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4岁失业, 97岁获诺贝尔奖:中年遭遇低谷,人生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張清 2022-05-25 发布于黑龙江
中年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要肩负很多的责任,扮演不同的角色,压力越来越重,时间却越来越少。工作达不到期望值,身体却力不从心,尚未做足准备,转眼已是半生。中年危机来袭,生活经受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这大概是很多中年人的生活写真。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有很多遗憾,会遇到很多种“令人扼腕叹息,但又无可奈何”的遗憾,年纪太大、时间太少,家人不支持,条件不允许,很多人跌入中年低谷之中,因此放弃了继续学习和成长的念头。如果你也被同样的因素困扰,不妨看看这位老爷子怎么说:

“我只有90岁,有的是时间。”  

图片
说这话的是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新晋得主,97岁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老爷爷。他经历过原生家庭的伤,从小患阅读障碍症,大学毕业历经二战,年过半百才正式研究电池材料。54岁失业,64岁跳槽,75岁因发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而改变世界,90岁再次转型,终于在 97岁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比古迪纳夫的硬核人生,20、30、40甚至50几岁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患得患失?

01

“半生坎坷”乃是基石

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用中文直译过来就是“特别好”,但名叫“特别好”的他,却经历了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前半生。

1922年,古迪纳夫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但父母离婚、父亲严苛,他的整个童年都在孤独中度过,唯一的玩伴是一条叫做Mac的狗。18岁高考,他虽然考上了耶鲁大学,但父亲只愿意给他35美元,而耶鲁的学费是900美元。

他靠给人做家教付了学费,但麻烦接踵而至,古迪纳夫本来读的是古典文学系,一年后发现自己患上了阅读障碍症,不得已转到数学系。
图片
194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甚至还没有想好以后做什么,二战爆发了。于是他报名参加了美国空军,但并没有成为一名飞行员,而是被派到太平洋小岛上去搜集气象数据。两年后,二战结束了,古迪纳夫的黄金期也被耽误了。

他带着科研梦想到芝加哥大学进修物理,教授有点瞧不上这个半路出家的大龄青年:“在你这个年纪,那些物理学巨匠们早就荣誉加身了。”

这幅画面,于你我都似曾相识:当我们终于鼓足勇气跳出舒适圈,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总有一些声音告诉你:放弃吧,前路迢迢充满艰辛…

事实的确如此,爱因斯坦26岁提出了相对论,爱迪生32岁发明了白炽灯,居里夫人36岁拿到了诺贝尔奖,连中国作家张爱玲都说过出名要趁早”…

图片

但古迪纳夫似乎并没有受到干扰,他最终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的学位。毕业后,扎扎实实在实验室待了20年,虽也小有成就,但研究的方向和后来获诺奖的方向却没什么关系。此时的他已是年近半百,本以为人生就可以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但下一个挑战已经在等着他了。


1976年,古迪纳夫54岁。正在进行的研究,突然被砍掉了经费,年过半百遭遇失业危险,他不得不赶紧找下家,几经辗转他来到了牛津大学。就这样,一个物理学博士成了无机化学实验室的主任…

02

“终身进取”才是王道

人生就是这样,命运有时候给你一个陡坡,殊不知翻过去了就是海阔天空,就看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本以为又是上天的一个玩笑,但恰恰是这次转折,把他的人生推向了巅峰。

此后,他正式开始研究锂电池方向。他和其他两名科学家一起发现了钴酸锂,这种物质使得锂电池的扩大应用变成了可能。但牛津大学当时甚至都不愿意帮他申请专利。后来这个专利被索尼买走,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而古迪纳夫至今都没有从价值350亿的锂电池市场中赚到一分钱,后来接受采访时,他只是淡定地说:“这只是我应该去做的事。”
图片

我不想退休等死,我想努力奋斗,我相信我们正在做着非常重要的事。”


牛津大学有65岁强制退休的传统,64岁那年,不服输的古迪纳夫跳槽到了得克萨斯州继续研究。75岁,古迪纳夫发现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项发明催生了“可携带便携电子设备”的诞生。可以说,我们现在能用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其中都有老爷子的功劳。

但这不是终点,他依旧每天去实验室,因为还有梦想:“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希望死前能看到这一天,我只有90岁,还有时间。”此时,古迪纳夫又一次转型,把研究方向转向全固态电池。

97岁的某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恭喜你,你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图片
回首古迪纳夫爷爷的硬核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原生家庭、社会动荡、多次转型、中年危机、晚年跳槽,一样没少。当同龄人都功成名就的时候,他甚至还没有找到方向。当54岁面临失业,他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得诺贝尔奖。但只要继续行走在成长和探索的路上,总有一个终点可以达到。

终生进取才是王道,只要你不对生活失望,生活也不会让你失望。

03

“不言放弃”终成正果

同样在中年遭遇低谷,晚年逆风翻盘的还有另一个人----曾经的“烟草大王”褚时健。从一代“烟王”成为一代“橙王”,这位传奇人物激励过无数人。

1979年,51岁的褚时健进入玉溪卷烟厂,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1999年,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2002年出狱后,褚时健75岁,已是人到暮年,而且“那时褚时健身无分文”。
图片
此时,褚时健决定与妻子一起在哀牢山上承包上千亩的土地种植橙子。这个决定令很多人震惊,十年树木呀,一个七旬老人从头开始挑战。这种信念,一定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

王石曾前往致敬,感慨地说:“我非常受启发。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想象一下,一个古稀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褚时健创造了第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到2009年果园总产量达到4000吨,公司盈利突破千万元大关,喻华峰为褚橙拟定的宣传语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褚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励志橙。
图片

褚时健的一生如同其自己所说,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终究故事圆满结局。

他在《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的自序中写道:“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很多人都有。不光是我们普通人有此感慨,很多收获了社会掌声的人也同样不满现状。不管身处怎样的人生阶段或生活境遇中,都不存在绝对的低谷,无非是一次次的打破平衡,再建立新的平衡而已。

终其一生,人都是在逆境中谋生。

唯有那些在逆风中坚持耕耘的人,才配得起世界的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