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北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格局小了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摘要

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灭魏降吴,一统天下,重建大汉,还有人对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抱有偏见吗?

历史自然不能假设,但诸葛亮北伐,也不是一点没有成功的可能……

不美化诸葛亮至“多智而近妖”,但也不擅自揣测将之批得一无是处,这应该是我们后人对待这位先贤的公正态度吧。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最后殚精竭虑而身死五丈原,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有人说,诸葛亮五次北伐,基本上伐了个寂寞。

更有人诟病诸葛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直至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百姓苦战久矣,天下重归一统才是当时历史潮流,而诸葛亮以区区益州之地,征调军队,加赋百姓,屡屡北伐,妄图延缓统一之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谓逆历史潮流而动。

更有阴谋论者,说诸葛亮屡屡北伐,不过是加强自己权威,震慑蜀汉百官,压制蜀汉国主刘禅,适当时机,取刘禅而代之。

这些说法,粗看有几分道理,细究却是胡说八道而已。

为啥?因为诸葛亮北伐,绝非一时兴起,而是自有历史渊源,是其既定的战略。

天下重归一统,这个历史潮流,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

问题是,重归一统,归于谁手?

三国之中,曹魏据中原、北方,势力最为强大雄厚;孙权据江东,富庶之地,又有长江天险;而蜀汉偏于西南,天下九州仅占一州(益州),地狭人少,物产不丰,最是暗弱。

虽弱,在政治上,蜀汉却是最有正当性的。

曹丕称帝,令曹操多年来执行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影响力消失殆尽,也宣布了东汉王朝的正式覆灭,曹魏势力强劲且一统天下的意愿最为强烈;

孙权在乱世之中继承哥哥孙策奠定的基业,励精图治,最初想的不过是“思有桓文之功”,也就是自己要取得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成为汉末乱世之中的一方霸主,建立地方割据势力,就很满意了。

是鲁肃在周瑜的推荐下来见孙权时,对孙权说的一番说改变了他的想法。

鲁肃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啥意思?鲁肃说,你这个傻小子啊,你看现在天下的形势,大汉王朝寿数已尽,是不可能复兴了,而曹操势力雄厚,一时半会儿是消灭不了他的,你现在拥有江东之地,趁着曹操要平定北方,他事儿很多,顾不上咱们,趁这机会,赶紧占据长江一线,然后自己称帝,再徐图天下,这是当年刘邦干的事儿啊。

孙权这才恍然大悟,嗯,光当个霸主没啥意思,还是得当皇帝。

你看,其实孙权也是有一统天下的战略规划的,不过,他这个规划,完全就是以“我”为主,开创新朝,也和汉室兴亡没一毛钱的关系。

那么蜀汉这一边呢?

刘备一直以汉皇室遗胄的身份示人,出来创业也是打着“刘皇叔”的名义,“奉衣带诏”以匡扶汉室,旗帜鲜明,因此也得以拢聚大批人才,百姓归心。

当初诸葛亮为刘备献上的“隆中对”中,也是如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也就是说,诸葛亮不同于鲁肃,他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策略,刘备可以成就霸业,清除汉献帝身边的奸臣(曹操),如此可以使汉家王朝重新振兴。

你看,从一开始,刘备、诸葛亮努力的方向就是“匡扶汉室”,这是既定的政治战略目标。

但随着曹丕称帝,东汉王朝事实上已覆灭,而孙权隐匿实力,接受曹魏册封为吴王,在这样的形势下,“匡扶汉室”这面旗还怎么打?“汉室”都没了,还“匡”个啥啊?

在此形势下,诸葛亮给出的对策是,刘备称帝,建立自己的政权,国号为“汉”,注意,现在我们称刘备的政权为“蜀汉”,不过是我们后人的称呼,以有别于大汉王朝而已,当时刘备建立的政权就是“汉”,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汉献帝虽然禅位于曹魏,但不代表汉家王朝没了,现在汉家王朝传到了我刘备这个汉室子孙手中,我们才是天下一统的正根。

也就是说,刘备诸葛亮这时的政治方略,从“匡扶汉室”转成了“兴复汉室”,刘备以汉室的正宗传人身份,占据了政治、道义上的制高点。

有人说刘备在曹丕称帝之后急不可待地自己也称帝了,是一大失策,这吸引了曹魏的目光,暴露了自己争夺天下的野心,曹魏必欲是除之而后快。

这其实一点道理也没有,你称不称帝,曹魏也会打你;而称帝建“汉”,最起码还可争取一部分政治资源和利益。

更重要的是,刘备作为或自认为是汉室遗胄,这大汉天下哪能如此轻易就转手他人?所以,他一定会称帝,然后继续自己“兴复汉室”的大业,不过这个“汉室”,已成为他自己的“汉室”,而非之前“匡复汉室”的那个“汉室”了,他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汉室”的正宗接班人。

从以上分析来看,曹魏挟雄厚实力,最为暴戾,直接废了“汉室”;孙权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暂时受封吴王,积蓄实力,再参与争夺天下;而蜀汉则最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止,拼命不止。

虽说“诸葛一生惟谨慎”,但从本质上来讲,诸葛亮,才是那个时代最具理想主义情怀的理想主义者。

那么为了这份理想,就不顾实际地瞎折腾吗?

诸葛亮当然不至于此。

诸葛亮北伐,除了努力实现他对刘备的承诺之外,其实也基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自有其目的。

最大的目的,当然是“兴复汉室”,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诸葛亮也知道,这是最终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不好说,但肯定不会一次两次北伐就能实现的,但这个口号必须要喊出去,这是政治正当性所在。

那么第二个目的呢,就是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联络氐羌族人、并借机搜罗人才,壮大发展自己。

前面说了,蜀汉所据之地,仅一益州而已,地狭人少,根本不足以支撑实业帝业,所以诸葛亮北伐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争夺雍、凉二州的控制权,这样可以跳出盆地,在西北方向对曹魏施加压力,况且这里既是战马生产之地,也是诸戎的生存之地,控制了这里,对蜀汉的军事实力的意义重大。

可供佐证的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曾提出“西和诸戎”的策略,可见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之深,他在攻占武都与阴平二郡后,刘禅也表扬他“降集氐、 羌,兴复二郡”,所以说诸葛亮通过北伐,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多民族反曹魏的“联合战线”,而且诸葛亮还把一部分雍、凉的百姓迁移到益州,特别是汉中,当年刘备取汉中“得地而不得民”,只有地,没有百姓,对于一个政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说到底,一个王朝的建立,是要建立在众多的人口之上,有人,才有一切

第三个目的呢,就是阴谋论者常常攻讦诸葛亮的一点,说他北伐并在意胜负,而是加重威望以图自立。

说诸葛亮有代刘禅自立的想法,这个根本无法证实或证伪,一点史料佐证也没有,只是凭空推论而已,至多是刘血托孤时说过一句刘禅这小子要是实在不行,你就取而代之算了,这能证明什么诸葛亮有野心吗?在阴谋论眼里可能就是证明,说刘备早已看出诸葛亮有野心,但又不得不用他,只好先把话说出来,敲打敲打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野心,野心家是不会在意这一句话的,特别是以诸葛亮的资历威望而言,一句话就能把一个野心家的野心打消下去吗?不可能的。

奥卡姆更愿意相信善良的人性,光明的人性,这句话,不过是刘备深知诸葛亮和自己一样,抱定了“兴复汉室”的志向,完全可以放心地把所有后事都交待于他。

所以奥卡姆更愿意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刘备对自己“革命加友谊”的好同志——诸葛亮的一句勉励之语——我相信你能实现我们的宿愿,放手大胆地去干就行了。

那如果诸葛亮没有立威以自立的目的,频频北伐的第三个目的是什么呢?

虽说诸葛亮不会自立,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秉政者,确保蜀汉内部稳定,凝聚团结,消除曹魏的威胁还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而事实上,三国之中,蜀汉最弱,弱者生存的最佳战略是什么?不是龟缩起来,不是把时间交到敌人手中,而是以弱示强,以攻为守,“用众以示其有余”。

另外,诸葛亮北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告诉孙权,我们连曹操都敢打,你小子小心点,别做错什么,断了孙权在刘备去世后的谋蜀之念,要知道,孙权,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没有诸葛亮镇着,孙权可是什么都敢做的。

那么诸葛亮北伐为什么能起到稳定内部团结的作用呢?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团体、一个集团,内部都是有派系的,蜀汉的派糸主要有早期追随刘备的人,包括幽州、青州、徐州等地人;还有刘备占据荆州后的荆襄势力集团;再就是刘备取益州后的当地势力。

最早追随刘备的,在刘备去世后,其实也剩的不多了,主要是第二第三部分势力在作对,而诸葛亮属于荆襄势力集团,诸葛亮秉政,自然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向前看,所以他把大家的分歧搁置起来,而是向外用兵,攘外以安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内部共识、缓和内部矛盾的作用。

另外,诸葛亮之所以急急屡屡北伐,其实他还有一个担心,即蜀汉人才不足,自己一旦过世,可预知伐魏更是不可能,因此才急于以一己之智完成北伐大业。

这并非诸葛亮自视过高,而是实际情况。

就连诸葛亮生前指定的继任者蒋琬与费祎,其才识也根本无法推动北伐大业,诸葛亮去世后,费祎曾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 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我们这些人比诸葛先生差远了,他老人家都不能北定中原,咱们就别想啦,踏实待着吧,能维持一天算一天,咱们要是出兵,反而会加速灭亡啊。

看看,这就是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人才现实,指定的接班人都把“兴复汉室”的政治大方针扔一边不管了,根本没有北伐的意愿。

所以诸葛亮才这么急着要在自己手中完成这件大事,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啊。

确实,对于蜀汉来说,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一边,时间,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抓不住时间,则加速灭亡,更别提什么理想目标了。

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的原因和他想要达到的三个目的。

这三个目的其实是有层次的,最高目标是兴复汉室统一天下,这其实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第二目标是扩大控制区域积聚实力;第三目标就是凝聚内部共识缓和内部矛盾了。

那么这三个目标实现得怎么样呢?

最高目标当然没实现,要不然也不会“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那第二个目标,则是部分实现了,诸葛亮在建兴七年(229)的北伐中派部将攻占了武都、阴平二郡,他自己还率军逼退雍州刺史郭淮,在“蚕食雍、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北伐,他得到了一个重要人才——姜维,这一“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的凉州“上士”。

有人指责诸葛亮连年北伐拖累得蜀汉“苦其役调”,没办法,打仗打得就是人和钱,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北伐同样也使曹魏疲弊,使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曹魏的实力。

而以攻为守、 以弱示强,增强内部团结的第三个目标,则基本上算是实现了,诸葛亮北伐,也曾取得多次大捷,逼得司马懿多次避战;在凝聚内部力量上,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政局稳定,也没有出现反对北伐的声音,这说明攘外以安内的策略奏效。

其实,归根结底,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还在于其不占地利,

受制于粮草物资的供应问题。

所以当魏延出“子午奇谋”,出奇兵从子午道出其不意直捣长安时,诸葛亮明知此计甚妙,但还是断然拒绝,因为他知道,即使拿下长安,以自己区区兵力,更无粮草供应,又怎能抵挡曹魏的援军?取了又舍,更挫士气,反不如不取,还是稳扎稳打得好。

这是诸葛亮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这样。

在建兴十二年(234年)的北伐中,诸葛亮为彻底解决粮草供应问题,在渭南“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但可惜的是,时间没有站在诸葛亮这边,这一年,年仅54岁的诸葛亮去世了。

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灭魏降吴,一统天下,重建大汉,还有人对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抱有偏见吗?

历史自然不能假设,但诸葛亮北伐,也不是一点没有成功的可能……

不美化诸葛亮至“多智而近妖”,但也不擅自揣测将之批得一无是处,这应该是我们后人对待这位先贤的公正态度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