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冬天惠铃 2019-07-02

写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又这么平常;这么高端,又这么普及。 自媒体时代,写作者既是平台,也是客户,既是捉笔者,也是出品人。 身怀宝藏,厚积薄发,各显神技。”

我们遇上了一个最好的创作时代,只要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字顺意通,就可以成一家之言,然后变现赚钱,粉丝追棒,蔚为大V。

有人说,纯文学已经没落,读者寥寥无几。但我始终认为,只要只要人类还有想象力,只要人类基因中的故事元素还没消失,我们就没法割裂文学,割裂写作,割裂小说。

一、钟情文学的全职太太

多年前,一位从哈佛大学文学系毕业的硕士生,结婚生子后辞职做了全职太太。因为对文学的热爱,特地雇了个钟点工保姆,一周来两次,每次两小时,替她照顾孩子,以便她能在地下室(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在那)洗衣服时,可以写点东西。

她这么处心积虑挤时间写作,写些什么?育儿知识抑或心得?鸡汤?鸡血?还是干货爆款文?当今中国众多宝妈,就是靠写育儿心得经验吸睛又吸金。

她写的是诗。这位女诗人一边写诗一边生娃。到第三个儿子出生,她已崭露头角,并开始写小说,同时在大学里谋得一份创意写作的教职。自此开启边创作边教学的作家兼写作教练生涯。

她的成绩格外突出。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作品广受好评,多次获奖。并且积多年心得写成了一本文学创作技巧及教学经验谈,写成一本《写作课》。她就是年近八十岁的美国女作家,艾丽斯.马蒂森。

我觉得,每一个有志写作小说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写作课》。你会获得很多启发,你会从中认识到,原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很讲究方法的,写作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写作过程中要鼓足勇气坚持写下去直到完结;

原来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完全可以通过有素的训练来掌握和提高,天分在其中只占很小的因素;

原来在大洋彼岸,仍然有很多人钟情于纯文学的创作,大学里开设有写作课,也有许多人参加写作培训班。

二、作家如何创作出好小说

艾丽斯现身说法,提名解读了超过36部名家名作。其绝大部分是十九、二十世纪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以刻画人物、再现社会风貌为主。

她重点分析了《米德尔马契》《白鲸》《妈妈走的那一年》《给我猜个谜》《魔山》《太阳照样升起》《科尔特斯岛》等九部小说,条分缕析好作品由萌芽、构思、提纲、初稿、修改等整个流程;

作为22年教龄的写作老师,她细致入微地剖析学员的作品,用具体例子分析;

她以一种尝尽酸甜苦辣的过来人的平和态度,将写作技巧、短篇与长篇的区别、写作常见误区等内容媚媚道来,有时令人会心一笑,有时让人深以为然,有时叫人茅塞顿开。

她教写作技巧,写作思维,还教最基本的构思、框架,起草及修改。因为作者也是从初学者一路走来,真切地感受到学员的困惑与症结,并给出中肯的批评和改进意见。

贯穿全书始终的,是一种专业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对基本功的孜孜以求。

可以说,研读书中精辟的举例,独到的见解,借鉴作者提到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你就相当于为自己找了一个写作老司机。

这位写小说的老司机可以从三方面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01基本技能

不可否认,写作讲究灵感、参悟。但也需要规则、章法。小说也不例外。

技能一: 具象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一度盛行意识流小说,模仿西方现代派,很多当时风头正劲的作家都有所尝试。 但它始终远离大众视线,成不了主流。

因为大众的趣味是追求活生生的人物,有情节有故事。几千年以来,故事作为人类的基因代代传承。

而故事靠什么承载?靠场景,靠人物行动、语言来承载来呈现。人物行为只有具象化才有画面感,才独具个性。

小说叙述的要义在于将人物情绪及感受呈现为某种行为,使之具象化。

技能二:“虐待才智”

这是艾丽斯独具创造性的观点。

芸芸众生,日子大多是平凡单调的,所以人们喜欢窥视别人的生活,看小说就是主要的窥视方式。

试想,如果你过度呵护你的主人公,总是把TA放在温室中,如果小说中人物什么也没发生,没有好事也没有坏事,谁还去看呀?

故事要跌宕起伏,就必须有麻烦有冲突。

有一种作者,总是写些老好人的故事,从来不敢让TA的人物遭遇险恶,致使人物呆板无味。

艾丽斯在长期的写作教学中,发现只要学员勇于表现,让人物不断经历艰难险阻,作品往往都不会太差。

小说主人公身陷困厄,麻烦不断,才会激起读者的同情心与好奇心,欲罢不能,非要追看下去不可。

技能三:设置巧合

跟现任闹别扭,周末独自一人去看电影,坐在你前排的恰巧是:

A 前任

B 小学同学

如果让你来写,你选择A还是B?

此情此景,遇见前任算不算得巧合?是否更利于故事突破单线结构,形成多层发展?

艾丽斯提倡巧合要合理,既不要夸张到有违常理,又不致弄巧成拙。两件没有因果联系的事情同时发生了,这就是巧合的本质。

最佳的巧合往往极尽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显得独具匠心,充分地凸显人物的性格特质,促进故事的翻转。

技能四:代入感

这世界上,需要代入感的职业并不多,除了演员,就数作家了,它真的可算得上作家的一种专业特质。

这种专业特质是决定一部作品高下的重要因素。

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天,痛苦到极点,以致昏厥倒地。佣人救醒他,问他怎么回事,他哽咽着说:“她死了!包法利夫人死了!”

他在写作时真正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当作了笔下的人物。

02短篇与长篇

艾丽斯在《写作课》里花了很大篇幅论述构成短篇与长篇的主要元素,并就长篇的写作前前后后诸多问题反复举例,作了深入阐述。

这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亮点,对有志于写长篇的人极具价值,同时,它也解开了困惑我许久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从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

短篇主要靠事件支撑

大多数人看短篇小说,最大的期待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枝枝蔓蔓,只要两三个事件,一个接一个,然后,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就如神翻转,意料之中也好,意料之外也罢,高潮出现的同时,故事嘎然结束。

简洁明快、干脆利落的结构比较符合短篇这个体裁。

如何从容完成长篇

艾丽斯首先举的例子,是美国女作家蒂莉.奥尔森没有完成的一个作品。奥尔森是上世纪美国的共产主义者,三十年代因支持码头工人大罢工而入狱。兰登书屋给了她预付金和很高的版税与她签约,约定出版一部关于她自己政治生涯的长篇小说。

但这位写出了《我站在这儿熨烫》等著名短篇小说的作家,却终其一生也没能将这部已签约的长篇小说写出来。

作者紧接着用乔治.艾略特写《米德尔马契》的做法,详细解读一部长篇从构思到完结的整个过程。这过程是一种非常极致的做法,简直是伟大的创举,伟大的工程。

艾略特为写《米德尔马契》这部煌煌巨著,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名叫“采石场”,将这部作品的构思与情节提纲做了最为详细的笔记。

按《牛津英语词典》释义,“采石场”是以开凿和爆破等方法获取建筑及其他用途石材的露天开采场地,艾略特一定是把写作《米德尔马契》看作探索一座充满宝藏的矿山。

《米德尔马契》的酝酿时间比较漫长,“从有点头绪”到写简介,中间隔了六个月。

这期间她做了什么?我觉得每个想写长篇小说的人都应该好好地看看。

在动笔之前,艾略特在三个方面花了大量时间:

首先做调查研究,丰富夯实各方面的见识,获得洞察生活的视角;

其次对人物涉及到的相关领域作深入而全面的阅读,助其做出精准专业的描写,并借此构思出故事情节;

最后做了详细的笔记,包括提纲、人物关系列表、事件列表、场景列表、分章概述、动机列表、人物生平履历、 情节概述等等。

03如何将故事讲得更动人

作为写作教练,艾丽斯一再强调,写作是可以训练的,天赋再好,如果做不到经常读经常写,天天写,天天琢磨,日积月累的,估计也不会写出优秀的作品。

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训练呢?

首先,要清楚作家的首要创作目标是什么

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即自嗨,还是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毫无疑问是后者。那么,不管你写何种类型的小说,你都必须磨砺文字功夫,精心设计故事情节,用适宜的方式叙述出来,是直接叙述还是间接叙述,都需要与你的主题、情节相吻合,让读者畅快无碍地阅读下去。

其次要有信息量的句子

很多人推崇描写,有人尤其欣赏“白描”的功夫,认为那才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文字功底。

但是只管描写,而对关键信息一再隐匿,让读者看得满头雾水,也是一种缺乏勇气与担当,更缺少责任感的行为。

“具有信息量”的陈述更简洁,令人印象更深刻。

再次要有悬念与省略

这是关于悬念的一个秘诀:事先列出一份“谜底表”,我觉得也可称为悬念列表,即在设置悬念之前把谜底想清楚,然后一个接一地揭开它们。

关于省略,省略的事实越多,想象的空间越大,如果小说写得节制,隐忍,则爆发力、冲击力更强。

三、自媒体时代,还有多少人看小说?

01人性需要文学的熏陶

网络上有些风行一时的爆款文,蹭热点、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当然,它们最终会遭到读者的唾弃。

而对有些人来说,那些鸡汤故事、鸡血逆袭,开心时要读,懒怠时要读,迷茫时更要读,好像戒不掉的毒瘾。

而迎合了读者的需求,提供有价值、有启迪的干货,会使明智的读者心生欢喜。但却也有个别人则渴望读了就像服用仙丹,马上见效。

也许要应对飞速变化的信息世界,光靠虚构作品已经跟不上趟了,就像饥肠辘辘的人,光上蔬菜沙拉、饮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上硬菜、上干饭。

有知识、有价值,最好像操作手册一般的清单式,拿来即能用的文章,便应运而生,渐成主流。

纯文学因此一再后退,已退至边缘,只留下一小块根据地。

其实,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时代如何流转,人性却是不变的,情感也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有许多创作的空间。

而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对一个人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小说或许不会教你解微积分,列化学分子式,不会给你证书,不会教你经世致用的知识,但它却在你日复一日的阅读中,让你成为一个健全的、有品味的、富于洞察力的人,给予你饱满丰盛的人生。

02“小说是我们的第二生活”

日本有个说法,看过《源氏物语》与没看过的人,人生厚度是不同的。

同样的说法也可用于中国人之《红楼梦》。白先勇在《细说红楼梦》里认为:“念过《红楼梦》,并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楼梦》已成绝响,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悲惨世界》《米德尔马契》等等,也都成了绝世之作。

深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那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喧嚣浮躁、倦怠焦虑、快餐速食式的生活难以产生波澜壮阔的史诗;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再也不会出现曹雪芹、托尔斯泰式的旷世奇才,既有天赋,又能苦心孤旨、呕心沥血、千锤百炼。

这是现代人的幸还是不幸?

这个时代,还有多少写作的人将自己定位为“小说作者”,或“小说家”呢?

现实无法令人乐观。

但是,每一个对世界、对人生抱持乐观主义的人,都应对小说有信念。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有这样的信念:

“小说是我们的第二生活”

“小说的写作与阅读是人类伟大的乐观主义行为之一”

因此,我相信,一定还有人在坚守,坚守在现实主义文学阵地上。

我也相信,一定还有深具情义情怀之人,希望用文字去影响他人,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结尾的话

尽管已经边缘化,

尽管越来越小众,

尽管世事变迁,科技横扫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陷入了一切追求利益追求快捷追求直截了当的怪圈,

但是,只要人类还有想象力,

只要人类基因中的故事元素还没消失,

还渴望在某个凄清月夜,某个冬日早晨,某个雨后黄昏,静静地与自己相处,

还渴望放飞心中的梦想,

渴望慰藉平庸生活下不安宁的心,

渴望安抚重压之下疲惫焦虑的神经------

只要这一切还在,小说就不会消亡,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将是最忠实的粉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