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副古方补阳还五汤,拿下3年的黄褐斑!临安来找我的一位患者面部两

 三和行者 2022-05-25 发布于宁夏
一副古方补阳还五汤,拿下3年的黄褐斑!

临安来找我的一位患者面部两颊处有黄褐斑,且面色发黑,已经3年多了。刚开始的时候,面部斑片不太多,近半年来,斑色和面积都有加重的迹象。

经常长吁短叹,袁女士说,每次长叹一口气,都会觉的胸口非常舒适。虽然袁女士还没有到绝经期,但是,近一年来,她的月经量越来越少,而且每次都伴有较多的血块,每次生理期时小腹就疼痛的比较厉害。

黄褐斑的形成其实早在《诸病源候论》中的阐述较为全面。《诸病源候论》中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说“气血与黄褐斑的关系”。气血不和,皮肤不荣,血不荣于面,而面络瘀滞,所以出现黄褐斑。

刻诊发现她:身体疲倦,乏力,常常容易冒汗,手脚还动不动发麻,看舌脉,发现舌体胖大,舌淡,舌面上有瘀点。脉象沉涩。

她这在中医上看来其实就典型的气虚+血瘀!说的简单点就是气不足了,它没办法带着血液往前走,这就形成了淤血。气虚和血瘀两件事儿合在一起,脸上的毒排不出去,这就有了黄褐斑。

于是直接就用补阳还五汤的加减:黄芪,川芎,炒桃仁,红花,炒赤芍,当归尾,地龙,白芷,橘络,炒白术,三棱,莪术,白僵蚕。

等这14剂药用完,患者原先的斑块有了明显好转,颜色变淡了,坚持到最后的时候面部色斑基本消退。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同时,手脚麻木、自汗等现象消失了。

这就是清代“补阳还五汤”的加减。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剂,是清朝的著名中医王清任发明的。

他专门研究瘀血,对瘀血的研究非常有心得,他不盲从古人,古人说的很多东西,他认为不对,比如张仲景说的什么,有时候他都认为不对,他有自己的看法。

王清任认为如果人的正气是十份的话,这十份随着不断地消耗,现在就剩五份了,这时候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就会导致瘀血,血液就会堵塞在那,如果堵塞在头部这就是脑中风了,堵在了面部就会形成黄褐斑。

这时候怎么办?你正气少了五份,我就把那五份给你补上,气足了以后,我再稍微加点活血化瘀的药,帮你把瘀血通开,那么你的中风症状慢慢就好转了。所以,他创的方子叫补阳还五汤。这个“补阳”实际上就是补气;还五,还给你那五份元气。

其中,黄芪可以健脾益气,解决气虚的问题。

其它的川芎、炒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尾、地龙,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黄芪配白术,健脾益气的效果更好。

莪术和三棱,可以增进活血之效,不过到后来,淤血之态有所缓解,就可以去掉了。橘络行气通经化痰,促进气血运行。

白僵蚕和白芷祛风,驱赶伤害面部皮肤的外邪。尤其是白芷,自古还是美肤之品。

之后再经过调整加入鸡血藤和炒柴胡,是在养血通经,疏肝行气,用意在于调和气血。这样一来气血通淤血消,黄褐斑自然也就没有了。

中医治病是辨证论治,这就像是断案一样顺着线索找出幕后的主使才能对证下药,而不是随便找个小偷就结案,体质不同,环境不同所用的方子也是不同的。

黄褐斑其实并不难治,找对病机才是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