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爱的另一个叫法是“唠叨”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母爱的另一个叫法是“唠叨”,我在这“唠叨”上加了双引号,其意味是说母亲的唠叨听着让人不顺耳,一旦半天听不到,也便觉得感受不到母爱似的。

今天中午,母亲急匆匆地又去西安了,正如母亲每次急匆匆地回家一般,总是着急着,回到了家,母亲从不闲着,收拾这里,拾掇那里,既要做饭还得询问我喜欢吃啥,今天做什么饭,恐怕做的我不喜欢,便徒劳枉费了功夫,即便我每次说做啥我都喜欢吃,乃至说你喜欢吃啥就做啥吧!可到了下顿,母亲还是照样询问!母爱就是带着点不厌其烦的特征。

母亲但凡在家,我总是坐也不是,站着不是,睡着不是,乃至在院子踱步也不是。静静地坐下了,母亲会说:“快起来走走,活动一下,坐着容易驼背。”等到我开始踱步,随处走动,母亲又会说:“你也不嫌费鞋,倒走个啥呢,还不赶紧坐下歇歇!”可是,我知道坐下歇着也会被说,索性就站着吧!可母亲也会有她的说话余地:“在这站着干啥呢,还不如去走走!或者去睡地歇歇。”可是躺倒床上,眯一会儿眼睛,母亲很有可能会说:“看你懒得咋办啊!快起来走走!”母亲的这些话儿,并不是连续着说,但每天总会听到一二句,在这些相互对立的话语中,母爱就是有着互相矛盾的成分,总怕过了,也怕犹不及了。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所以总是忙碌着,很难有闲工夫。昨晚商量着今天吃“饼子”(关中地区的一种面食,有机会再介绍),“饼子”是一种午饭,但母亲早晨起来,趁着时间就赶紧做好了,土豆丝也已经切地妥当。为了赶早,在中午前去到西安,母亲就将本来的午饭,做到了早晨,为的是回家能给我们多做些可口的饭菜。等到母亲离家的时候,又一再的叮嘱我晚饭吃什么,明天了先吃什么,甚至还准备把明天要抄的菜给我切好,但被我制止了,即便如此,母亲还觉得有些不放心,觉得我像个孩子,或许母爱总是无微不至,恐怕不周全的吧!

母亲去西安的时候,我边送,她还不忘叮嘱,我不断点头,母亲才放心的去车站。目送着母亲走在路上,直到树木遮住了,看不到母亲身影,我才回到家里,冷清寂静中,我一下子又想念起母亲的“唠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