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深圳大鹏海边,有着“三高”(海拔高、颜值高、期待高)之誉的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恰好就处于这样的关键节点。 ![]() ![]() ![]() ![]() 进入新的五年,作为人大附中异地办学的典范之作,人附深呈现出全新气象: 总投资2.4亿元高中部二期将于5月底动工建设; 以自主招生形式组建的“鲲鹏创新实验班”,今年招生人数翻番至100人,同时推出针对物理和历史方向的实验班; 此外,名师引领初高中衔接课程、人民大学教授课程、人大附中北京本部金牌教练课程、特级教师名师课程、博士生涯课程、强基计划相关课程等陆续出炉…… ![]() ![]() 高中部二期正式动工 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人大附中总校以及深圳市、大鹏新区的重视与支持,是深圳市民对这所创新学校的高期待,更是全体人附深教育者的谋划与拼搏——其中,就包括附中老将、人附深新兵王荣。 经过近一年的磨合与预热,今年5月10日,王荣正式从创校校长王华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人附深第二任校长,也成为学校新阶段发展的开拓者与引领者。 ![]() 人附深第二任校长王荣 ►同样承载着浓郁人大附中文化的新校长,将如何进一步把附中文化与特区基因相融合,构筑人附深独特的文化与品牌? ► 在深圳高中不断扩容、强校林立的白热化竞争中,人附深如何脱颖而出,在“入口”与“出口”两端创造更大的辉煌? ► 作为经验丰富的高中教育专家,王荣如何更好地整合利用北、深教育教学及科研资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源动力”? 带着这些疑问,师说君日前走访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与新任校长王荣及教师团队进行深入交流,以更好地梳理其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脉络。 ![]() ![]() 2017年9月开学典礼 2017年7月16日,是深圳教育史上颇为平常的一天,但对于尚未正式开学的人附深来说,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 2017年的入学通知书 当天上午,深圳市招考办公布高中第一批录取标准,首次招生的人附深以405分的录取分挺进深圳高中十四强,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 此后数年,这所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名校,录取分数线始终在高位运行。而前两届高考,确也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答卷:2020年学校首届高考赢得“开门红”,高优率达57.8%,获深圳市高考超越奖;2021年高考,学校总体特控率68.2%,本科率达99.4%。 ![]() “过去五年,人附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小初高三个学段健全,办学水平日益提高,成为深圳市有竞争力的学校。”在5月10日的全校教职工会议上,王荣充分肯定了学校过去五年的发展。 在她看来,人附深所取得的成绩,与首任校长王华所带领的这支敢于负责、拼搏与奉献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密不可分。 得益于人大附中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创校伊始,人附深便占据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的制高点。 ![]() ![]() ![]() ![]() ![]() ![]() ![]() 学校语文、物理、数学三个学科获“深圳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称号,数量居全市高中之首;高中部现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名师工作室七个;多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基本功、高考模拟命题等比赛中斩获佳绩;学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课题80多项。 苏江山 曾就读于人民大学的苏江山,一毕业就入职人大附中朝阳分校,2017年随着人附深的开办来到深圳,过去五年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教学上,他连续担任备课组长,斩获多项教师技能大赛荣誉,历史单科成绩非常突出。学校管理上,生涯规划、导师制、研学旅行、德育课程体系等方案出台,他亦是重要的参与人。学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也获得不断成长, 2021年更是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郎琦 2018年,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郎琦怀着教育梦进入人附深,他形容人附深给予自己发展的平台宽阔,身边都是一帮很努力、很拼,共同怀着“爱与尊重”教育理念的同事,作为研究性学习兼职教研员的郎琦带领博士团队为学生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充分发挥了科研带动作用。他们为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出包括“学科渗透”“博士课堂”“趣味研学”“科学漫步”“学术讲坛”与“导师点拨”在内的六维一体培养模式。 黄彦延 2019年入职人附深的黄彦延受人大附中的响亮招牌吸引,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里开启教学生涯。短短三年,她在人附深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带领学生打造了学校精品社团戏剧社,每年为全校师生奉献精彩的戏剧之夜,成为学校语文学科戏剧教育的优秀教师。 李成效 全国模范教师、数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石剑军 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名师,曾担任市级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杨荣生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物理竞赛优秀教练员,13届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 ● 曹燕,高级数学教师,教龄21年。曾执教于湖北省黄冈中学,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多年重点班,一直担任备课组长,曾获深圳市高考命题比赛一等奖。 ● 陈大亮,到人大附中本部工作一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先后获得“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 王艳,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鹏程名师 ● 牛麟,中学高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深圳市大鹏新区优秀教师。 ● 吴晓菊,市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 ● 杨荣科,中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高中实验班班主任,在历届高考中,所带班学生近20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 李会苹,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深圳市大鹏新区学科带头人、全国地球小博士竞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获得广东省省命题比赛一等奖。 ● 王小兰,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大鹏新区学科带头人,大鹏新区优秀教师,中学化学奥林匹克培训突出贡献奖。 ● 张晓亚,中学生物高级教师,省级名师、省教学标兵、市拔尖人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2020届学科教学先进个人。 ● 张志刚,中小学高级教师。从教20年,完成13年毕业班教学工作,其中11年承担实验班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2018年获高考功勋奖,2020年获大鹏新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 曹正涛,中学一级教师。2021届毕业班所带学生均上特控线。2020年大鹏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021年广东省命题比赛一等奖,2021年大鹏新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大鹏新区优秀班主任、大鹏新区十佳班主任。 ● 迟校文,数学高级教师。从教27年,曾荣获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等荣誉称号。 ● 童丽坤,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政治学科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质课获得者,荣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巾帼标兵、新长征突击手。 ● 王琼,高级教师,多次参加市、省、全国英语优质课比赛并获奖。2019年获得深圳市大鹏新区命题比赛一等奖;2020获得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获得深圳市大鹏新区骨干教师;2021年被评为深圳市大鹏新区“优秀教师”。 ● 王欣,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深圳市大鹏新区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辅导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三等奖,省一等奖,所带学生有多名被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 ● 张红红,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大鹏新区“十佳”教师。教龄23年,任教高三毕业班14年,有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 ● 陈嘉瑜,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荣获2020年大鹏新区高考英语模拟命题比赛二等奖,2020年大鹏新区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21年大鹏新区高考英语模拟命题比赛一等奖,2021年深圳市高考英语模拟命题比赛三等奖。 ● 陈名,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人才,大鹏新区优秀教师。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发表SCI科研学术论文13篇,被引用200余次。2020年广东省中学教学改革成果交流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成果二等奖。 ● 蒋招杰,高中物理教师,多次获得区级和市级荣誉,曾获得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被大鹏新区评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曾获得2020年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物理组第一名,2021年深圳市高考模拟试题命题物理组一等奖。 ● 李亮,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以来荣获“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课题”优秀指导教师、“深圳市综合实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大鹏新区高考生物模拟命题比赛一等奖”“大鹏新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等荣誉 ● 梁荫彤,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主持并完成一项大鹏新区教科研课题,曾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大鹏新区骨干老师、大鹏新区优秀班主任、深圳市高考模拟试题比赛生物学科二等奖、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等荣誉。 ● 田甜甜,中教一级教师,从教期间曾获得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两次荣获市级优质课比赛特等奖;荣获省级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部级优课,并荣获省级优课一等奖。 ● 王欢庆,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参与录制的微课荣获省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曾获区级板书比赛二等奖,区级解题比赛一等奖,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荣获区级优秀青年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 朱瑾东,曾参与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的推广及运营,并在“界面新闻”发表专业译稿三十余篇。连续三年担任班主任,曾先后在人大附中本部和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教学,职称十三级。2020-2021学年荣获大鹏新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从左到右滑动 目前,人附深有特级教师、全国模范(优秀)教师和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37人;高级教师占教师总人数40%以上;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青年教师60多人;此外,人大附中也委派了部分教师到校,直接参与一线教学。 ![]() 五年,筚路蓝缕,他们在这里用爱与尊重去奉献与创造,也在努力与拼搏中成长与收获。 在老师们看来,专业、敬业、踏实、创新、自信、好学……都可以成为人附深集体的标签。 ![]() 获奖原创作品《生》 “正因为人附深把'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理念贯穿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才得以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鹏程英才。”舞蹈团王冬来老师说,最近他带领的高中舞蹈团原创作品《生》,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极佳的艺术表现水准,赢得了“2022舞蹈世界全国网络舞蹈大赛”最高荣誉——特金奖。 博士班主任纪莹 “我最常谈的一句话就是爱与陪伴,有的时候我给学生的可能不会特别多,但是我能做到就是陪伴。”博士班主任纪莹笃定地说,她明确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这个学校的成长,“未来的几年中,这个学校肯定会越来越好。” 人是文化的构建者,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虽然北京与深圳相隔两千多公里,但在人附深的校园里,人附深的课堂上,尤其是在人附深的创校者团队中,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所崭新的分校里,那种厚重而强大的名校文化。 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这里延续了人大附中“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育人模式,学校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 ![]() ![]() ![]() ![]() ![]() 过去五年,风华正茂; 未来五年,勇创荣光。 即便是作为高中教育专家、资深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王荣,也深感重担在肩、前路艰辛。 实际上,来人附深工作,本就是她始料未及的一大挑战。 这位土生土长的附中人,自1996年毕业后便进入人大附中工作,从高中化学教师起步,一步步承接着更大的担子: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 2006年,常年雄踞国内各种高中排行榜榜首的人大附中,接管了一所薄弱校,建立第一所分校。 王华校长被首批派往分校,王荣2009年被派去分校的。三年后,人大附中分校取得辉煌成绩,一时名动京城。仅仅是王荣所带的班,参加高考的28名学生中,考上北大的就有2人,人大4人、北航6人,211高校上线率超过90%。 2012年,王荣出任分校高中主管校长,主抓高三备考工作。2019年,进一步晋升为常务副校长,开始承管学校小初高各方面的整体性工作。 那也是老同事王华南下深圳,如火如荼开创新事业的时候。王荣回忆,当年人附深面向全国“招兵买马”时,她曾参与教师选聘工作,后来也曾带领人大附中分校的高三教师到人附深交流过。 但来深圳工作,却是她从未有过的念头。 去年年中,当人大附中校领导找王荣谈话,希望她到深圳工作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我是北京人,在北京上的学,在人大附中工作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到外地去。” 此时的王荣,除了在人大附中分校担任重要职务,还是北京市海淀区高中工作专家组成员,引领全区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施和高考备考工作,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并获北京市“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岗位能手”、“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教学管理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可以说,在北京的工作,重要而稳定,压力虽有,谈不上特别大的挑战。突然到两千多公里外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与学校校工作,王荣毫无思想和情感上的准备。 但作为附中人的荣誉感与使命感,驱使她毅然接受挑战,并于去年8月南下深圳,出任人附深执行校长,与老同事王华再度搭档,直至日前正式“交棒”。 ![]() 人附深创校校长王华 长达近一年的交接期,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对这所异地分校的重视与审慎。 此时,经过近一年充分预热,王荣已全面了解人附深两个校区的各项工作,从思维到情感上融入大鹏、融入人附深。在为成为人附深一份子而自豪之余,她也准备好了迎接全新的挑战!“深圳基础教育的格局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们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现实已经容不得我们再争论,再犹豫,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励精图治谋发展。” ![]() 毫无疑问,今年是人附深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圳高中教育风云变幻的一年。 这一年,18所新建公办普高正式开学,仅高一招生人数就新增1.4万人。随着教育优质均衡化的强力推进,深圳的高中版图也发生深刻变化:集团化办学、名校办新校、高校办附属学校等“赛道”均强者如林。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人附深如何站在第一阶段办学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再上一台阶? ![]() 王荣旗帜鲜明地说,进入第二个五年,人附深发展的重心,将从外在的规模发展转向内在的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这势必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从粗放转向精细,从同质转向特色,从模仿转向创新,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把学校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而言,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在学校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接下来,人附深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学校现有课程体系,积极链接人大附中、人民大学、华大基因、中广核等单位的丰富资源,打造更具特色、更加完善的人附深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价体系,规范考试管理,开发多元评价,助力学生发展。 02 实现教研引领。在王荣看来,人附深可以汲取海淀区的优质教研资源,如通过与人大附中专家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不断改进高三备考工作,精准把握新高考方向,精研学科复习策略。同时,人附深也非常重视与深圳教育专家和教研员的联接。目前,学校九个学科均积极与深圳本土的教研员建立了联系。 03 以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人附深将在教研支撑的基础上,落实月考磨题、规范考试、考后分析、研讨对策等流程,坚持问题导向,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搭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04 狠抓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身之本,教师队伍是质量保障的关键,是学校的核心资源。王荣指出,人附深要尽力搭建平台、提供环境、创造条件,助力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充分发展。她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05 附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如王荣所说,“一所学校走向何方,取决于学校的哲学与文化。” 未来五年,让人大附中“爱与尊重”的育人理念,在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更好生长,生成具有人附深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价值追求,这是新校长王荣治校的重中之重。 ![]() 事实上,一些积极的变化已悄然发生。除了在硬件、招生、课程、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之外,今年人附深的高考一模、二模成绩,颇有令人惊喜之处。 对心怀忐忑的新校长王荣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对于踌躇满志准备“二次创业”的人附深师生来说,这更是鼓舞人心的冲锋号,让人们对“成为深圳领先、全国一流的生态型、智慧型、创新型品牌学校”的人附深目标,有了更大的底气与信心! 扫码加入qq群 了解更多哦! ![]() 作者:Calvin、惜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