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笔记】微导管塑形基础与文献回顾

 芋森遇缇慕 2022-05-25 发布于四川
一、微导管的分类和常用的微导管


1、导丝导引型

主要用来输送弹簧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解脱微弹簧圈使用两个marker,具有光滑的PTFE内衬,抗打折和成椭圆形能力较强,大的内腔可允许微弹簧圈通过。

2、血流导向型

用于注射液态栓子,具有柔顺的末端,可以顺着血流到达更细的血管,从而到达病变的部位。

图片



二、微导管导丝系统


1、常用的微导丝

图片

2、微导丝是提供导引和支撑的介入诊疗器材,其与微导管配套组成微导管导丝系统,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不同微导管头端硬度匹配不同硬度的微导丝。

  • 微导丝越柔软越安全,但支撑还少,操作性降低;

图片

  • 微导管头端硬度选择也取决于栓塞策略:

对于8mm以上的动脉瘤,柔软的微导管头端可以相对安全进入动脉瘤,柔软的头端会在动脉瘤壁上游走。

图片

  • 动脉瘤指向与载瘤动脉走形方向成角度较大的微导管头端硬度高提供最佳支撑。

图片



三、微导丝的扭力控制


微导丝的内芯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扭控性,也使得其支撑力有一定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不锈钢芯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扭力控制和衬里反应。

图片



四、微导管塑形的基本原则


1、进得去:自由进入;

2、定位好:位于中心;

3、稳得住:不被顶出;

4、调得动:调整张力;

5、动脉瘤的部位——微导管的路径长短(越末梢越难——导引管能够解决部分难度);

6、动脉瘤的局部解剖(分叉部、侧壁型、不规则型)。



五、微导管的塑形方法


1、插入塑形针芯进入微导管的远端腔;

2、弯曲导管的头端到需要的形状,一般2倍于弯曲的角度——矫枉过正;

3、将弯曲部分保持在距离蒸汽或者电吹风1英寸,时间长短不定;

4、即刻在冷盐水中冷却。



六、与微导管塑形相关的文献回顾


文献1:Shaping and navigating methods of microcatheters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paraclinoid aneurysms

本文献提供了一种适合放置于床突旁动脉瘤并有特定形状的微导管,操作者可以通过练习使用这种微导管来减少在无导管动脉瘤内放置的时间。

图片

文献2: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A1 Segment Aneurysms

大脑前动脉A1段的动脉瘤十分罕见,对其治疗极具罕见性。本文献结果表明:血管内治疗是未破裂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的合适治疗选择。

图片

文献 3:微导管塑形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献致力于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微导管塑形的方法,结果表明良好的微导管塑形对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是安全及有效的。

图片

文献4:Tailor-made shaping of microcatheter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vessel models for endovascular coil embolization

微导管在其最佳形状后的卷曲过程中的稳定性是成功进行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的关键,然而,掌控微导管的稳定性和最佳形状是困难的。

本文献发现了量身定制的微导管成形术有助于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更安全高效的进行。

图片

文献5:Microcatheter shapi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models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coiling

微导管化是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最重要但也最困难的技术。

本文献的目的是研究三维(3D)打印技术在微导管成形中的应用,从而提供一种新的3D打印微导管成形方法,使颅内动脉瘤栓塞更加稳定、高效。

图片



七、个人体会


1、微导管良好的塑形是手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强烈建议“不能将就”,而是要“十分讲究”,好的塑形会使手术过程非常顺畅、安全、高效;

2、微导管最好能够自行进入动脉瘤——证明塑形是基本成功的——微导丝只是起到支撑和选择性插入动脉的作用,避免用微导丝将微导管导入动脉瘤,减少动脉瘤被刺穿的危险;

3、导引管尽量接近颅内,使微导管的路径平顺,获得好的可操作性——主要是调节微导管的张力(推拉手法、双手操作)和指向(捻转手法);

4、有时候因为微导管不能满意塑形会让我们放弃介入而去开颅手术。

图片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七年制硕士,南方医科大学全日制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后;

  • 任武汉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审稿专家;

  • 目前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手术和介入治疗工作,2012-2013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行脑血管和脑功能的深入研究工作;

  • 研究兴趣包括各类脑血管疾病对脑微循环和脑功能的急慢性损害,以及远期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等;

  •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7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4.49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课题3项。

图片
声明:以上言论为个人思想的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集体和官方的观点,也不可作为任何证据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