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务统一 管办分离 医联体的狂热与困境

 蔚蓝色淼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 2022-05-25 17:30 发表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无法做到“三个一”(统一医保账户、同一法人、统一信息系统),紧密型医联体将很难落地。

图片

图片

从统一医保账户、同一法人、统一信息系统,到考核机制的建立,再到党建融合、管理融合、业务融合、学科融合,医联体建设正走出一条更加紧密的道路,但同时也日益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5月24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南京正大天晴支持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中国医院创新管理系列空中研讨会”上,管理者们围绕“医联医共:助力分级诊疗”,对医联体探索、面临的挑战等进行深度剖析。

图片

图片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开红共同主持研讨会,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震乾为会议作精彩致辞。

主题演讲环节

图片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赣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赖卫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杨玉清,分别从医疗集团建设、医院运营管理、分级诊疗探索等维度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目前国内医疗集团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以上海十院为例,其打造的医疗集团有院级合作层面的一体化管理、托管与协助管理、分院、协作医院、双向转诊单位等形式,也有科室合作层面的学科一体化、团队托管、名医工作室、分中心建设等形式,还有专家层面的名誉主任、执行主任和学科顾问等形式。

“十院对外合作的亮点,是对每个合作单位进行调研、评估、沟通后,设计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合作方案。”秦环龙说。

他介绍了上海十院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崇明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委托管理模式。在十院帮扶下,两家医院业务水平逐渐提升,新技术、新项目有序开展,科研教学实现多项“零突破”,医院管理趋向规范。

此外,上海十院还与浙江、江苏、安徽等周边省份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探索了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

总结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经验,秦环龙认为,医院改变了协作单位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学科定位、转变了医院管理模式、改变了医生行为。

图片

赖卫国以《基于DRGs大数据的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为题,介绍了医院相关实践。

赣州市人民医院利用江西省DRG平台和绩效评价报告,分析自身整体数据,寻找标杆医院;利用院内版DRG平台,分析各专科科室、诊疗组、医师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全院病种、术种优劣势情况;利用全省DRGs大数据,分析专科指标偏离度。

大数据分析为赣州市人民医院发展、学科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指引。如医院开展专科竞争力评估,强化人才、学科、设备、信息“四大支撑”;调整学科设置,新增特色专科、特色门诊、专病门诊;调整病种结构,增加RW高的病种,控制低RW的病种收治;提高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开展系列新技术、新项目;通过行政效率、门诊效率、住院效率、手术效率、检查效率“五大效率”提升,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图片

新疆幅员辽阔,人群分布松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区域诊疗体系,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区域龙头医院肩负的重任。杨玉清分享了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人才培养、医联体体系、远程医疗、医疗管理、对口帮扶“五部曲”新模式推动分级诊疗的实践。

她介绍,医院始终坚持建强一支好班子、探索一条新路子、筑牢一个好底子、打造一个新模式的“四个一”模式,助推分级诊疗发展。

建强一支好班子,即以精益管理和优秀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探索一条新路子,即通过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对口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筑牢一个好底子,即建立专科联盟生态,推动区域专科协调发展;打造一个新模式,即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助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紧密型医联体构建中,如何深入推进人、财、物统一管理,实现医联体单位间的“联体”又“联心”?同时,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以充分调动上下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互动讨论环节

图片

互动讨论环节,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施辉、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程树杰、西安市中心医院院长虎威、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哈维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郭明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副院长陈心足等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图片

施辉:紧密型医联体如果无法做到“三个一”,将很难落地。一是统一的医保账户,二是同一个法人,三是一个信息系统。紧密型医联体目前处在探索阶段,其建设应是政府主导,很多问题,如成员单位的负债问题、人员问题等,需要政府通过顶层设计解决。

图片

程树杰:医联体建设中,医院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结合医联体单位功能定位,着力提升其服务水平;搭建专业化临床医学公共服务平台和研究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成立远程医学中心,实现远程教学、远程会议、远程会诊。

图片

虎威:医联体建设中,考核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对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单位的考核和院内对参与医联体的科室、医生的考核。考核机制中,利益分配是一方面,还涉及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及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待遇。

图片

哈维超:成员单位员工的身份和编制、人才在职和退休后的待遇、医保管理等是紧密型医联体客观存在的问题。此外,成员单位原财政和经费补助渠道能否延续也是关键。虽然人财物统一管理,但不同医院文化有较大差异,从文化建设着手,实现医院间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亦是紧密型医联体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各单位医疗、护理水平和人才队伍能力存在差异,如何保证各单位医疗质量同质化,也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图片

郭明好:我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由政府主导,委托管理,双方共同认命一把手,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的统一。采取“两院一科”管理模式,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对接,在同样的工作原则和管理模式下,开展一对一、深度的会诊式帮扶。

图片

陈心足:宜宾二院是华西医院领办型医联体,坚持“三统一、三分离”,即华西外派三个管理干部和主要学科主任,实现管理统一、业务统一、数据统一和管办分离、核算分离、医保分离,目前正进一步实现党建融合、管理融合、业务融合、学科融合。

 

特别鸣谢


南京正大天晴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已发展成为“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中国化药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覆盖心脑血管、肿瘤、精神、麻醉等核心领域;市场营销形成以“心脑血管、抗肿瘤”产品为特色,依托市场、医学为核心的学术推广系统;公司已快速步入“研发与营销双引擎驱动“发展通道,加之药品与原料药双覆盖,助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先后荣膺国家火炬计划、药品质量诚信企业等荣誉。

公司秉持“健康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宗旨,并始终热心于公益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主办方介绍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是国内综合性医疗卫生管理权威杂志,主旨在于揭示影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并预见式寻求最优化解决方案,分析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开放式分享领导者管理艺术。同时关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体制改革进程,全方位追踪最新医疗资讯,展现权威专家观点和行业领袖魅力等。十余年间,举办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业界闻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