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了阵雨吧!阵雨其实就算是大雨了。雨量但凡过了一定的度以后,全都像瓢泼,人们自顾无暇,便不会仔细分辨阵雨与大雨究竟差别多少。 其实,比较起来,还是春天的小雨好,淅淅沥沥的不停息。纵使不带伞,也不会骤然衣湿。要是以往,我出门遇到这样的小雨天,断然不会带伞,总想着适当的时候,淋着些微末不算计的雨点,真是很感享受的事情,凉飕飕的,寒冷也不算多寒冷,是一种爽快的感觉。 可是这惯习,前年我绝断了。后来的日子里,不论外出很远,或者十步九步的近道,凡是遇雨,莫说大的或者小的雨滴,我都会擎一把伞。至于原因,说来到底是玩笑,或也有些许真的道理,但我没有详备考察。原是有人告诉我,现今的云气中有酸性成分,初下的雨对头皮与毛发不好。从此,我也就信了,觉得是件应要注意的,而且严肃不苟的事。 习惯了空着手川流在细雨中的人,带上东西(伞),起先是不习惯的。好像缚住了似的,更莫说遮着头顶上方,一片阴影,且又占据了手头;可想想为了身体健康,也就这样吧!久久以后,也就习以为常了,所要的不过是损失些快意而带来的是心安,便也就这样一直在雨天带着伞。 下雨天带伞,也是一种文化,或者说一种文明。我曾经走在雨天的路上,擎着一把伞,相当的悠游。忽然旁边窜出了几位路人,是跑着的,用手遮着头,急忙忙地奔走,有些狼狈样子。如果带了把伞,这种奔忙是大可免去的,当然他们的急迫相,也正好表示了对于没有避雨器具的缺憾。 说起这种有伞的从容与无伞的奔忙,我想到一件趣事。年前的雨天里,我和一位同学走在路上,他的伞柄已毁,伞杆只能抽出一半,伞布外面也有些皱缩,就这样撑着,一步步的走着,我也全没有当意。 忽然他有所思的问:“你说我这样打把破伞引人注意呢,还是那些奔走的没伞可遮的令人关注呢。”我看了看说:“微末丝雨的时候,你引人注目;大雨瓢泼的时候,没伞的人更吸引人的目光。”我们不由得放声大笑,也确实是这样。如果加上先前所说的雨中的化学危害成分,那么,不管大雨小雨,就是应该带把伞的。 下着大雨,撑上一把伞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看天上的小雨,也是应该撑上把伞的。如果有远行或者久居在外的人,带柄伞都是少不了的。 我们在各地也都会听到有人说——赶紧找个地方避雨;于是,树下、屋檐下或者人家中常会暂留着人,古时候,山林野寺中常常聚集着三五人暂借地方等待雨住。这些都是途中的变数和遭逢,而天上的风云晴雨最为难以预料,所以撑把伞,或者带一把伞是顶为妥当的事情,无论到哪儿,至少可以从容的走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