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寒腹痛怎么办?艾灸这几个穴位来调理!

 文汇秋雨书馆 2022-05-26 发布于江苏

有人过食寒凉之品或外感风寒后,会出现腹部拘急,疼痛暴作,剧烈难忍,遇冷痛剧的表现。《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说明是寒邪凝滞经脉,腹部经脉受阻,经气不通而发为腹痛。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可以采用艾灸下面的穴位来治疗:

Image中脘穴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肚脐与剑胸联合中点之间是8寸)。中脘是胃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而且中脘又为六腑之会穴,有疏利中焦气机、疏理中气之效。

主治:化痰,气喘,胃痛,食积,食欲不振。

由于过食冰冷,或者饮食不规律或胃肠积滞引起的胃痛胃胀,灸之或手法点按效果甚佳。

Image

灸法:可取坐位,或者平卧位,可自己操作或让他人手持艾条,垂直于皮肤,悬于穴位上方2-3cm,距离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敏感度调节。当穴位微微发红后,可以穴位为圆心,环绕穴位作回旋灸,灸至穴位即穴位周围皮肤潮红即可,全程约15-25分钟。

手法:若因饮食过度,积滞而致胃胀胃痛,亦可点按中脘穴,以大拇指缓慢乏力按之,可出现酸胀感,点按10余分钟,可缓解。灸之亦可。

神阙穴

就是肚脐,又名脐中,是任脉上的要穴。有温中散寒,温补阳气的作用。

Image

人体先天的强弱与此穴密切相关,故被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所以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同时,神阙穴还是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枢纽。经常按摩神阙穴是古今养生家的重要修炼方法,能够起到驱寒益气、调和脾胃、复苏固脱的功效,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天枢穴

在腹部,横平脐,前正中线旁开两寸。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疾病治疗要穴。

Image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可疏通肠腑气机,更长于止痛。有段时间针刺麻醉很盛行,就选在合谷针刺。

合谷除了可以治疗腹痛外,还可治疗头面部疾患,上肢痛症和汗症。

Image

足三里穴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六腑相关疾病多选用相应的下合穴来治疗,此外《四总穴歌诀》“肚腹三里留”说明足三里常用于治疗配腹部疾病。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Image

以上穴位,艾灸温和灸,每次可选择2~4个穴位,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痊愈为止。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