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炮制常识介绍(1)——概念、目的、方法

 张下载4ry1b71w 2022-05-26 发布于贵州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文章图片1

中药在制剂及配制成药之前,大部分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工处理。这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叫做“炮制”。

中药炮制一般有如下五种目的:

1、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地黄鲜用或生用,性寒而凉血,能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若经黄酒反复拌蒸、晒.炮制而成熟地黄,则其性微温而味甘,专用于滋阴补血,冶疗血虚萎黄、肝肾阴虚,潮热、消渴之症。

2、消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大辛、大热有毒之乌头、附子类药物,古法炮制以火炮或反复浸漂以去其毒,使乌头碱破坏或溶出,或水解为乌头次碱、乌头原碱而解毒,经炮制后,其有效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虽损失,然仍具回阳补火,温中散寒止痛之作用。

3、矫味、矫臭。药材经与辅料蜜,酒,醋,麸皮等炙炒后,有矫味、矫臭的作用,如僵蚕以麸炒可去其腥臭,五灵脂醋炙可除臭。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5、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总之,炮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增效、制毒,以适应临床应用的需要。

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 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 :便于切制。(2)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3.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

(1)炒:便于粉碎、煎煮、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增强疗效。(2)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副作用,引药入经。(3)煅:易于粉碎、煎煮。(4)煨:减轻烈性、副作用,增强疗效。(5)烘焙:便于干燥。

4.水火共制 煮,蒸,燀,淬

(1)煮:减毒,增效(2)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3)燀: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部分或有毒部分(4)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

5.其它制法

(1)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2)发酵:产生新药(3)发芽:产生新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