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是怎么看待失眠焦虑的

 小柴胡汤 2022-05-2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失眠是指以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彻夜不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据统计,当今社会有80%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现代研究认为,失眠与来自于躯体、认知和皮质三个层面的过度觉醒有关,睡眠-觉醒特征可遗传且受多基因的调控。

失眠属中医学“不得卧”“目不瞑”“不寐”等病证范畴,临床上往往病程较长,伴随症状错综复杂,辨证时颇为棘手。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气滞,痰热内扰,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久病可出现虚实夹杂。

现在总结治疗失眠三法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图片
图片

图片

肝主疏泄。

1、肝能调畅情志: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因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的生理功能。

2、肝能促进脾胃运化:肝气疏泄,畅达气机,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

图片
二、调补肝肾治根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代人常因劳倦失度、五志过极、思虑过度等因素,肝肾不足,神失所养,进而造成失眠。

辨治失眠应重肝肾二脏,注重固护阴液。

从事脑力工作的中青年失眠患者多伴有头痛、头晕昏沉、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这是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脑不能发挥元神之府作用的表现,通常治以益精填髓。临证时多不予滋腻之品,而用杜仲、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天冬、制何首乌、补骨脂等药以图平缓。

同时,辨治失眠应结合病因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病理生理特征,每接诊患者,首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发病诱因、生活习惯、工作情况等,对于情志不遂日久、老年及更年期患者,不可一味应用理气药疏肝解郁,应重视滋养肝阴、养血柔肝,以求肝之条达。临证可用白芍、酸枣仁、当归等。

肝肾久亏,不可峻补,治当缓图,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图片
三、理气和中舒血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老年人久伤劳倦,气血渐衰,若面临亲人去世或事业、家庭不顺突遭打击,往往造成失眠急性发病。《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五志过极,肝气不能条达,气血逆乱,神不守舍,夜不能寐。

对于此类患者,应以理气活血为主,配伍和胃宽中之品,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常用理气药有川楝子、佛手、枳壳等。

同时认为女性用药应有特殊之处,女子以血为用,多用香附、郁金、当归等。其中当归味甘,性温,补血活血,《本草正义》记载“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对于土为木郁生湿的患者,常用药有豆蔻、砂仁,对于老年患者则素来注重脾肾二脏,常配伍党参、茯苓、绞股蓝使用。

木郁化火伤阴者常以玄参与百合配伍,滋阴清热,养阴生津,并可缓解焦虑抑郁状态。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遣方用药应注重人、病、时合一。


喜马拉雅 交易担保 放心买 点我收听易道风水授课音频 小程序

感谢转发,福生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