见繁芜丛杂,气韵贯穿始终,是很见功力的。

可以结合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去看这个帖,两帖气韵都很好,但《蜀素帖》的力道终不如《论草书帖》。后世真的很少见到这种气象雄浑而且气息很好的书法作品了。

董其昌跋《蜀素帖》

总而言之,《论草书帖》厚重与灵活,迟涩与飞动,相连与断续,既气势恢弘又能不疾不徐,视觉和心理都很受用,为鲜于伯机之传世名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