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容融课程”为依托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昵称34149290 2016-06-10
海风管乐团在深圳市第15届校际管乐节比赛中获金奖。
学生们在体育分项课中学习高尔夫。
跆拳道社团参加大鹏新区综合素养现场会展示。
□ 本报记者 李若清 通讯员 叶乃锋
2015年4月,深圳启动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成为全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深化课程改革,是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迫切需要。近5年来,南澳中心小学在何剑浩校长带领下,自主探索并构建出一套适合本地学生发展的“容融课程”,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地基”。
“容融课程”
四类五域“纵横”发展
南澳中心小学创办于1932年,前身是一所私塾,于1995年迁入大鹏新区南澳街道人民路37号(现址),是深圳市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6年制公办小学,也是南澳街道惟一一所小学。
学校处于南澳这个三面环海的小镇,大海“肯容纳,善融合”的精神影响着南小的一代代学子,孩子们天真淳朴,肯主动容纳新知识。但是南澳地处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原特区内差距很大,学生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以减少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因此,全国性整齐划一的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学校“地域性”的需求,学校必须对课程进行规划与整合,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
近5年来,学校从“容融课程”的探索与建构出发,对常规课堂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初步规划整合,探索出适应小学综合素养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思路与方法,让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之所以将构建的新型课程体系命名为“容融课程”,是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及“地域性”土壤。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容”字,“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的办学理念,更加突出强调了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浸润大海“肯容纳,善融合”的文化精神平台,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高素养的特区健康小公民。此外,大鹏新区有深圳文化起源的大鹏所城,有东江纵队旧址,现今的大鹏提出要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传承与发展,容纳与融入,这些文化特色为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现实土壤。
对此,“容融课程”精心设计了“四类-五域”的课程模型结构。四类分别是: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搭建起了课程模型结构的主干;五域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运动健康、艺术素养、社会交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课程结构。
德育课程
形成全方位立体网络
德育课程体系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习惯养成”、“责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在养成教育中,学校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为框架,编写了《培养人生12个48条好习惯》读本,坚持系统的安全、法制、女性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使得学校成为全国妇联心系女童教育基地,也成为大鹏新区学校惟一一个“法制文化进校园示范点”。
在责任教育课程中,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分年段确定不同的责任意识内容,汇编成册。确立了每个人的责任,使校园里每个人都承担着自我成长的责任,享受成长的快乐,创造属于自己成长的尊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点滴中促进良好责任意识的形成,并逐渐走向自治与自律的自我管理的状态中。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开发了“国学养正”课程,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每周一课,并安排两名专职教师进行授课。一篇篇经典美文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塑造品格。
德育课程体系,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无限延展,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
学科及活动课程
让学生“一人有一艺”
学校的学科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艺体课程为突破口,实施“9+1”学分工程,构建南澳中心小学新型学科课程体系。“9+1”学分工程即是在音乐、美术和体育学科中,开设常规课程、年级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按照“9+1”工程要求,每位学生在小学阶段中必须修满10个学分,主要是通过主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获得音乐(3学分)、美术(3学分)和体育(3学分)学科的9学分,通过艺体综合素养特长展示获得1学分。此项工程的开设,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在艺术和体育课程及相关活动中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艺术修养和体育兴趣爱好的高素质深圳小公民。
而在活动课程中,学校分成了普及类与社团类,普及类也分全校普及类与年级普及类。通过普及类课程,每个学生都能在小学毕业阶段轻松完成国家艺体课程“2+1”的要求。同时,学校对社团类活动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参与率100%,一方面学校在普及类课程开展的基础上成立相应项目的社团,一方面新开设20多个社团,以满足学生个性选择需要。
在今年5月12日举行的“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中,学校展示的国学、跆拳道、校园高尔夫、陶艺、剪纸、管乐等课程让家长、领导们拍手叫好。何剑浩校长表示:“学校就是让孩子们能掌握一项技能,让学生们一人有一艺。”近年来,南澳中心小学荣获四个“深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跆拳道、网球、帆板、高尔夫)和一个“深圳市非奥运项目传统学校”(跳绳)荣誉称号,海风管乐团也多次在省市比赛荣获金奖,表演连续两年登上深圳电视台,跆拳道获省市比赛金奖,葫芦丝表演队成为区、街道文艺活动的“常客”,学校也成为“大鹏新区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基地”。
校长寄语
学校通过走特色办学道路,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质量逐步得到社会及家长的认可。事实证明,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是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南澳中心小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中,将继续扬帆起航,开拓创新,使艺体教育真正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一生幸福奠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