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看'大明风华'那个电视剧,朱棣和自己家那三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并加上他孙子朱瞻基,五个男人一台戏。仨儿子在皇帝高兴的时候直接叫'爹','爹啊,爹';朱棣叫仨'傻儿子'直接是老大、老二、老三,有时候也管胖太子叫'太子爷',很家常啊。 清宫剧呢,儿子叫皇帝皇后为'皇阿玛、皇额娘',皇帝叫太后也是'皇额娘'。后妃对皇帝称'臣妾',那句'臣妾做不到啊'都成了流行语言。 但这种称呼对不对呢?日常怎么称呼,我也不知道。但在寿康宫配殿展出的展品中看到乾隆奉献给生母崇庆太后的条幅,里面有皇帝给太后的书面自称——儿皇帝臣弘历。'臣'字还要写得小一号。'儿皇帝臣弘历'句读一下,是不是该'儿 皇帝 臣 弘历'。母子关系、自己的皇帝身份和对于太后称臣都在这里面了。 另外一个皇帝如何在太后面前自称的流传比较广泛的记载,就是康熙在嫡母孝惠章皇后去世前的一段。'五十六年十二月,太后不豫。是岁,上春秋六十有四,方有疾,头眩足肿,闻太后疾甚,以帕缠足,乘輭舆诣视,跪床下,捧太后手曰:'母后,臣在此!'' 由此可见,在清宫中,皇帝在老妈面前称'臣'或'儿臣'应该是没错的。称不称'朕'?应该不会。'朕'是皇帝专有的'我',对大臣说的。对老妈也 说,就不孝顺了。 ![]() 清人画孝圣宪皇后半身像屏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这位老太太说自己第二有福,大概没有女人敢说自己第一。 ![]() 清人画孝圣宪皇后八旬像轴 在寿康宫配殿'隆庆尊养'展中第一部分'母仪天下'中展出的隆庆皇太后朝服像。 八十岁还能有这状态,别说二百多年前,就是现在也不多。 ![]() 乾隆元年写给母亲的字轴,乾隆的字还是不错的,但感觉缺少点力度。主要是看他如何自称,在这幅字中他写道'子皇帝臣弘历'。这绝对是皇帝对于太后的书面正确称谓。 ![]() 乾隆为母亲崇庆皇太后七十大寿而作。 乾隆的绘画水平可不咋地,之前有一个'几暇怡情——乾隆君臣书画展'中有过乾隆的绘画作品,很幼稚的。乾隆的字到处题,诗也到处写,他也画画,但很少示人,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水平。 所以,这画很可能是请人代笔,或者练了很多次。 ![]() 乾隆为祝贺母亲七十大寿而作。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