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社会的“定海神针”和“风向标”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千字文>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现正在校对、印制中。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上一次讲到了“上和下睦,夫唱妇随”,这一次从“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到“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一段还是接着讲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以前讲过很多次,中国人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人把这些关系分成五类,也就是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实际上,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我们老祖宗追求的也是这些关系的和谐。怎么算和谐呢?也讲过很多次,就是五伦当中每一伦都有它追求的目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说到这儿,又想起人们常说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其实是一种极端,偏向了一方。我们不能说传统文化里完全没有这些,但只是很小一部分,是个别人(法家)的主张,不能把它拿出来,说是全部的传统文化。上一次,我们也讲过,传统文化对这些关系的每一方都有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夫要惠、妇要顺,兄要友、弟要恭,朋友要有信。这些内容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定海神针”。

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从古到今朝代更迭过多少次?我们都知道《二十四史》,也有人说《二十五史》。当然,没有更迭那么多次,因为像魏蜀吴、宋辽金元都有重叠。不管是多少,几乎每一次大乱、政权更迭后,国家都能韧性地再恢复起来,而且经常比以前又高出一截。从古到今,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就是中华文明。这种文明是靠什么传承的?就是前面讲的这些内容——五伦!社会出了乱子,平稳以后,又按照这个模式重新组织起来。每一次都是这样,朝代可以变,但模式从来没有变过。不像其他文化,总有一个很大的转折。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讲过很多次了,是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要过饭,当过和尚,最后当了皇帝。心狠手辣,权术也高明,建国后两个案子就杀了四万人,把功臣几乎杀光了。对贪官也最严厉——贪污六十两银子,不仅要杀头,还剥皮实草,竖在衙门口,以儆效尤。多么残酷的人!但是,为什么有这么残酷的统治,明朝还能稳固下来,并且延续几百年?朱元璋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六谕”(谕,就是手谕、圣旨的意思),也就是有六条内容的圣旨,这六条几乎都是大白话:第一,孝顺父母;第二,尊敬长上(长上,古代指官,现在指领导);第三,和睦乡里;第四,教训子孙;第五,各安生理(就是要有一个正当的职业);第六,毋作非为。可以说,这六条把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都包括进去了。无论朱元璋做过什么,这六条在明朝一直得到贯彻,而且还影响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也都有过类似的谕旨,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动拿过来。正是靠这种从“战”到“治”的转型,这个国家才一次又一次站立起来,并兴旺发达。也正因为历史上一次次成功的转型和一次次转型不成功的失败,我们才敢说——五伦是中国社会的“定海神针”。

当然,这些内容还是中国社会的“风向标”。大家读《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每一个朝代开始走向衰落,这些都会出问题,以后越来越乱,再加上其他原因,最后分崩离析。为什么会这样?有两句话大家都很熟:“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什么意思?上,可以解释成君主,也可以说是在上位者。度,就是礼仪、节度,跟后面的四维——礼、义、廉、耻一样,都是讲这些内容。如果君主和在上位者能带头遵守这些,五伦就能维持,老百姓就会自觉遵守君主的命令。靠强力压制可以维持一时,不可能长久。所以看一个社会,这几条做得怎么样,遵守的好不好,就会知道这个社会的大体状况。遵守的不好,社会肯定有问题,甚至可能会出大乱子。大家去读《二十四史》,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读,看是不是这样?每个朝代衰亡的主要原因可能不太一样:有的可能是天灾,有的可能是人祸,有的可能是外敌入侵。但是,差不多都会有五伦和社会道德的败坏。当然,有的可能是原因,有的可能是结果,但基本上都会在这方面出问题。这几十年,我们的文化、社会确实出了一些问题,但现在还有向上的势头。这个势头会怎么样?估计谁也不知道!因为历史很多时候是由偶然性决定的。不管怎么说,如果继续向好,五伦能很好地恢复起来,我们的社会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当然,是不是这样,涉及很多因素,不是任何一个个人能说了算,往下看吧!

多讲了几句,我们回到文字上。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傅”,就是师傅、老师的意思。“傅训”,就是老师的教导。当然,这个老师——刚才讲《论语》跟大家说过——跟现在的老师不太一样。那时候,老师带学生都是整天在身边,所以老师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父母,所以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现在的老师——一个班主任要管四、五十个孩子,不捣乱就不错了,指望老师做这种“做人”教育,恐怕是奢望!不能说没有这样的老师,但是大部分可能顾不上,还得靠我们这些做父母的。

“入奉母仪”,是讲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小时候在老家,老人们经常讲一句话:一个人家的好坏,关键要看娶什么样的媳妇。长相、模样是第二位的,人(品)怎么样最重要。媳妇娶坏了,后一辈人估计出息不了。以前给大家讲过,0至3岁孩子的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这种教育指望父亲其实挺难。当然,父亲如果能懂这些,也非常好,但这方面做得最多的还是母亲。所以,一个家庭母亲的作用太重要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去观察、体会,不展开讲了。

再下面是“诸姑伯叔,犹子比儿”。这在以前的大家庭是很常见的。比方我父母那一辈,我父亲兄弟姐妹四个、叔伯兄弟也有好几个,我母亲那边还要多,在当时都是大家族。那时候,在农村,家族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独门小户要挨欺负。当然,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到城市里来,农村的人就少多了,而且计划生育(政策)弄得孩子们没有姑姑、没有舅舅,叔叔、伯伯也很少,现在放开二胎,好了一些。不过,很多家庭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多,也会出问题。唉!社会变化了,现在讲这些,只能是回忆过去。将来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估计谁也说不清楚!

去年头过年,我们印了《朱子家训》、《袁氏世范》。为什么选《袁氏世范》?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其实里边讲的就是怎么处理各种家庭关系,大家庭面临的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我第一次看《袁氏世范》,就感觉很多内容对现代社会还是很有启发的,所以印书的时候选了进来。大家有时间可以多看看,“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所有这些关系里面都讲了,而且特别有道理。今天由于时间原因,不具体讲了。

看到“诸姑伯叔”这个“姑”字,想起一个有意思的事。这个“姑”是姑姑的意思,但是它还有其他意思。大家看《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还有刚才说的《袁氏世范》,里面有个词,叫“舅姑”。“舅姑”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舅舅、姑姑?不是!那个时候,公公婆婆不像现在叫公公婆婆,而是叫“舅姑”——管公公叫“舅”,管婆婆叫“姑”。岳父岳母呢,叫“姑舅”,不是现在姑舅弟兄那个意思。很奇怪的叫法!但是古人就这么称呼。所以看古书见到“舅姑”和“姑舅”,要知道它是说公公婆婆和岳父岳母。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这句话来自《诗经》的一首诗,叫《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千字文》把“兄弟孔怀”倒过来,就成了“孔怀兄弟”。这首诗写兄弟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家家户户弟兄都很多,人多力量大嘛!人们经常说,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在《诗经》的时代,确实是那样。《常棣》里还有几句非常有名的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就是讲,弟兄们再怎么闹别扭,如果有外敌,血永远都浓于水,他们会团结起来,共同对外;但是,一打完仗——“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兄弟又不如“友生”了。因为兄弟之间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兴趣、爱好不一定相同,特别是如果有利益冲突,朋友关系就更超过兄弟。不管怎么说,兄弟关系在古代还是相当重要的。

再下面是“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是讲朋友。今天内容不少了,朋友关系下一次再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