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与《孟子》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今天讲孟子。

孟子说过一句话:读书要知人论世。就是说,看一本书,一定要知道写这本书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要知道他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写了这本书。了解了这两方面的情况,对这本书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孟子,我们也要这样——知人论世。

先说孟子这个人。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这些都是讲孟子。原来讲过,就不重复了。

孟子这个人的一生跟孔子有相似的地方,也是早年丧父,也是勤奋好学,后来也是学问非常大、非常有名,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希望他的思想能被人接受。

不过,孟子周游列国的待遇要比孔子好,没有厄于陈蔡、七日断粮这种遭遇。各国对他一般都很尊敬,以卿礼相待,就是按国家最高级别礼遇。当然,只是名义上,并不是真让他做卿。

大家翻开《孟子》,前面几篇基本上都是讲,他到某个诸侯国,跟这个诸侯怎么交谈。像第一篇《梁惠王》,就是讲他到了梁国,跟梁惠王的对话。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您老爷子跑这么远到我们这里来,将会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孟子说:不能只言利,还要说仁义。后面还有很多这样的对话。

孟子这个人口才好,会讲话,很多有名的故事、成语都是从他这里来的,比方说:与民同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等等。

当然,孟子周游列国不是为耍嘴皮子,他有他的目的,就是劝诸侯们“行仁政”,也就是教给诸侯怎么治理国家。

我们说,孟子讲的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在和平时代大有益处,但是对于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伐,不停地打仗,你死我活,并没有多大作用。因为打仗靠什么?靠实力!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战斗力。打仗跟和平年代治理国家不是一回事儿。这也正是儒家的缺点。孟子讲“仁政”、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对不对?当然对!都挺好,但要用对地方,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打仗而言,完全是两码事。打仗有打仗的技巧,打仗也是一门学问。不能说,做人做好了,就能打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马下治天下,当然也不能马下得天下。

所以孟子跟诸侯们讲这套理论,大家都说好,客客气气,有的甚至以卿礼相待,但没人按他的这套理论治理国家。

我们去看历史,这段时期最终取得成功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秦始皇最后统一中国。当然,有人说,法家在秦始皇以后就完了,名臭了。是这样吗?这仅仅是表面现象!

讲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一个事:法家是从哪里来的?前面讲孔子,我一直强调,孔子早期弟子很大一部分去做官了。做官、搞实际政治就不能只讲仁义道德,要有办事能力,能摆平事,这里面就会有实际政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孔子之后,这种力量一直在延续,像孔子的弟子子夏就曾经“教于西河”。西河,就是黄河“几”字弯、第二笔“横下折勾”往下折的那个地方,山西、陕西交界那一带。那个地方当时属魏国(因为魏国都城是大梁,所以魏国也叫梁国。前面讲梁惠王,实际上是魏惠王),魏文侯把子夏当老师对待。法家早期人物李悝、吴起也都是他的学生。所以法家早期重要人物都是儒家教出来的,法家的根在儒家。到后来,秦始皇时期法家最出名的是韩非、李斯,他们的老师是荀子,也是儒家重要人物。

当然,法家还有其他来源,一些思想是从老子来。现在很多人一听到老子,马上联想到无为、修行、出世什么的。其实,道家跟道教不是一个概念,修行、出世是道教思想,不是老子思想。(后面讲到老子,再讲道家跟道教的区别。)有人可能会说,老子讲无为呀?是!老子讲无为,但是如果仔细读《老子》,就会发现无为是一种手段,要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后来,韩非把这种思想挪到法家,用在上层政治斗争当中。

多说两句。《老子》主要是讲给上层人听的,不是讲给普通老百姓的。老百姓不在那个位置上,没有达到那种高度,更没经历过权斗,所以权斗用到的一些手段、微妙之处,讲了也不会懂。有人说,《老子》是为大贤立法,不是为平头百姓立法,讲得非常到位。

不管怎么说,法家是从现实政治中磨炼出来的,也最切合时代要求。经过二百多年,一代又一代法家前仆后继,反复磨合、实践,终于打造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大一统政治体制,秦始皇最后统一天下。从那时候开始,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不叫郡县,叫省、市、县,名称不一样,但架构是那时奠定的。

秦朝以后,很多人说法家不好,秦朝两世而亡,法家的名也跟着臭了。其实不然,法家最大的遗产并没有跟秦朝一块完蛋,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那些指责法家的人实际上是站在法家的身上指责法家,根本没有意识到法家给他们提供了立足之地。

这是孟子时代的社会大背景。

从这样的视角,再回头看《孟子》,会有一种不同的理解。我一直讲,《孟子》这个书啊,不要轻易去读,一定要有人指导。因为有一些负面的内容,全是“坑”,全是“地雷”。

孟子周游列国,见了那么多诸侯,讲了那么多话,他在说什么?怎么王天下。什么叫王天下?就是称王、称雄于天下,让别人服从,听命于你,甚至统一天下。他讲的这些好使吗?不好使!好使的是谁?法家!所以孟子讲的这部分内容好多是空话,没多大意义,当故事听就行了,千万不能当真,拿着这些想王天下,那就真掉到坑里、趟到地雷上了。

司马迁写《史记》,有两句话评价儒家:第一句是“博而寡要”,就是知道的挺多、说的挺多,但没多少实际意义;第二句是“劳而少功”,夸夸其谈,说了一大堆,现实生活里却没有多大用处。就像肥皂泡,看起来五光十色,一捅破,剩下的就那么一点点水。这种评论可以说一针见血。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一直讲孔孟之道,从宋朝开始,孟子就在儒家排第二位,那孟子是徒有虚名?

不是!我只是说,孟子在这方面讲得不好。他也有讲得非常好的地方。比如:孟子讲“四心”,或者叫“人之四端”。

“四心”是什么?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四心”。什么是恻隐之心呢?孟子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子还不会走路,只会爬,如果你看到他爬到井边,马上要掉下去了,你会是什么感觉?你的心会“抽”一下,这就叫恻隐之心。再比如: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血糊淋拉,人撞坏了,腿折胳膊烂的,我们的心也会“抽”一下,这也是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往下发展,就是“仁”。看到小孩儿要掉到井里了,我们可能不认识小孩儿的父母,也没有想到要结交小孩儿的父母,或者想让小孩儿的父母报答我们,我们会很自然地把小孩儿抱开,放到安全的地方。看到交通事故,心里难受,我们会想,我要小心开车,别把人家撞成这样。这就是从恻隐之心发展到仁的过程。所以恻隐之心又叫仁之端,是仁心发展的起点、端点。再就是羞恶之心。有人说,羞恶之心不像恻隐之心,好像不是天生的,小孩子光屁股满街跑,就没有羞恶之心。确实是这样,但人能培养出羞恶之心,小孩子长到三、四岁,再让他当外人面光屁股,他就不干了,已经有了羞恶之心。其他动物,就算跟人最接近的黑猩猩,再怎么培养,也培养不出羞恶之心。这说明什么?羞恶之心也是人性里的东西,只不过要到一定年龄才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容易就能长出来。羞恶之心发展起来是什么?义。所以羞恶之心是义之端。第三个是恭敬之心。跟羞恶之心一样,恭敬之心也要培养。从恭敬之心发展起来的是礼。礼是什么?我们经常说,要有礼貌。礼是不是礼貌?我一直讲,从传统文化看,“礼貌”是个贬义词,只是外表有礼,内心什么样根本不管。老祖宗讲的礼,重点在内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强调礼要从内心发出来。我们在义塾一直强调,要让孩子们心里装着别人。心里装着别人,就是恭敬之心,从心里真正尊重别人。我们让孩子们小声说话,因为这是讲课的地方,老师在讲课,一定要尊重老师。什么时候孩子真正从内心意识到这些,装在心里了,恭敬之心就培养出来了。还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发展起来是什么?智,智慧的智。

这些都是孟子的发明,让儒家的主张跟具体生活、跟人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这样儒家的主张就有了根,成了活的东西。不管孟子讲没讲过别的,单凭这些,孟子就足以在儒家排第二位。

有人听我前面讲孟子,可能会说:你怎么总说孟子不好!孟子有不好的地方,当然要说。我们不能说,孔、孟是圣人,讲什么都对,没有不好的地方。当然,孟子有好的地方,更要说。“四心”就是孟子讲得最好的地方。我看过一本书叫《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好几百页,讲了半天,其实就是讲恻隐之心,讲从恻隐之心发展起来的仁。这可是孟子二千多年前讲的。单单这一点,孟子就足以成为伟人。

当然,孟子口才好,在辩论方面是个奇才,留下很多有名的成语、格言。一开始讲过,就不重复了。这些对于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孩子们的头脑,会有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准备两、三年之内,让义塾的孩子和家长把《四书》全部读一遍。

最后,我还要再强调一下,读《孟子》之前,特别是解《孟子》之前,一定要先把不切实际的内容“挑”出去,留下对我们帮助最大的那一部分。

这是讲孟子这个人和《孟子》这本书。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孔子与《论语》(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