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成:优秀作品都是关照人类灵魂的

 阿年282 2022-05-26 发布于河南


□本报记者董云平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每一段历史都是需要我们阅读的文字、段落,如何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近日,著名作家阿成做客“龙江讲坛”,以《读城·读书·写作》为题,以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为听众解读自己的读城、读书、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阐述自己的作品风格和城市的血脉亲情。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活泼而接地气的讲述,引发现场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家要牢牢绑定自己赖以生存之地

阿成说,有人问我,写作成功的诀窍是什么?我说,就是紧紧抓住自己生活的故乡或者城市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因为一个作家的生存背景就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精神资源。

比如说,汪曾祺先生,他的作品就是“高邮”的味道,有着“高邮”的风度、风俗、价值、审美。这看起来是一种个性,其实里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福楼拜写的就是那个“邮票大小”的地方,却得了诺贝尔奖。陆文夫笔下就写苏州,不仅着力于苏州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准确传达变化中的苏州文化情境。邓友梅笔下是纯粹的北京,北京的腔调,北京的神态,北京的历史,北京的文化。冯骥才,天津;巴金,海派……在我们黑龙江也有一个这样的作家,她就是萧红,一辈子在写呼兰。

因此,我们要研究一个作家的作品,就应该了解这个人和他赖以生活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精准、比较全面地解读他的作品,理解它的价值、内涵和审美意义。而现在,我们很多的文学研究都是从作品到作品,从作品到评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这座城给了我丰厚的精神资源

在阿成出版的近40本作品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充满情感地渗透着俄罗斯色彩,其中包括建筑方面的随笔集,像《仰望殿堂、《远东背影》等。对此,阿成认为,这得益于他生活的这座城市,这座美丽而宽容的城市,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

阿成回忆,他还在念小学的时候,就在现在的友谊宫和哈尔滨音乐厅看过俄文版的苏联电影《前哨》和《培养勇敢的精神》,更早的还有《风暴》、《难忘的一九一九》等等,以及那些表现苏联卫国战争年代的众多影片,甚至还有门捷列夫的《法医学》和普罗汉诺夫的著作。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就被老爸送进苏联人创办的红十字幼儿园,被迫在那里吃东欧式的西餐。“我早期的作品也经常出现这种东西,特别是我的长篇小说《马尸的冬雨》,从头到尾全都是关乎俄国侨民的生存故事。总之,那一段别致的生活像风一样吹进了我的生命,像教堂的钟声一样拨动着我的心弦,并蓄存于我的整个经历当中,成为个人的一份私藏的精神资源”,阿成说。

一个好的小说家是一个老练的诱惑者

阿成说,自己从小喜欢读书,没有原因;而且什么书都读,没有选择。为了省下买书的钱,他经常不坐车,跑步到新华书店买书;还经常借书来抄。曾经因为无书可读,他把父亲建筑方面的书籍读遍了。到了青年时期,他更是一有空就把藏在身上的袖珍图书拿出来背上一段,正是读书,奠定了他的写作基础。

阿成说,自己从来没想过当作家,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拉煤工人。他只是喜欢写,在类似记事本的纸上,写点杂七杂八的感受,从没主动投过稿,也不知道有什么文学杂志。直到有一天,一个姓韩的好朋友到家里找他,偶然翻到他的文字,就说,你写的好像是小说,我认识编辑部的,给你送去看看!起初投稿,可谓“投10回,退15回”,但他不服气,就这样坚持,曾经卖的手写稿纸都是用手推车拉的。

终于磨尽笔头,一朝写成。从处女作发表到198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年关六赋》,并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阿成在文学道路上摸索了整整十年。他付出很多的时间,但是也收获了潜心写作的定力、扎实智慧又灵动的叙述能力。一些作家,从短篇小说起步,写中篇,再写长篇。阿成不这么看。他觉得短篇像是微雕艺术,没有高超的技巧写不了,需要凝炼的语言,同时丝毫不局促,像古诗填词,又不受诗词格律的限制。他半开玩笑道:“为什么中国的长篇小说多?就是中国人喜欢啰嗦。有人写长篇,上瘾不说还写得好。好长篇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像长篇,那才是成功的长篇。”他也写过几部长篇,但他不愿意写,“写长篇太累,把我拴住了。生活不完全是写作。”

如今谈起写作,他将一位外国女作家的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小说改了多少遍,但改成之后一定要让读者认为是不经意写出来的”、“最复杂最难表达的意思,一定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表达出来”。阿成还说,“优秀的小说都是关照人类灵魂的,是不分国界的”;“一个好的小说家应该是一个老练的诱惑者”。

图为作家阿成在讲座中。 本报记者董云平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