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毋大而肆 毋富而骄 毋众而嚣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96天

说起中山,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孙中山,以及遍布全国的中山路、中山区。

其实,中山的称呼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山国。

中山国是北方白狄族的一支——鲜虞人在燕赵腹地建立的国家。草原民族的能征善战让中山国周旋于春秋战国群雄之间,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几十年才被赵国吞并,堪称奇迹!

不过,中山国毕竟是小国,又是少数民族,所以事迹逐渐湮灭无闻。

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山国遗址在河北平山、灵寿发掘,人们才重新发现这个遗失的古国。

特别是中山三器——中山王鼎、方壶、圆壶的出土,震惊海内外,因为三器铭文之长是创纪录的,仅中山王鼎就有469个字,创下战国青铜器铭文最长的纪录。

其实,中山三器一千一百多个铭文说的主要是一件事:

公元前316年,趁齐国伐燕之际,中山国一举占领燕国几十座城池。

这是一次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巨大胜利,所以必须铭刻在用战利品铸成的青铜器上!

当然,铭文也对燕国几近亡国的教训进行了总结。

当时,燕国的国君是燕王哙。

说心里话,燕王哙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比如,即位不久,他就联合楚、韩、魏、赵四国,攻打秦国。但是,战国七雄中,燕国可能是势力最弱的。自不量力,再加上协调不利,各打各的小算盘,这次攻秦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这件事也展现了燕王哙志大才疏、做事不着边际甚至迂腐的性格。实际上,燕王哙一直艳慕尧、舜那样的古代圣王,这次失败更让他闷闷不乐。

正是这一点,被他身边的小人和战国说客所利用。

燕王哙手下的相国(邦)叫子之。子之看透了燕王哙的心思,一方面安排自己的心腹大肆吹捧燕王哙,说他是千年难遇的明主圣君,一方面让自己的儿女亲家苏代(苏秦的弟弟),作为齐国使臣,劝说燕王哙把权力下放给子之。最后,甚至忽悠着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

这不仅引起燕国内乱,招致齐国和中山国的入侵,也让燕王哙成为千古笑柄!

面对这惨痛的教训,中山王在鼎铭中告诫子孙: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

就是说,强大了也不要肆意妄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富有了也不要骄横自满,人多势众也不要狂妄嚣张,因为邻邦难亲,仇人在旁

确实,人啊!往往是大必肆、富必骄、众必嚣。在缺少反省的情境中,尤其如此。

所以孔子才会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样的人,灾祸想不落到他头上,都难!

更多《国学100秒》: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了凡四训》和《西游记》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