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而知其恶 憎而知其善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208天

中国古人思考问题有一大特点,就是经常把两个相反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它们尽量融合,从而达到一种相反相成、尽取其精的效果。比如:阴阳相成、刚柔相济,就是这种思惟的产物。

举个实际的例子:

《论语》里曾经称赞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就是温和;,就是严厉。

很明显,温和严厉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如果单独放在一个人身上,都会各有其优缺点。

“温和”使人易于接近,但过于温和,又可能让跟他接触的人随意言笑,甚至“蹬鼻子上脸”。显然,严厉能避免这些问题,但过于严厉,又让人难于接近。

温而厉,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拿捏,或者叫一种“分寸感”。通过这种“拿捏分寸感,把的负面影响都尽量消除掉,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当然,也可以把这叫做中庸。

“威而不猛,恭而安,也是这样一种意思。过于威严的人,可能会失之于,甚至咄咄逼人,那就用不猛来中和它。“恭,是说一个人言谈举止很客气,但如果过,可能会让人觉得总是端着,甚至是摆架子,那就用来中和它,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当然,这些东西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不仅仅是要懂得道理,还要反复实践。

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行重于言——“说到”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很难,而“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

《礼记》里有一句话,叫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意思是说:喜爱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无论到什么程度,都要知道他(它)的缺点;相反,再憎恶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也要看到他(它)的长处。

这话,同样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两年多前那位上海的高中生,因为在学校跟同学发生争执,母亲开车接他回家,路上又跟母亲发生争执,最后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说心里话,除非极端情况,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当然也包括这位母亲。但这种爱,很可能就是“爱而忘其恶”——尤其是孩子小时候,含在嘴里怕花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简直是捧到天上。等到孩子大了,不听话,甚至娇惯坏了,又憎而忘其善,一下子又踩到地上。

(其实,不仅是孩子、家庭关系如此!历史上、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说一个人好,就好的一点儿缺点也不能有;说一个人不好,就“从头烂到脚”,一点儿优点也不能有!)

不仅仅是常人,特出人物有时候也难免如此。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要算是历史上数得着的明君,但魏征在朝堂上公开“抢白他,他也觉着下不来台,回到后宫,还是叫嚷着要杀了这个乡巴佬,要等到长孙皇后提醒,才能憎而知其善,知道魏征是为他好。

当然,也有人不需要提醒就能做到这些。

比如:管仲,跟鲍叔牙本来就是很要好的朋友,面临生死之忧时,鲍叔牙又出手救了他,并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但是,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为相?管仲却说:鲍叔牙这个人那儿都好,就是记仇——别人做了对不住他的事,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这种性格恐怕不能担此大任!

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的原因!

更多《国学100秒》:

恩生于害  害生于恩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公门之中好修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