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了一整天的会议(漫记四)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下午冷门绝学会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结束后,出了会场不禁感慨,听会议其实比起看洞窟并不轻松多少,脑子里到现在都是嗡嗡作响,显然已被各种各样和谐统一的或者驳杂交错的众位老师的论文思想给充满了,脂肪堆积过多身体会发胖,思想满载脑子容易头脑肿胀。这后面几天估计很难听进去一句话,记住哪怕是对自己非常有益的事情都很困难。因为身体需要经常排除毒素才能保持建窟,满是思想的脑子也要经常清除许多无用的想法,才能使其有序。

今天(9月27日)的冷门绝学开题报告会是早晨9点整开始,我们要在八点半的时候赶到九层楼前拍照留念,拍照过后,随即又要快步跑到敦煌研究院会场,来回没有一步是轻松的,大家都累的连说跑了两个八百米,足见步伐的急促。会议甫一开始,就耳听心记,因为开题报告会结束后得写个新闻稿(断断续续地到了晚上写好了)。上午听会议的内容主要是首席专家汇报项目研究计划和专家评审。

中午在敦煌研究院食堂就餐,五六米长度的拼凑条桌两边各做二十多人,食材很丰盛,这是来敦煌后在莫高窟吃的最饱满的一次,喝的饮料也很充足,临行前还打包了许多水果和食物。敦煌研究院的食堂四周饰以透明玻璃,很透亮且采光很好,东南角门外还铺上砂砾石种植沙漠植物,很青绿,看着也足以怡人。

下午听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就上午的主题进行发言,由于学科知识密集且交叉,很多知识并不能很懂,但严重印在了脑海,于是就形成了开首所写的那种状态,实在脑汁绞尽。5点半左右终于结束,离开会场比离开石窟更急速,或许时常一动不动地坐着并不能比一直站着更轻松,都透露着疲惫。

晚上,把李志军师兄记下的两个下午的发言内容补充后,新闻稿内容就完整了,再看了下首尾挺顺畅的,于是发给了老师。这时候已经是夜晚八点左右,但自己一天的写稿和修稿,整天的会议信息鱼贯入耳,脑子觉得很满,想着放空一下。

于是,我披上了厚衣,出了门,沿着街道向敦煌市区走去。一路上夜空纯净,月光如银,星光点点,微风习习。这样的环境使人不容易也舍不得走太快,所以踱着脚,慢悠悠的散着碎步。敦煌的秋天已经露出了头角,树叶有些泛黄,风中气中有着凉冷的讯息,路上行人的着装都加厚许多,在这时想起自己初到时穿着短裤、短袖是那样的格格不入,瑟瑟发抖,真是可笑又有趣。

想着这些趣事、看着眼前的夜色、听着车声人声,眼前不自觉的出现了党河(当地的一条大河,围截已经成为了水库),党河宽阔,两岸装饰灯管,夜晚闪亮,倒映水中,煞是人间蜃楼,虽身处西北,却宛若江南。党河中断新建了白马塔大桥,通体乳白,桥外矗立各色伎乐天的雕塑,这与敦煌的本地的莫高窟特色结合地很创新。

正走着猛地一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赶紧回宾馆吧!毕竟明天又要早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