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论语》(上)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这几句什么意思呢?就是讲读古书的步骤。

第一步是训、训诂。训诂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学校里学文言文、诗词歌赋,第一步先要弄明白每个字是什么意思,这就叫训诂。训诂是很讲究的,要有传承、有来历,不能望文生义,不能主观臆断。我看过一个九十年代非常有名的人写的书,讲传统文化,真是不忍卒读,实在看不下去,好多字都是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然后再附会他那套“理论”。没多少年,他的书就没人看了,连名字都很少有人提,我看就是因为不懂训诂。所以训诂是读古书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蒙,我们经常说蒙学,这个字是从《周易》来的。《周易》里有一个蒙卦,里面讲“蒙以养正”,就是讲启蒙、开蒙。现在很多国学馆名字里有“养正”,就是从这儿来的。

知道了每个字的意思,下一步就是“明句读”。句读,就是“句逗”——句号、逗号的意思。大家看没看过古书?没有(听众答)。那我给大家讲一下,古书都是竖排,从右到左,而且没有标点。所以读古书,除了认字、训诂,知道每个字的意思,还要知道从哪儿断句。句子不会断,不可能念明白。知道标点点在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明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刚才这么讲,好像读古书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明白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理解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读书并不是这样,而且是有一种讲究、一种说法。那怎么读呢?就跟刚才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弟子规》一样,就这么一遍一遍地读。这样读,孩子们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不明白!但还是要这么读。这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法,叫素读。就是先不要管什么意思,只管读就行了。读熟之后,哪一句实在不懂,再去找注释、注解看。也就是说,读的过程中能理解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实在理解不了再去看注解。朱熹还有王阳明以及民国的那些大家都是这么主张的。可以说,这是中国人自古积累下来的读书经验,也是读古书最好的方法。但是现在,很多人一说到读经典、读文言文,比方读《论语》,一看不懂,就赶紧找一本注释,这是很糟糕的读法。

我们说,古书有古书的读法,一、二千年形成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在,所以大家如果对传统文化、对经典有兴趣,一定要按这种方式读!

古人读书、上学也分小学和大学,但是没有中学!而且小学、大学也跟现在的小学、大学不太一样。

所谓小学,是相对大学说的,也是就学习内容说的。那么,古人小学学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之类。叫小学,其实一点也不小!特别是从现在的社会看,像《弟子规》,人们说是洒扫应对,实际上讲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比较而言,现在教育孩子,除了认字、识数(这一点古今都一样),就是报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学各种“知识”。我一直在讲,我们认为,孩子在十三岁以前,最主要的应该是学做人、学为人处事,父母要教给孩子怎么把各种关系处理好,这些内容也是古人讲的小学内容。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教育。现在的社会多乱啊!为什么走到这种地步?就是最基础的人文启蒙教育没有了、做人的教育没有了,剩下的都是功利教育,都是将来怎么多挣钱的教育,这是当下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讲过很多次,不详细讲了。大家发现没有,我们每次上课都要把《弟子规》读一遍,而且是跟孩子们一起读,目的是什么?就是想把这部分内容重新拾起来!

古人讲,小学读完,就要读大学。大学读什么呢?先要读四书!(注:古人小学也读四书,但不讲解,只是素读。到大学,才开始讲解,这里的“读”是讲解的意思。)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什么叫四书?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字的民族,古人留下来的文字尤其重视,管它叫什么?经!也就是经典。现在很多地方搞读经教育,就是经典读诵。那么,中国儒家的经典有多少呢?有很多种说法,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这些“经”就是古代某某重要人物说了什么重要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后来又有什么重要人物说了什么,再记录下来。这样积累多了,分门别类,就是“经”。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这是六经(《乐经》后来失传,这样就是五经)。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出十三经。到宋朝朱熹那个年代,五经很多内容已经离现实非常远,跟现实脱节。这种情况下,朱熹从《礼记》里选出《大学》、《中庸》作为两本书,再加上《论语》、《孟子》就成了四书。这是四书的来历。实际上,它是从最古老的经典里选出来的一部分,也是跟宋朝社会最接近的那部分。

现在人们说到四书,经常说《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是现代人的排列习惯。其实,按照朱熹的意思,读四书的顺序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他有他的道理,挺复杂,就不给大家讲了。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四书排第一位的应该是《论语》。因为《论语》离现实生活最近、最平实,人们也最重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论语》和孔子。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言行的记录。也就是说,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聚在一起,回忆孔子曾经讲过什么话,把他们能想到的或者曾经记录下来的汇集成一本书,就是《论语》。

在讲《论语》之前,先要讲一下孔子。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对他一定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我这两天准备《国学100秒》讲姓氏的时候,讲到一个问题:孔子其实不姓孔!大家知道孔子姓什么吗?按古代姓氏讲,孔子是子姓,也可以说姓“子”。子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是商王族的姓。大家都知道武王伐纣,纣王就是子姓。这是商朝的国姓,只有商王族才能用子姓。到后来春秋战国,“子”还是非常尊贵的称呼,只有尊贵的人才能称“子”,像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当然,这时候“子”已经不是姓,而是普遍的尊称。

说孔子是子姓,是因为孔子的祖先不是平常人,可以追溯到商王族。

在古代,人们有一个说法,可以灭人之国,但不能灭人之族。一个国家被灭掉,但这一族的祭祀要有人传承下去。因为如果这一族的祖先没人祭祀,就成了野鬼,他们会世世代代与你为敌,时时找你别扭,所以必须留下祭祀的人。不像后代,一个朝代把另一个朝代推翻,要斩草除根,收拾干净,省得再起来反抗。

武王伐纣,商朝被推翻,周武王找到纣王的庶兄(比纣王年龄大,但是妾生的),叫微子(《论语》专门有一章叫微子,就是这个微子),把他封到宋国。所以宋国是商王族的后代,还是子姓。

孔子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宋国国君。到弗父何这一代,本来应该由他做国君,但他把国君让出去了。

这跟宋国或者说商族的一个古老传统有关。古代君王的传位不仅仅是“父传子”一种传法,商族还有一种传法,叫“兄终弟及”——兄长去世之后,君王的位置传给弟弟,弟弟再传给弟弟,等下一代人成熟了,才传给下一代。商朝主要是按这种方式传位。到宋国,这种方式偶尔还用,但主要是传给儿子。

传到弗父何,他发现宗族里另外一支有比他优秀的人,就把国君位置让出去了。这样,弗父何这一支——也就是孔子祖先这一支——就不再是国君,但还是高级大夫,除了国君,就是这一支地位高。

这样又传了几代,到孔子的另一个祖先,叫孔父嘉。“孔”这个字就是从孔父嘉开始用,这个字实际上是“氏”,也就是姓氏的“氏”。所以严格说起来,孔子应该是“子”姓“孔”氏。

插几句,讲讲姓和氏的区别。从历史角度讲,姓要比氏古老。姓,是因生赐姓,也就是跟血缘有关系。最早是一个族一个姓,比方:商王族是子姓,周王族是姬姓。氏,当然也跟血缘有关系,但不是因生赐姓,而是世家大族分出一支,分封土地,如果几代之后这一支还能立住脚,有自己的庄园、属下,国君就会赐氏,才可以称氏。“孔”氏的称呼,就是从孔父嘉开始的。

孔父嘉生活的时代,宋国内政非常乱,宫廷权斗很厉害。在这个过程中,孔父嘉被杀,这一支开始衰落。又过了几代,这一族的人在宋国实在混不下去了,就迁到鲁国邹邑。也就是现在孔府所在的曲阜。

那时候,古人有很多“老理”。比如说,孔子的家族在宋国是什么身份,到鲁国之后,鲁国国君还要以同样的身份相待,并且安排相应的职务,哪怕是名义上。

所以孔子家族到鲁国之后,开始还有一定身份,但是后来越来越低。到孔子的父亲,是邹邑大夫,已经是很小的官。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据《左传》记载,叔梁纥是个大力士,人高马大,典型的山东大汉,打仗特别勇猛。(据说,孔子身高九尺,也是个大个子,按现在折算,可能有一米九高,随父亲。)有一次攻城,叔梁纥这一方已经攻进城,但在城里打不过人家,往外退,对方要从上往下落城门,叔梁纥用双手把城门给托住,别人都撤出去,他才退出来。

叔梁纥一开始有妻子,生了个儿子,叫孟皮,腿瘸。叔梁纥觉得,孟皮这个样子,撑不起门面来,所以又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征在。但是,那会儿叔梁纥已经六十多岁,颜征在不到二十,两个人年龄悬殊太大,可能没有正式举行婚礼,所以有的史书上记载,孔子的父亲跟母亲是“野合”。

“野合”这个事,有很多种解释方法。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正式举行婚礼,古人重礼,在意这些,所以这样讲。当然,也有人说,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样讲是袒护孔子。其实无所谓!没多大意义!

无论是什么样,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之后,颜征在领着孔子回到娘家,也离得不远,孤儿寡母,娘家人照顾着方便。所以孔子是在姥姥家长大。我们看孔子的弟子有很多人姓颜,原因就在这里。

这是讲孔子的家族、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孔子的家族不是普通人家,很显赫!这一点很重要,下面我们还要讲。

今天先讲到这儿,剩下的下次再讲!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